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暖甜小仙女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引言:
《葉問4》是我本人2019年最後一場電影院觀影體驗。去年平安夜,這場「野味肺炎」還並未引起重視,大街上也沒人戴口罩,熱鬧的賀歲片還沒有集體撤檔,我在幾部12月底同期上映的電影裡義無反顧地選了《葉問4》。雖然《半個喜劇》和《誤殺》都很吸引我,但我依舊選了家國情懷。
「十年傳奇,最後一戰」的宣傳標語,即使不是傳統功夫電影鐵粉,也很難抗拒。63年出生的甄子丹,已經57歲了,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功夫巨星,在《葉問4》北京發布會的現場感嘆:「在我的電影事業裡,關於功夫片的探索,我希望《葉問4》是最後一部。」 告別的話說出口,觀眾才意識到:打戲風格瀟灑凌厲的功夫巨星丹哥也老了,打不動了。
甄子丹這樣一部帶著情懷的告別之作上映首日就勢如破竹,以9776萬的票房取得日票房冠軍,最終累計票房11.82億,定格葉問系列的最高票房紀錄,貓眼口碑更是一片大好(我也是看了高評分才買票去影院支持),觀眾打出了9.4的高分,就連一慣苛刻,喜歡吐槽的豆瓣也給了7分以上。
《葉問》系列電影拍攝到第四部,已經過去了11年,《葉問4》作為該系列的最終章,拍到詠春宗師葉問因病逝世,在很多影迷心中不僅僅是某個功夫系列電影的完結,而是象徵著整個功夫片時代的繁華落幕。
一、《葉問》系列回顧和導演風格
如果說電影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那麼毫無疑問,它需要一個藝術家來完成對它的創作。二戰之後發源於法國的「導演作者論」,正是秉承了這種觀點,認為導演是電影的作者,猶如曲作者創作了交響樂一般。正是因為這樣的理論,越來越多的觀眾在選擇電影的時候,會參考導演過往的作品來進行綜合判斷,作為幕後人物的導演也不再寂寂無名。
葉偉信導演和本片主演甄子丹是同齡人,都是1963年出生,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1985年葉偉信在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其電影幕後工作生涯,1995年首次擔任電影導演,此後憑藉《葉問》系列四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業內對於導演的評價主要是迅捷剛猛的動作設計和簡單粗暴的故事相結合。古天樂主演的《殺破狼·貪狼》同為葉導的作品,個人覺得較能全面體現導演的個人風格。
葉偉信導演是個電影雜家,從業以來拍片類型眾多,功夫、警匪、愛情、喜劇、驚悚、魔幻等皆有嘗試。最初以拍鬼怪靈異片嶄露頭角。後來葉偉信以自身的創新求變與向杜琪峯風格的靠攏,將港式風格的情節與複雜的鏡頭運用相結合,乾脆利落的武戲與簡明扼要的文戲相結合,營造極富衝擊力的視覺效果,以此殺出新世紀動作片的一條血路。
葉偉信作品中的港味顯得不那麼小器和保守,與此同時,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既可親、又不時令人稱奇的感覺,卻不折不扣地體現在他身上。但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是經驗足夠,但學問方面不如科班出身的徐克,所以拍拍動作戲可以,文化底蘊和審美意境上不去。
近年來,傳統功夫片的境遇每況愈下,以成龍和李連杰為代表的華語功夫片黃金時代早已逝去。大形勢的逆流中,葉偉信和甄子丹聯手的「葉問系列」卻意外獲得了成功,連續推出4部,並且票房不斷上升,算是華語傳統武術片不可複製的成功案例了。
或許「葉問系列」最受歡迎的地方,就在於它傳承並改造了傳統功夫片的內核,塑造出一位足夠撐起四部電影的人物。葉問這個IP的精神內核,打動了觀眾。
《葉問》第一部的背景設定在1935年的佛山,中年葉問面臨國破家亡的威脅。個性沉穩低調的葉問在生死存亡、國讎家恨的激發下,全面爆發,和日本人殊死一戰,以一人之力,激發起民眾的愛國激情。
《葉問2:宗師傳奇》有洪金寶、黃曉明等新角色的加入,樊少皇則延續了前作中的人物形象,依舊飾演金山。葉問舉家遷居香港,開設拳館,艱難度日。在和金山冰釋前嫌的同時,又惹上洪鎮南。但在龍捲風侮辱中國武術的時候,兩人卻又立場一致,挺身而出,為民族大義而戰。
《葉問3》的風格和前兩部有明顯差別。豆瓣評分也是從七分跌到六分水準。少了民族大義,多了家庭溫暖。熊黛林飾演的葉問妻子張永成很美,也很有舊時代中國女人的溫婉賢惠。
而《葉問4》就是今天評說的這一部,整個葉問系列的收官之作。步入老年的葉問已經是桃李滿天下的一代武學宗師,也依然有著維護民族尊嚴的使命感,大義面前,決不退縮。就像電影中的臺詞:「葉叔叔是習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就要站出來」。
但他同樣是一個笨拙的父親,不知如何表達愛。但在和萬宗華女兒的相處中,懂得了關心和愛不應該是強迫,需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和選擇,在影片結尾完成了父子親情層面的升華和進階。
二、人物塑造
1、已經57歲的甄子丹飾演老年葉問,從外形和感覺上天然契合,精神矍鑠但掩不住面容疲憊。某些鏡頭會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英雄遲暮」的悲涼。終局之戰的軍營打鬥,握拳的手微微顫抖,讓人不禁淚目。這個貫穿甄子丹演藝生涯十幾年的角色,已經和他融為一體了。
葉問的形象在經歷了前三部的劇情磨礪打造之後,在第四部終於走出國門,和徒弟李小龍相見,與華人總會萬會長,美軍教官巴頓,各自展開了一番較量。為叛逆期的兒子葉正,遠赴美國找學校,也體現了葉問這個角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慈父形象。一代武學宗師,此時也只是一個望子成龍的平凡父親啊!
一身正氣,儒雅謙和的葉師傅雖然武學造詣深厚,但面對生活也並非萬能,在學校打架的兒子讓他束手無策,一巴掌僵化了父子關係,兩人互不理解,葉問想讓兒子去美國學習,回國後找個好工作,出人頭地;但葉正卻一心打拳,對學業並無半點興趣。
這個矛盾伏筆一直到大戰前夜才最終化解,葉正得知父親患癌,時日無多,越洋電話裡崩潰痛哭,血濃於水的父子親情,在這一刻深深打動了觀眾。甄子丹的表演很克制,微微顫抖的嘴唇已經勝過千言萬語。毅然決然挺身而出,為民族尊嚴而戰的葉問,或許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父親,但他卻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偉大的中國人!
2、「身在異鄉為異客」的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由實力派演員吳樾飾演。因為身在國外,飽受種族歧視的傷害,敵視洋人。但葉問的徒弟李小龍卻開辦武館、發行書刊,教授洋人中華武術,二人矛盾由此而來。完全不同的兩種觀念的碰撞與融合是本片的一大看點。
葉問和萬宗華的兩場對決也分外精彩。一場是「圓桌較量」,一場是「客廳大戰」。這樣的精彩呈現,武術指導袁和平功不可沒。雖然功夫電影日漸式微,但是八爺功力不減。吳樾的文戲也相當精彩,面對女兒的態度,嚴厲中帶著寵溺,拿捏得很到位。對葉問的前後態度轉變也很自然。畢竟是人民內部矛盾,和那些敵我矛盾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3、陳國坤的李小龍是個大驚喜,在前幾部當中就以彩蛋人物形式出現的李小龍,在《葉問4》裡終於露臉了。我們甚至可以猜測,葉問IP落幕之後,接棒的就是李小龍。這部終章之作承上啟下的任務就完成了。陳國坤和李小龍本人有著極高的相似度,不僅外形相近,氣質神韻也抓得很準。那場賽博朋克風的「黑夜巷戰」,雙截棍一出,簡直燃爆。
身為詠春宗師葉問的徒弟,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自創截拳道,1964年洛杉磯世界空手道大會以寸拳打飛對手,技驚四座。影片中對這一場景進行了精彩還原。在美國多地開設武館傳授中國功夫,備受推崇,徒弟眾多(吳建豪飾演的軍官赫文就是李小龍的徒弟,也是他和上司提議把中國武術引進美國軍營)。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葉問,所以李小龍的出場不多。拍電影也像寫文章一樣,肯定要有輕重主次之分,學會取捨才能讓觀眾Get到重點。
5、種族歧視的美軍教官巴頓由英國實力派演員斯科特·阿金斯飾演,有沒有覺得很眼熟?15年的《戰狼》他也有參演。
其實我覺得導演在這個重要的反派大Boss的個性塑造上有點偷懶了,角色定位就是很臉譜化,一味地壞,種族歧視,沒了!身為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推崇大美帝主義,是極端且瘋狂的白人優越主義者。蔑視華人與中華武術,並利用關係全力打壓在美華人。
除了終局之戰和葉問的精彩打戲,其餘時間就在狂拉仇恨,全程癲狂亢奮狀態,燒木人樁,言語侮辱,表現對華人和中國武術的敵意,沒有交代任何背景和角色側面特徵,導演只是把他當成一個煽動情緒的符號。
這算是本片一大敗筆,可惜!也是這個極端符號化的反派,在四部曲中成為唯一激起儒雅仁厚的葉問殺心的角色,軍營中的終局一戰,生死攸關,逼得葉問使出了詠春中最狠的殺招。
6、萬會長的女兒若男顏值爆表,精靈氣質十足。讓所有觀眾眼前一亮的這個混血小姐姐,性格直爽開朗,善良細緻(幫葉問買藥,還給葉正巧克力糖果)。出於個人愛好加入啦啦隊,表現優異,但迫於父親威嚴不得不學習太極拳。
因為洋人對華人的種族歧視經常遭受校園霸凌,年輕氣盛的姑娘不理解父親的「隱忍」觀念,一直跟父親有隔閡。直到有一次被欺負,面臨危險,給兒子找學校的葉問碰巧出手相救,就與葉問成為忘年之交。並通過後來發生的事情,逐漸解開對父親的心結。
飾演若男的姑娘名叫李宛妲,今年才16歲。中德混血,眉眼精緻,略帶英氣,可甜可鹽。但演員背後的故事比角色精彩一萬倍。還有人記得當年登上《中國達人秀》、《天天向上》、《快樂女聲》的小姑娘嗎?
生長於西雙版納的她和姐姐為了保護雨林走出家園,被觀眾稱為「雨林精靈」。她們一家花費十幾年在雲南荒地種了300多萬棵樹木,把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從16%拓展到60%,成功重建起了「雨林生態小氣候」。
成龍、陳坤、周迅等明星不斷加入她們的隊伍,聯合國開發署還給她們頒發「中國因你而美麗」獎。如今因為愛好和天賦走上演員道路的李宛妲,未來可期!
三、主題呈現
《葉問4》的主題之一,影片中最為明顯的矛盾衝突,是和種族歧視有關的。再往大了說,是關於世界對中國的態度,關於中國文化在向外邁進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阻礙。其實這也是《葉問》系列一以貫之的永恆主題。畢竟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導演適度煽動觀眾情緒,帶來更加沉浸的觀影體驗,無可厚非。
被萬宗華為首的中華總會斥責「不守規矩、標新立異」的李小龍,其實也是在用自己的努力,打破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大家的目標一致,但是方法不同,所謂殊途同歸。所以影片最後內部矛盾解除,互幫互助。
主題之二,就是較為細膩的親子關係。這一點細微之處著筆,凸顯葉問俠骨柔情的風格,很像《葉問3》,父子二人冷戰之際,葉問隻身赴美,每晚的越洋電話,兒子都拒絕接聽。在美國找學校的葉問和萬若男的互動,得知若男也對自己嚴厲且專制的父親多有不滿,遂自我反思,決定尊重兒子的愛好和選擇。
父子二人的隔閡消除,自知不久於世的葉問回國親自教兒子詠春,還讓兒子錄下練拳的畫面……導演在這時候放出回憶殺,讓前三部的畫面閃回,瞬間戳中淚點。所有的家國情懷都在這裡,大家哭個夠!
總結:
作為葉問系列的收官之作,甄子丹和葉偉信導演交出的這份答卷,說不上完美,但也足夠誠懇。《葉問4》是一部正宗的傳統功夫電影,也是甄子丹功夫生涯的招牌之作,儘管甄子丹拍過不少功夫電影,但並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唯有《葉問》系列才能讓他一戰封神,從而和成龍、李連杰這些功夫巨星相提並論。
如今《葉問4》天時地利人和,趕在疫情之前上映,以12億的高票房收官,沒有辱沒甄子丹功夫巨星的名號!葉問人生的最終章,既是宗師,也是慈父,維護了民族尊嚴也完成了教育重任。
甄子丹陪伴葉問這個角色的十幾年,也融入了真情實感,作為甄子丹正統功夫片的落幕,七分給演技,三分給誠意。那麼,問題來了:當老一輩功夫明星打不動了,誰會成為下一屆有票房號召力的「功夫之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