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親弟弟,日本新防相,堅定親臺派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陳洋 底線思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9月16日,伴隨菅義偉當選日本第99代首相,菅義偉內閣也於當天正式成立。從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在內閣成員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菅義偉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安倍政權的人事框架,比如麻生太郎繼續擔任財務大臣、茂木敏充繼續擔任外務大臣、小泉進次郎繼續擔任環境大臣等。

然而,作為安倍晉三胞弟、「親臺」立場鮮明的岸信夫出任防衛大臣,或許是安倍留下的另一份政治遺產,並將對今後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產生影響。

日本新任防衛大臣岸信夫

不知兄長是安倍

1959年4月1日,岸信夫在東京出生,他是日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與安倍洋子的第三個兒子。岸信夫的長兄是安倍寬信、二哥是安倍晉三。安倍寬信沒有像兩個弟弟那樣從政,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菱商社工作,目前是三菱商社包裝公司總經理。由於安倍洋子的哥哥、日本西部石油董事長的岸信和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安倍洋子在與安倍晉太郎商量後,決定把孩子直接過繼給哥哥撫養,由此孩子的名字就叫做岸信夫。

被過繼後,岸信夫和父母也生活在東京,儘管岸家與安倍家之間的往來互動很密切,但岸信夫直到上大學前都把安倍晉三當作表哥,把日本前首相、安倍洋子的父親岸信介當作祖父。岸信夫今年初在接受日媒專訪時曾回憶,「我和父母住在東京,所以是作為表親與安倍家相互走動。但是,岸家和安倍家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密切,所以我和安倍晉三的見面次數要比一般堂兄妹的見面次數多,在我看來,即使上了高中,關係最好的親戚也是『表哥』安倍晉三。」

岸信夫的外祖父是被稱為「昭和之妖」的岸信介。由於岸信介擔任首相期間(1957-1960),岸信和曾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秘書官,所以岸信夫在小的時候是與外祖父一起生活。岸信夫在回憶童年時光時,曾提到「小的時候,我們家的氛圍與一般家庭不同。比如,當我早上起床的時候,就看到家裡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他們正在和外祖父坐在一起吃早飯。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家庭,但對我家來說,是很正常的,沒有私人生活的家庭。」

不過,岸信夫也強調,童年時候雖然不太喜歡這樣的家庭氛圍,但外祖父岸信介是一個非常親切的老人,「記得有一次出遠門,在外面住了一段時間,但突然覺得有些無聊,可能是因為我已經適應了家裡那種熱鬧的氛圍了吧。」

長期以來,岸信夫並不知道自己和安倍晉三是親兄弟關係。1976年,岸信夫考上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當向大學遞交個人資料時,岸信夫才驚訝地發現自己戶口本上寫著「養子」兩個大字,才明白自己其實是安倍家的孩子。岸信夫後來回憶稱,「突然發現安倍晉三是親兄弟,內心有些混亂。自己的叔叔原來是父親,嬸嬸原來是母親,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據悉,岸信夫當時因為這件事而整整鬱悶了一個月之久。

1981年岸信夫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住友商社工作,先後被派往美國、越南、澳大利亞等地工作了20年。2002年,岸信夫從住友商社辭職,而此時他的哥哥安倍晉三已經在日本政壇摸爬滾打將近10年(安倍於1993年首次當選眾議院議員),並因在對朝問題上表達強硬態度,而成為日本政壇一顆新星。經過兩年的努力,以及在兄長的支持下,岸信夫於200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由此正式進入日本政界。

2011年,岸信夫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由參議員轉為眾議院。此後,岸信夫先後在擔任過防衛省政務官、外務副大臣等職務。不過,在擔任防衛省政務官期間,岸信夫曾受過處分。2008年11月,時任日本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田母神俊雄發表美化日本侵略戰爭的論文,防衛省以沒有發揮充分監督作用為名,對包括岸信夫在內的7名主要官員予以減薪等處分。

儘管與安倍晉三是親兄弟關係,但岸信夫平時也很難見到安倍。岸信夫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安倍首相很忙,不過在新年假期或暑假,我們會一起打高爾夫球,進行家庭聚會。」「我和兄長關係很好,但到了這個年紀,想必大家都一樣,不管關係多麼親密,見面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

安倍晉三(中)與岸信夫(右)(圖源:新浪網)

岸信夫有兩個兒子,長子岸信千世是日本富士電視臺的記者,次子岸智弘則在日本三井不動產工作。不過,岸信夫的這兩個兒子都沒有進入政壇的意願。

「超級友臺」

自菅義偉決定讓岸信夫擔任防衛大臣後,臺灣島內的一些綠媒就異常興奮,比如《自由時報》在16日的報導中就詳細介紹了岸信夫的出身和履歷,稱岸信夫是促進日臺友好的「日華議員懇談會」的核心人物,經常訪問臺灣,並特別強調「日本新內閣對臺灣超級友好」。臺灣島內綠媒之所以如此亢奮,主要就在於岸信夫是日本政壇著名的「親臺派」。

岸信夫長年擔任「日臺青年議聯」會長、「日華議員懇談會」幹事長,在臺灣擁有深厚人脈,可以說是安倍晉三「對臺外交」的關鍵人物。實際上,觀察岸信夫與臺灣民進黨當局交往的過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安倍晉三與蔡英文此前會頻繁地在推特上互動了。

2014年2月,也就是第二次安倍政權成立後不久,岸信夫揚言要推進日本版「臺灣關係法」,從法律層面保障日本與臺灣的關係。儘管最近幾年,岸信夫的聲調降低,但始終沒有放棄推動日本版「臺灣關係法」的立法工作。

2015年10月,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訪問安倍晉三故鄉山口縣,除了親自前往機場接機外,岸信夫還全程陪同,當時就有觀點認為岸信夫是代替安倍晉三盛情款待蔡英文。

2016年1月,岸信夫與當時正在日本訪問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在國會內舉行會談,並表示希望以自己擔任會長的「日臺青年議聯」的活動為主,活躍與臺灣方面的「議員」交流。同年5月,岸信夫率團訪問臺灣,並與蔡英文舉行會談。根據臺灣「中央社」當時的報導,岸信夫此行的目的是祝賀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2019年底,岸信夫在接受《產經新聞》下屬雜誌《正論》專訪時表示,期待日美臺進行安保對話,並可從民間的「第2軌」對話做起。岸信夫認為,美國有一部「臺灣關係法」,在安全保障上可守護臺灣,而日臺關係雖好,卻沒有相當於「臺灣關係法」的法律。他還建議稱,如同美國派遣軍人進駐「美國在臺協會」一樣,日本也應建立相同的體制,派遣主力級自衛隊員進駐在臺北的「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這可與臺灣的軍方建立關係,以防有意外事件發生。

在臺灣的國際參與問題上,岸信夫認為,日本應更加積極支持並協助臺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在日臺交流方面,他則建議稱,日本政府可以推動政要訪臺,日臺沒有邦交,外務大臣不可能訪臺,但可以派副大臣級別的官員訪臺。

2019年3月,「日華議員懇談會」在東京召開年度會議,岸信夫在臺上宣讀力挺臺灣的決議文,「日華議員懇談會認為憑藉力量改變現狀是國際社會的威脅,在尊重自由、民主及法治等基本價值觀之下,將與臺灣攜手維護國際秩序。」

2020年1月12日,在蔡英文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第二天,岸信夫就迫不及待地前往臺灣,與蔡英文舉行會談,祝賀她再次當選。岸信夫表示,日本與臺灣、美國一樣,都著眼自由、民主的「印太戰略」,期待日本與臺灣關係更加緊密,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岸信夫無法於5月20日前往臺灣參加蔡英文的就職典禮,但這並沒有成為他向蔡英文送祝福的阻礙,岸信夫率領「日華議員懇談會」事先錄影向蔡英文表達祝賀。

由於多次率領自民黨國會議員訪臺拜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所以岸信夫7月30日在得知李登輝去世後,第一時間在個人社交網絡上上傳他於李登輝的合照,並悲痛地寫道「臺灣民主之父、亞洲偉大的這人李登輝『前總統』去世,謹致哀悼。」8月3日至7日,臺灣「駐日機構」設立悼念李登輝籤名處,岸信夫第一天就帶著妻兒前來悼念。此後,8月9日,岸信夫又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人專程前往臺灣,弔唁李登輝。要知道,當時日本與臺灣還沒有完全恢復通航,從岸信夫第一時間表達「悲痛之情」,到迫不及待地前往臺灣進行弔唁,不難看出岸信夫對臺灣的「特殊之情」。

岸信夫弔唁李登輝,圖片來自日媒

中日關係或面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岸信夫除了「親臺」外,還曾發表過一些對華強硬言論。比如,2005年2月,日美安保協議委員會發布了一項共同聲明,其中提到「圍繞臺灣海峽問題,敦促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日本和美國在中國臺灣問題上說三道四,當時遭到中方的強烈不滿。對此,岸信夫在當年3月16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日本和美國敦促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並要求中國提高軍事領域的透明度來發揮在亞太地區的責任,這是理所當然的。」

2010年9月,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發生撞船事件。在同年10月8日的參議院審議中,岸信夫就批評當時的民主黨政權在對華方面的軟弱——「這次在『尖閣諸島』發生的撞船事件,難道不是中國趁機進軍海洋的結果嗎?」「今後,日本因屈服中國的壓力,在領土和領海問題上做出讓步,這將成為日本外交史上最大的失敗。」

誠然,岸信夫的前任河野太郎在擔任防衛大臣期間,也曾發表過若干不利於中日關係發展的言論,但河野更多的是為了藉助攻擊中國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為今後競選自民黨總裁贏得籌碼,未必表明他發自內心的反華,不然也就不會有河野太郎在擔任外相期間,積極推動中日關係改善了。然而,與河野太郎有本質不同的是,岸信夫的「親臺」立場十分清晰,他自身的政治資源有限,即使再怎麼打「中國牌」,岸信夫也難以在仕途上邁上更高的臺階。因此,作為防衛大臣的岸信夫今後如果發表強硬對華言論,當然包含了謀取政治利益的目的,但更多的可能就是出自內心的真實表達,並極有可能轉為實際行動。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最後,日本新首相菅義偉讓「親臺派」岸信夫出任防衛大臣一職,不論是出於「報恩」安倍晉三,還是單純的人事安排,抑或是推進新安保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但至少表明菅義偉政權今後在東海、南海以及釣魚島等問題上,採取強硬對華政策的可能極大提升,在配合美國戰略部署的同時,深化日美同盟關係。

原標題:《安倍親弟弟,日本新防相,堅定親臺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陳洋:安倍親弟弟,日本新防長,一個堅定的親臺派
    日本新任防衛大臣岸信夫 不知兄長是安倍 1959年4月1日,岸信夫在東京出生,他是日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與安倍洋子的第三個兒子安倍寬信沒有像兩個弟弟那樣從政,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菱商社工作,目前是三菱商社包裝公司總經理。由於安倍洋子的哥哥、日本西部石油董事長的岸信和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安倍洋子在與安倍晉太郎商量後,決定把孩子直接過繼給哥哥撫養,由此孩子的名字就叫做岸信夫。
  • 日本新防相岸信夫:安倍的親弟弟、一個堅定的親臺派
    安倍寬信沒有像兩個弟弟那樣從政,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菱商社工作,目前是三菱商社包裝公司總經理。由於安倍洋子的哥哥、日本西部石油董事長的岸信和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安倍洋子在與安倍晉太郎商量後,決定把孩子直接過繼給哥哥撫養,由此孩子的名字就叫做岸信夫。
  • 日本河野太郎外相將擔任日本防衛相意味著什麼
    我們即便不願意承認,安倍晉三必將成為日本歷史上最成功的首相。安倍晉三將成為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而河野太郎的由外相轉任防相。屬於平移。都屬於安倍內閣核心幕僚與官員。日本外相和防衛廳長官。河野太郎這次也算是子承父業。河野太郎也屬於對華友好人士。但河野洋平生不逢時,他是在自民黨最衰落的時候擔任黨首的,當時自民黨是在野黨。可以說,河野洋平擔任了幾乎所有的政府高官,但就是沒擔任過日本首相。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河野洋平屬於「親華派「。主張中日友好。河野太郎是河野洋平的長子。現年56歲。
  • 老照片:大右翼分子的弟弟是少女偶像,60年前日本就有了「艦娘」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日本老照片。這張拍攝於大正年代。大正夾在明治與昭和之間,是維新上升期與暴走作死期中間難得的一段悠閒時光,被稱為大正浪漫時代。從這照片可知,這些人還是很傳統的。但女人遮陽傘和男人的帽子,都是西洋產物,很時髦的物件。我們知道,日本有個大右翼分子,名叫石原慎太郎。
  • 由安倍晉三的家族政治傳奇講起,來挖一挖日本的近代政治
    提起鄰國日本的政治,一年一個首相似乎是常態——若由1945年8月算起的75年裡,第43任首相到今年剛剛當選的第99任首相菅義偉,平均每1.3年換一任首相,這顯然不是正常的政治狀態。相較之下,兩度當選、其中三次連任的安倍晉三可以說是日本政壇的奇蹟,他一個人擔任了接近九年的日本首相。安倍的弟弟岸信夫更是在哥哥辭職後,擔任了現在的日本防相。
  • 少年派:妙妙要有弟弟了,王勝男大肚照流出,弟弟名字很有深意
    導語:少年派:妙妙要有弟弟了,王勝男大肚照流出,弟弟名字很有深意!《少年派》中的主人公林妙妙跟絕大多數獨生子女一樣,應該在家中一直過著稱王稱霸的生活,不過林妙妙有一個非常強悍又愛管人的媽媽,導致林妙妙在王勝男的壓制下過得非常憋屈,好在林妙妙有一個事事為自己著想的爸爸,這樣的林妙妙才會在這一層比較安全的保護傘下快樂成長。
  • 留下政治遺產後,安倍立馬參拜了靖國神社,親弟弟成防衛相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安倍晉三(日本前首相)於9月19日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安倍晉自2013年12月參拜事件後首次參拜靖國神社。雖然安倍晉三已經辭去日本首相的職位,但其身份地位依舊不同,畢竟他為日本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日本歷上任期最久的首相,所以他在完成首相交接之後立即前往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行為有點耐人尋味。
  • 安倍會晤美軍司令 稱朝鮮射星威脅日本挑戰美國
    2月16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在官邸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左)會談。【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16日在首相官邸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舉行會談,針對朝鮮以遠程彈道飛彈技術發射人造衛星的做法,雙方就加強美日合作達成了一致。
  • 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時隔37年迎來新門主
    6月6日上午,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新門主大谷光淳在京都市下京區的西本願寺內繼承法統(共同社)【共同社6月6日電】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6日在本山西本願寺(位於京都市下京區)舉行「法統繼承儀式」,時隔37年迎來新門主。全國的僧侶及門徒約八千人列席了儀式。
  • 他是日本天皇裕仁的親弟弟,生前這三句話句句深得中國人心
    他出生於1915年,是臭名昭著裕仁天皇的親弟弟,與哥哥裕仁的狂熱好戰之心截然不同,他堅持反戰思想,他曾說三句關於中國的話,字字如針刺入裕仁的心,三笠宮雖然也在侵華日軍中工作過,但是,他可以算是日軍裡屈指可數的反戰派和平派。
  • 自己輟學當牛郎後,讓弟弟也退學?「日本第一牛郎」的真面目藏不住了
    最近,「日本第一牛郎」又火了一把 。 對,就是那個考上日本高等學府東京大學後輟學做牛郎,3小時就能讓女人為他豪擲1000萬日元(約60萬RMB),年僅27歲年收入就高達3億日元(約2000萬RMB)的那個羅蘭 。
  • 日本天皇弟弟成為第一皇位繼承人,這對日本有何影響?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泰國民眾因為拉瑪十世花天酒地,不關心底層人死活而爆發大規模抗議之際,日本皇室也發生了新變化。 據海外網消息稱,11月8日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成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 ​新感覺派(考研筆記137)
    由於他們直接受到日本的新感覺派的影響,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新感覺派小說家。文史知識浩瀚如煙,難以周全,下文中如有差錯,請來函指正,願與同道中人共同進步。  一、說在前面的話: 1、這是一個學生寫的考研複習筆記,是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摘錄、記錄,還有一點兒自己的隨想隨感。文中所錄的參考答題,也只是參考。
  • 日本培養「知日派」撬動美國 編織細密關係網
    今年8月,日本外務省提出總額達7568億日元 (約合人民幣405億元)的2016年度預算申請。有分析稱,在海外培養配合日本的「知日派」是其中重要一環。日本通常採取哪些方式培養「知日派」?它想實現什麼目標?《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究。有日本問題專家表示,日本是一個很講人脈的國家,對其培養「知日派」,中方須重視和研究。
  • 弟弟虎視眈眈 妻兒也不省心 即將繼位的日本皇太子很「心累」
    據悉,日本現任天皇明仁天皇的退位時間確定為2019年4月30日,德仁皇太子將於2019年5月1日即位。昨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設想在新天皇2019年5月1日即位的一個月之前,公布新年號。
  • 自己輟學當牛郎後,讓弟弟也退學?「日本第一牛郎」的真面目藏不住了……
    最近,「日本第一牛郎」又火了一把 。
  • 日本皇宮舉行儀式 宣告天皇弟弟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海外網11月8日電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皇宮舉行「立皇嗣宣明儀式」,正式宣告現任天皇的弟弟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第一皇位繼承人。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天,日本天皇德仁正式向國內外宣布了秋筱宮文仁親王為「皇嗣」的地位,而秋筱宮的長子悠仁則成為第二皇位繼承人。
  • 自由繪畫丨具體派:日本戰後的前衛藝術
    具體派對新方法與新媒材的探索欲望與紐約抽象表現主義在1950 年代初的探索是並行的,而且他們的藝術行為早於阿倫· 卡普羅(Allan Kaprow)的「偶發藝術」,具體派藝術實驗的內核,正如吉原治良在《具體派宣言》當中所說:「當物質完好無損,表露出自身特性時,就開始述說故事,甚至吶喊出聲。」
  • 最後的皇弟,流轉的王妃,溥儀弟弟和日本女人嵯峨浩的傳奇姻緣
    當年9月15日,《日滿議定書》將東北一切權利全「送」給了日本。什麼東北駐軍、東北經濟命脈的掌控、偽滿國幣的發行等,都受日本指揮。  1934年「偽滿」國體改革,改為帝制,執政溥儀稱皇帝,親弟弟溥傑也就成了皇弟。雖然國家是帝制,大清好像光復了,但實際一切事務還要聽日本顧問的,日本人還佔據了一切機要官職,「偽滿」空有獨立國家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