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衝著標題點進來,我猜你現在和我一樣酸。
是的,這是真事。
別的十幾二十歲女孩子還在校園象牙塔,她已經靠自己掙錢買下了一套房子。
她不是富二代靠爸媽,也不是明星,嚴格來說,她是網紅。
但好像用「網紅」二字也不是很準確,她現在的身份是「女團成員」。
KSGirls陳逗逗。
KSGirls,在硬糖少女303成團的第二天,快手公開的旗下首個出道女團。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記錄了其中三位成員,三位20歲左右的女孩。
「網紅」這個詞如今已然不新鮮了,這個片子不講網紅,它講「女孩」。
老實說,這些女孩背後的真實生活,有點驚到我。
一起看看吧。
最土的女團和最性感的女神
都在這了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是什麼樣的節目?
一檔女性都市情感觀察真人秀,選取不同職業和階層的「女孩代表」。
作家丁丁張將作為觀察者的角色送女孩回家,通過送她們回家的過程,展現她們的真實生活狀態。
一開始以為是像《可以跟你回家嗎》一樣,跟這些女孩回家進行突擊。
並不,其實就是跟著女孩們,體驗她們的日常生活。
今年已經是第四季,前三季送過回家的女孩有迪麗熱巴、楊超越、張偉麗等各個領域的代表或是出圈女性。
這一季目前只播了4集,有KSGirls女團、50+女星代表鍾麗緹、婚姻結束的思文、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創始人90後女孩初雯雯,第五集是虞書欣。
豆瓣評分7.9,目前只有不到300個人打出了評價。
小眾,但有驚喜。
觀眾的評價,最多的莫過於「真實」二字。
「很真實,讓我們看到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她們在做著些什麼」這句評語,也可以算是節目的內容小結了。
視頻平臺上幾千萬的頂流網紅,很小的年紀賺了很多錢,但忘了自己喜歡什麼。
粉絲喜歡什麼,她就營造什麼。
熒幕裡全男生的性感女神,其實最愛上山撿垃圾。
女團出道的網紅,所有人都以為她們過得光鮮亮麗,實際上除了流量和數據,她們和普通女孩沒什麼區別。
甚至還差一點。
離了婚的思文,退賽的「前脫口秀太后」,大家都在替她惋惜,而她自己其實樂滋滋地在等待下一場戀愛降臨。
在收不到信號的山區保護野生動物的女孩,mc丁丁張問了好多時下網上最熱的話題,初雯雯每一個都答得上來。
很多人都覺得她投身事業,與世隔絕,但實際上她也和我們一樣衝浪同一片海域。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吸引我的,剛開始是窺探欲,越看到後面才越覺得是「共情」。
有的女孩被壓榨變「扶弟魔」
有的20歲買了房
關於窺探欲,KSGirls是蟬主最好奇的部分。
我想知道這樣一群女孩,在走紅後成團後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和原來當網紅時還一樣嗎?還是和娛樂圈的女團一樣迎來各種機會?普通女孩到網紅,現在這一過程還有沒有驚喜?或是困難?
節目觀察了其中三位成員,分別去到了瀋陽、欽州和安徽。
她們雖然成團了,其實沒有和常規的選秀女團一樣住到一起。
她們還是她們在快手ID上的自己,只是加了個團名title。
Rap擔當劉安然,粉絲18w。
她在鏡頭裡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努力漲粉,試圖出圈」。
因為她是團裡漲粉最慢最少的,其他人都漲了幾千幾百萬,她只漲了十萬。
她很焦慮。
不大不小不痛不癢的流量沒有讓她感受到「一夜成名」的成就感,在家鄉登臺表演因為「網紅」的身份和嘻哈的小眾被罵抹黑東北。
因為網紅的標籤,男友的家人也對她看低,瞧不起。
她想開自己的演唱會,當個堅守自我的rapper。
她又很想紅,主持人問「有熱度但被罵」和「不夠紅但做自己喜歡的作品」二選一時,她毫不猶豫選了前者。
節目給她打了一個標籤:困於流量。
舞蹈擔當,曾沛馨,粉絲32w。
今年19歲,大多數女孩剛上大學的年紀,她早早就輟學只想著賺錢。
從初中開始,就沒問過家裡要一分錢。
16歲被朋友叫去拍段子視頻,沒多想沒準備就去了。
然後抱回家幾十萬。
主持人震驚,蟬主也有被嚇到。
16歲就能賺到幾十萬的女孩,也許是幸運撞上風口,但曾沛馨是有野心的。
或者說明確的目的。
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
家中排行老二,爸媽又重男輕女,三姐弟如果有人做錯事,無論誰的錯,她每次都是被打罵最重的那一個。
拍視頻賺到了錢,想買房。
打電話給媽媽,媽媽的第一句話是「寫在弟弟名下」。
十幾歲就走向社會的女孩,看似成熟卻又單純地絲毫沒有防備和顧慮。
她也許聽過「扶弟魔」這個詞,但她堅信這種噩運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即使她小時候,經常當替罪羊被打。
甚至還在上廁所,她爸就直接把門踹爛拎她出來打。
vocal擔當,陳逗逗,粉絲2000w+。
她是團裡粉絲數最多的,20歲靠自己就買到了房。
她說,自己最火的時候,一場直播可以拿到幾十萬。
賺了足夠多的錢,買了房,頂流網紅,很多人喜歡。
前兩個團員劉安然和曾沛馨想得到的,她都擁有了。
明明才20歲的年紀,她卻在鏡頭裡說已經疲于堅持自己喜歡什麼。
房間裡擺滿各種球鞋的鞋盒、牆上貼的各種球星和歌手的貼紙海報到每次錄視頻必備的球衣穿搭和貝雷帽+雙馬尾造型。
她說,全都是粉絲喜歡的。
「不要問我任何關於籃球的問題,我其實一場NBA的比賽都沒看過」,逗逗不好意思地大笑。
「我生活中就不喜歡雙馬尾」,她一邊扎著雙馬尾一邊說。
因為粉絲喜歡,她假裝自己很熱愛籃球文化,很喜歡扎雙馬尾賣萌。
但也是因為她這樣,粉絲才會喜歡。
整個採訪過程,她把「粉絲喜歡的」類別分得很清。
當被問自己有沒有喜歡的東西時,她用了「以前」這個字眼。
三個女孩採訪完後,主持人作了一個小結。
他說:「我覺得她不尊重生活,我為什麼要採訪這些沒有夢想的人」
我理解主持人對於這些女孩的某些「失去自我」的惋惜,她們的狀態看起來好像都被流量困住了。
但「走紅」「賺錢」「博得更多人喜歡」,這些真的不算尊重生活嗎?
什麼才是「大家」想看到的「有夢想的生活」?
受困還是積極
都有自己的「英雄主義」
26歲就獨自創立了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初雯雯算不算?
雖然只有二十多歲,卻已經從事這項工作19年。
2歲被爸爸帶著出野外勘察研究,至今一直在遠離家人的富蘊堅持並熱愛著。
第一天的拍攝是去跟著初雯雯去泥地裡扣河狸的腳印回去做標本,作為公益還是對於研究,這項工作是都很有意義的。
過程不複雜但需要耐心。
但彈幕上寫什麼?
「這玩意摳回去能吃嗎?」
「這不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我看你們真無聊」
懷揣著熱愛和夢想離開北京來到荒涼的大西北,開拓自己事業的初雯雯,被diss工作無技術含量,像鬧著玩。
艱苦找資金蓋起工作室和救助中心的努力,被質疑還不是「拼爹」得來的。
「大家」眼中有「夢想的生活」,不是KSGirls那樣,也不是初雯雯這樣。
到底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才是被「大家」認可的?
跳完舞的鐘麗緹大手一揮手,說:「別這麼事兒逼,管他的呢」。
搬進獨居公寓的思文擼著貓,說:「我沒有婚姻失敗,只是婚姻結束」。
今年50歲的鐘麗緹,在《浪姐》裡乘風破浪完後,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裡只做了兩件事——健身+撿垃圾。
對於鍾麗緹,大眾有很多刻板偏見:直男的性感女神、婚姻不幸、老牛吃嫩草、裝公主、子宮被綁架等等。
她熱愛健身,50歲身材依舊很辣;她年紀不小了,但依然很愛穿螢光色和開趴玩粉嫩cosplay;網友嘲她老牛吃嫩草,她會回擊:「嫩草很好吃」;別人說五十歲就應該在家帶孩子,她不解「我的人生明明才剛剛過半」。
關於鍾麗緹姐姐的勵志和積極,看過《浪姐》都有領會。
採訪中最打動我的是,兩人到山上撿完垃圾後,主持人問她害怕六十歲嗎?
她說:「我不怕五十歲還是六十歲,就怕他們說我六十歲為什麼還穿螢光色呢?」
她哈哈大笑,輕鬆的。
一直在想這個節目想要傳達什麼?
它不像訪談,不像綜藝真人秀,也不像記錄片,更像一個魔方。
我想,傳達的是「打破」,打破大眾對某些女孩的固有認知。
手機鏡頭裡看著不諳世事的萌妹,私下其實成熟冷靜地嚇人。
有人可以靠流量輕易成功,十幾歲賺到第一桶金,20歲買到自己的房子。
你以為獨立女性是她的人設,實際上她比你看到的還要獨立,上一秒剛離婚,下一秒花十分鐘就給自己買了套房。
看到越野車、皮衣和女孩放在一起,就說她好酷。
在初雯雯看來這並不是誇讚,不會讓她開心,而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評價。
前段時間,男愛豆們的「連環塌房」,追星女孩全線崩潰。
各個平臺都是為男愛豆的戀情曝光痛哭流涕的女生,有哭著心死的,有揚言活不下去的。
真情實感追星個人選擇,但為之失去自我就過了。
主持人評價KSGirls困於流量的那句「不尊重生活」,也許用在這更貼切一些。
所表現的一切都在討好粉絲的陳逗逗,說已經不記得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好喪,但20歲就靠網線爆紅賺到第一桶金的女孩,迷茫不是正常的麼?
高中輟學一心只想賺錢的曾沛馨,是為了證明給曾經看輕自己的家人看,自己有過得更好的能力。
這些女孩形形色色,狀態各異,但都有一種相同的品質——能量。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記錄這些女孩,想對話的對象不止是「女孩」,而是每一個自說著被生活磨平的消極「打工人」。
十幾二十歲的女孩在為了想要的生活模樣努力,三十歲的思文離了婚事業上也被後者超車,卻反倒過得更積極,五十歲的鐘麗緹,和三十歲的狀態並無兩樣。
我不都完全認可這些女孩對待生活的價值觀,但我愛她們每一個鮮活的故事。
焦慮的、被困的、獨立的、積極的、頹喪的。
過於平均的人生,需要被打碎,先找到自己的能量。
大眾對鍾麗緹的年齡和打扮一直都有不和諧的聲音,她不解:「我真的不知道五十歲應該穿啥衣服」。
穿你自己喜歡的,管它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