編者按:
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疫線故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作者:張春莉 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外科專業護師
自從接到戰「疫」命令,我們已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工作20餘天。進入病區第一天的領導講話,至今我仍記憶猶新,「我們是整建制接管,從現在起,這裡就是我們的新家」。也正是從那一刻起,我們同心通力協作,堅定必勝信念,為了心中大愛,成為最美「逆行者」。
整裝待發。我們從最基礎的衛生做起,對整個病區「地毯式」反覆消毒,做到全面徹底不留死角;科學分區,物品藥品分類存放,確保我們的「後方倉庫」整齊有序、「彈藥」充足。就這樣,我們緊張有序地做著「戰前」準備,各項工作也逐步進入正軌。
正式開拔。2月9日是我們進入汙染區的第一天。接班前一個多小時,我們就開始了防護準備。儘管前期已經進行了專門培訓,但仍十分緊張。我們小心翼翼地戴口罩、護目鏡,穿防護服,一遍又一遍相互檢查,生怕哪一步做得不到位。第一次進入汙染區工作的經歷現在仍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穿過三扇門、兩個房間,才能完全進到裡面的「戰場」;到達「戰場」後,緊繃的神經才放鬆下來,原來「戰場」和我們之前工作的環境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多穿了厚重的防護服。
我們立即展開緊張忙碌的工作。最基本的治療肯定不在話下,只是因為穿著防護裝備,打起針來稍顯困難。由於患者不能隨意出房間,我們還要對他們進行生活護理。工作了大約兩個小時,頭痛、噁心等不適感開始襲來。我努力調整呼吸,低頭,通過皺眉頭等微動作調整護目鏡的鬆緊。大約一小時後症狀才稍微緩解。這一個小時的適應讓我真正體會到一線戰友們的辛苦。堅持到交接班時間,脫完防護服、摘掉口罩的那一刻,好似重生,但還是沒有逃脫嘔吐的結局。後來看新聞才知道,那一天不只是我們組,好多小夥伴都出現了不適症狀。有的為了不耽誤工作,居然把吐出來的又生生咽了下去。聽到這個消息,我肅然起敬,眼裡泛起淚花,心像被揪緊了一樣,不是滋味。
精準施策。為了應對頭痛噁心、鏡片起霧、皮膚損傷等不適狀況,以便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我和小夥伴們利用休息時間展開討論、研究對策。一、為什麼出現噁心?主要原因是因為護目鏡戴的太緊,引發頭痛從而導致噁心。從那以後,工作前我們就把護目鏡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鬆緊度,之前的不適果然沒有再出現,工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二、怎樣防止護目鏡片起霧?20多天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在保持口罩密閉性良好的前提下,氣溫高、身體燥熱、出汗多才導致護目鏡起霧。一般出汗少的人不怎麼起霧。因此,適當休息會有所好轉。預防辦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護目鏡內層均勻塗抹洗手液,再擦掉晾乾。這個方法效果很好,我屢試不爽。另一種是把洗手液與消毒液摻著用,做法同第一種。三、怎麼預防額部、耳部及面部的壓力性損傷?在穿戴口罩護目鏡之前,用賽膚潤在易產生壓力性損傷的部位均勻塗抹,之後再貼上一層水膠體輔料或泡沫敷料,可以有效減少皮膚損傷,穿戴的密閉性也更好。
用心呵護、暖心治療。我上班20多天,每次給患者輸液,我都同他們聊天,聽聽他們的人生經歷、未來期許。每次我都會覺得人生變幻無常,活著就是希望……想到這,不禁潸然淚下。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是我們的同行,在這次戰疫中不幸「中槍」。跟她交談能明顯感覺到她作為醫生的職業理性。她比一般人更清楚新冠病毒是怎麼一回事,卻表現的果敢從容,讓人敬佩。她老家湖南,喜歡吃辣,無辣不歡的那種,我便說下次給她帶點辣的鹹菜。幾天後等我再次上班、遞給她辣鹹菜的時候,她喜出望外:「沒想到你還記得這個事呢,謝謝!我記住你的名字了!」說著,她的眼裡泛起了淚花,讓我看到了她堅強背後那柔軟的一面。我想說的是,那一刻,我也記住了你的名字。我們是戰友,我們還要並肩前行!
有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是一名教師。他向我講述了他的醫治經。他從發病開始,就在家自我救治、自我隔離,後來病情加重,住進了中南醫院。剛住院的那幾天他什麼都回憶不起來,只記得每天都在睡覺。經歷6天左右他終於好轉,能起來吃飯了。他說心中重燃希望,對未來也多了幾分期許。後來他轉為輕症,轉到了方艙醫院。10餘天后出現過敏反應,病情加重,又轉入我們病區。剛來的時候,一臉紅腫,過敏症狀十分明顯,情緒低落。我勸他說:「不要擔心,您的這個情況就是過敏,多喝水,再用上抗過敏的藥物,這個狀況很快會好的。」再見他時,症狀明顯好轉,人也健談了許多,還開玩笑說:「等10年、20年後同別人說起這段經歷,也可以吹牛了。」談笑間,我感覺到他心裡滿滿的溫暖的愛,眼裡都是希望的光。此時此刻,在武漢經歷這場「戰爭」的人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好的,安排!」我們團隊接管以來,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用實力「寵」他們。我們來之前,這些患者已在醫院住了10天、20天甚至更長時間。不同程度存在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求。今天這個大爺想吃麵條了,好的,安排!明天那個大姨想吃水果了,好的,安排!又有一個奶奶或者爺爺牙口不好,吃不了硬的東西,好的,安排……為此,我們專門帶了破壁機、勻漿膳、安素等,想盡辦法改善夥食,保證營養全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經過這20多天相處,我們彼此熟悉,更加默契,信任也越來越深。只要患者有合理需求,我們都會想辦法滿足。有時只是一件小事,患者也會不好意思的連忙說「謝謝」。
我們之所以能夠用實力來「寵」患者,是因為大後方也在用實力「寵」著我們。「搬家式」救援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後方的力量。防護用品、生活用品、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都無微不至。大家十分感激。
我們還收到馬雲的卡片,上邊寫著「醫之大者,亦士亦俠」,讓我想起了金庸的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刻,我們都甘願做俠士,也為自己能夠成為一名齊魯俠士而感到驕傲自豪。
「和諧、友善、勤奮、進取」是我們團隊的一貫作風。「博施濟眾,廣智求真」的齊魯精神,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我們不斷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舉國上下,人人防疫抗疫,體現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大無畏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在我們面前是萬丈懸崖,我們也會抱著必勝的信念勇往直前。因為,救死扶傷是我們的神聖職責,心中大愛是我們的信念力量。
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必將如期而至。只要我們心中有大愛,眼裡有篤定的光,堅定必勝信念,大步向前,勝利的曙光終將普照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