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中有愛,眼中有光
趙爽並不是一下子就成為一名優秀輔導員的,在和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裡,她在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帶領著學生一起成為更好的人。在趙爽剛剛做輔導員的時候,一天夜裡24小時待機的手機突然響起,趙爽火速接通。來電是她班裡的一名女生,她哭著說自己不小心從床上摔下來傷到了手臂。趙爽瞬間嚇出一身冷汗,特別著急,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這件事趙爽一直銘記於心,她也通過此事深切地明白了輔導員肩負的責任,「我深切地理解到,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這是第一次離開家,作為班主任,應該成為那個他們最信任的人,只要學生遇到困難,或者有任何需要,都能第一時間找到我,我也一定會盡己所能、及時地趕到他們身邊去幫助、陪伴他們。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成為了他人的依靠。」
「心中有愛,眼裡有光」,這是趙爽為自己定下的初衷,也是在不斷地經驗累積中探索出的「輔導員定位」。她認為,「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他們能夠高效地溝通,能夠相互信任,相互陪伴,最後達成一種相互促進的狀態。所以我希望既可以是嚴格要求他們的大家長,也能夠成為與他們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輔導員是一份以人為核心的工作,趙爽始終牢記這一點,將輔導員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學生們的成長成才有機統一,春風化雨、相容相知,亦師亦友,更是最溫暖的依靠。
② 歲月漫長,感動常在
在獲得了北京師範大學十佳輔導員後,趙爽笑言,「比起榮譽,我更在意的是過程,在任職三年裡,我確實和我的學生們擁有一份不可複製的難忘回憶。」趙爽在本科和研究生時期參與了很多支教活動,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每個時刻都溫馨而又充實,她愛上了當老師的感覺,愛上了這個職業。在這個過程裡,不只是她在溫暖著學生,學生們也溫暖著她。
獲獎後有一個展示推送,是她的學生做的,裡面除了包含工作內容的展示,還有一些同學的評價和留言,這些真摯溫暖的話語深深地感動了趙爽,原來在她心裡已經漸漸模糊的與同學們相處的點滴,都還被大家特別清楚地記在心裡。
「我熱愛我的工作,愛每一位我遇見的學生,所以說比起這個獎項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和同學們建立起的深厚情誼。所以,無論我是否身處講臺,只要我是一名教師,我就會用行動詮釋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與理解;而學生給我反饋的愛,以及看到他們成長進步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帶給我的,這才使我對這個職業保持長久的熱忱。」
③ 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間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間。」趙爽將平時生活和工作分得很開,她清楚該如何把控這之間的度,又不失原則。同學們也常評價趙爽:「平時非常有趣隨和,但當遇到工作時又非常嚴肅認真。」但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趙爽都會投入百分之百的能量,她會在同學們做積極向上的事時,給予全部的支持,也會在破壞規則,對健康不利的時候,明確直白地指出來。更會用實際行動帶給大家正能量,做學生們的表率。
④ 師生都是追夢人
趙爽大一時,就有幸參與了國慶60周年的閱兵。國慶群眾遊行活動十年一遇,70周年,趙爽再度幸運地參與其中,但這次是以輔導員老師的身份和學生們一起參加活動。「這就像是一個輪迴,就像聽到你們說國慶群眾遊行這幾個字,我心裡依然很激動。對於參加過的人來說,那種自豪感尤其強烈。」
暑假開始,趙爽就和同學們開始一起排練了,感受過高溫烈日的酷暑,也體驗過暴雨受檢的酸爽。她和學生們一起見識過了十二時辰的大北京,很多次午夜或凌晨集體返校。同學們也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比如累到完全沒有胃口吃飯,但是從來不請假;有的腿傷了,也堅持參加訓練;有的驗收時鞋被踩掉了,但是沒有停下腳步,堅持完成全部表演;還有很多同學親手製作了為祖國慶生的作品,比如散文、書法作品、漫畫、海報等等…「16中隊的小夥伴們特意為我安排了幾次『上牆』,感受到大家對我duang duang的愛~這些回憶都寶貴而難忘。」
在這一刻,沒有師生,有的是一群一起追夢的人,能夠在最辛苦的時刻相互鼓勵、咬牙堅持,一起過生日,一起講故事,驗收得到最高分一起吶喊歡呼…不論未來如何,趙爽會和同學們一起,永遠走在追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