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親戚家孩子高考填報志願,家裡人想讓孩子報考警校因為他想當警察,孩子卻猶豫要不要報考另一所學校計算機系。當我問及理由孩子說為了畢業高薪。孩子的話卻讓我很無奈,作為一名「滬漂」,我也曾以這個理由踏上了開發這條船。
一、清楚自己「暈不暈船」
懷著對大城市的嚮往畢業之後來到上海,做了一名軟體開發工程師。討論需求,編寫代碼,排解bug,很快工作的繁重與生活的快節奏淹沒了我探索這魔都的興趣,繁華的外灘也只是匆匆路過,有點兒時間也想著回家休息。面對加不完的班,掉落的頭髮,牆角落了一層灰塵的籃球我開始懷疑到底喜不喜歡這份工作?感覺自己在這條船上有點兒暈,與好友喝酒聊天說不想這麼單調的生活了。結合自己學過的開發、管理相關知識,決定走項目管理的路。那在這之前,就需要了解更多項目裡涉及的東西。我開始兼起項目助理的崗位,參與任務安排、各種會議,有時間協助測試人員同時也能學習測試。偶然的機會項目裡負責運維的同事出國出差,我主動承擔運維的差事,同事飛機起飛前給我培訓了兩個小時,然後說有事打電話聯繫。
二、「船上」經歷的風浪
接著也就是踏上了運維這條船。一開始的小白什麼都不會,軟體各個模塊負責人找我更新,測試找我要版本測試,項目組做好的東西就要集成發版,測試機器壞了要維修等等。那位說有事電話聯繫的大佬出國後電話失聯。由於地位的懸殊微信好友也沒通過。於是我只能去問別的前輩,上網查資料,硬著頭皮去解決問題。記得有一天開發拖延了進度,集成版本測試未通過,許多特殊情況導致我不能遠程只能在公司,忙完已是第二天早上6點。有很多老運維知道,最後出了問題就是運維的責任,平時不出問題大家認為是常態。大半年的運維工作,讓我知道一個合格的運維工程師熟悉網絡環境、系統、相應的設備、知道各個設備的調試與使用。必須在工作方法,細節把握,用戶心理,資源整合,技術能力方面都需要具備。
三、「兩隻船」——「危」與「機」
說到底之所以沒有像有的人一心一意的鑽研一門技術,還是因為知道自己並非技術控。與人溝通,團隊協作更相對適合。這一切都是為了能最終到達「項目管理」的目的地,說是team leader/project manager,其實就是項目的服務管家service butler。後來做了「服務管家」做了很多項目,深刻體會日後的開發、運維人員一定是本身具有管理素質,對整個管理體系有一定認知的。因為做過開發,我知道管理體系在開發生命周期裡的重要性,開發常與需求之間的爭論矛盾。因為做過運維,體諒運維的辛苦與不易,能夠與各個負責人溝通交流問題點。很多人會把開發與運維分開,就像開發與測試分開,然後還會所謂的相互鄙視。你鄙視我沒技術含量,我鄙視你工作繁忙,你鄙視我薪水低薄,我鄙視你頭髮見光。其實準確來說開發運維測試都分不開,只不過是工作區分更加精細化。
有句歇後語「腳踏兩隻船——搖擺不定」意味著危險。不妨換個角度就是有準備,危機應對方案。「危機」是「危」也是「機」。適合與不適合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這過程中都需要去一直學習,不斷的提升積累提升,做到獨當一面甚至是不可替代,以適應當今技術更新迭代飛快的時代。
作者|劉大志(北宙諮詢)—— IT管理服務的踐行者
編輯|Viola
本文中內容僅供參考,若與您了解有任何不符之處請與我們聯繫
關注我們,歡迎留言給出意見與建議,共同學習與交流IT管理服務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