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高校」,最強的超越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為亞洲第一

2020-12-27 百家號

從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38年的民國時期,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新式教育,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在中華大地層出不窮。各種大學也紛紛建起,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民國時期的四所名校。

第四名: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前身為1897年在浙江杭州成立的求是學院,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更名為浙江高等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下設文理、工、農三個學院。1950年,「國立」二字被去掉,成為了浙江大學。

中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曾在1936年-1949年期間擔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此期間,由於抗戰爆發,浙大曾西遷至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並在此地堅持辦學七年之久。在此期間,浙江大學聚集了像竺可楨、蘇步青、陳建功、王淦昌、盧鶴紱、束星北、談家楨、貝時璋等一批在國內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巨人;並培養出了像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谷超豪和程開甲。成為了中華民國最高學府之一,浙江大學也迎來了其百年建校的第一個黃金髮展期,也是其最輝煌的時期,截止到1948年,浙江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了擁有理、工、農、醫、文、法、師範7個學院、25個系、9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的綜合性大學。

 第三名: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可以說和民國同時期的,前身為1911年建立的清華學堂,1912年更名為清清華學生組織演講、會見公使、致電巴黎和會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49年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華大學」。

百年清華,歷經滄桑,並始終擔負著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從建校不久的「五四運動」,清華學生組織演講、會見公使、致電巴黎和會,舉行「國恥紀念會」,焚燒校內日貨,到抗戰時期的雲南昆明,行程全程3200多裡,其中徒步2600多裡,歷時68天,橫穿湘黔滇三省,完成了世界教育史上罕見的一次「長徵」。不斷地踐行著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

在此期間,清華的師資力量也空前雄厚,聘請了聘請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導師和。蔣廷黻,張奚若、蕭公權,馮友蘭、張子高等幾十位著名教授,其中,梅貽琦先生也在1931-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奠定了清華的風骨,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 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

 第二名: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中學歷史書上我們就對其有所了解。始發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

北京大學,可以說是民國一所特殊的院校,因為其最初還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可以說,談民國歷史,就不得不談北大,太多的歷史與他息息相關。1916年-192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擔任北大校長,被視為北京大學校史上的一段輝煌期,奠定了北大「學術」與「自由」之分。他聘請了一大批年輕人擔任北大教授,聘請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等到校任教。其中,葉公超先生在擔任北大教授時年僅23歲,真的是讓我輩汗顏啊。

第一名: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這所學校在歷史上存在的很短,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但是其實力卻讓人不容忽視。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政府1927年在大陸設立、1949年更名國立南京大學的中央大學。

學校曾聘請了許多名師來校任教,如梁希、柳詒徵、高濟宇、常導直、徐悲鴻、宗白華、馬寅初、金善寶、張鈺哲、童第周、曾昭掄、蔡旭、李學清、歐陽翥、徐志摩、厲麟似、聞一多、張大千、張奚若、羅宗洛、趙忠堯及居裡夫人為中國培養的唯一一位研究生施士元等名師來中央大學任教。在1941年和1943年教育部兩次遴選出"聲譽卓著,具有特殊貢獻"的"部聘教授"共45人,其中,國立中央大學入選12人,超過其總數的四分之一。其教育經費,相當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四校的總和。學校共設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8學院,是全國學科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同時也是南京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唯一設有7個以上學院的大學。

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可以說是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是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大、清華都與其有很大的差距,就是後期由清華北大南開聯合舉辦的西南聯合大學也略有不及。在1948年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超越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排名為世界第十,位列亞洲第一。很可惜在解放後被拆分為好些大學,其光輝也就不再為人們所知了。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18年前的日本東京帝國大學
    1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其國內有一類大學,名為帝國大學。建立在東京及其它主要城市。(這是東京帝國大學的赤門)。2日本投降後,以美國為主導的盟軍,對這些大學進行了改造,首先是把校名的帝國二字去掉了。之後,又進行了教職追放,也就是說,大學裡那些持軍國主義立場的教師,都會被剝奪教職。
  • 【日本大學】亞洲第一學府~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著名國立綜合性大學,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作為日本最高學術殿堂和七所舊帝國大學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位於大學世界排名第26位,亞洲排名第一位。東京大學誕生於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併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制大學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
  • 中國清華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
    在最新出爐的泰晤士全球大學排行榜上,中國的清華大學超越日本東京大學位列亞洲第一,那麼清華大學是不是已經超越東京大學了呢?日本東京大學創立於1877年,是亞洲第一所西式大學,也是日本第一所國立大學,還是日本第一所帝國大學;曾名日本東京帝國大學,1947年9月更名為東京大學,直至今日!
  • 它曾打敗東京大學成亞洲第一,現在學科排名全國第17
    9月26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了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高校表現亮眼,清華大學與去年相比上升8位,排名第22,同時超越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中國高校按照現有評比方法首次位列亞洲第一
  • 亞洲最強高校,東京大學2020年各學部、學科最全學費一覽
    木葉日本:專注於日本社會、文化的介紹以及日語學習的專業頭條號,敬請關注哦>截至2018年,東大培養了包括11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無可比擬。
  • 大學百科:這所中國名校,民國時期亞洲第一,今跌出世界前百名
    說到江蘇的教育,不得不提及一所高校——南京大學,它位於江蘇南京。民國時期排名亞洲第一,躋身世界前五十,在國際上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當時在全國實行大學區制改革。國立中南大學與河海工科大學等9所公學合併,合併後在當時的首府南京組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一年後改名為江蘇大學、三個月後又被國民政府行政院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自此南京大學出現雛形。
  •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一種觀點認為,民國時期,一流高校為私立的教會大學,二流高校為國立大學,三流高校為民族的私立大學。
  • 亞洲哪所大學實力最強?不是清華、北大,也不是韓國、日本的大學
    一般來說,人口比較多、綜合國力比較強的大國更容易產生世界性的高水平大學,比如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大學幾乎都是美國和英國的高校,而小國的大學排名一般都很低。如果問亞洲哪所大學實力最強?很多人會想到我國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韓國、日本的頂尖大學,因為在亞洲,中國、日本、韓國都是經濟實力很強的大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也很大。但是,亞洲實力最強的大學卻並不在中國、日本、韓國,而是位於一個人口不到600萬的小國。那麼,亞洲最強的大學到底是哪一所呢?中國、日本、韓國的頂尖大學在亞洲處於怎樣的水平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中國曾經最牛的大學,力壓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如今已跌下「神壇」
    如今我國正在朝著教育強國的目標奮進,這意味著高等教育水平將會有巨大的提升,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世紀前半葉高等教育百家爭鳴的盛況,在此期間大部分高校實力都十分強悍,競爭激烈,甚至出現了一所居亞洲第一的高水平綜合大學,其各個學科水平也都十分頂尖,但隨著院系調整的開始就逐漸走下了「神壇」
  • 清華大學真的超越東京大學了嗎?數據揭示真相!
    最近,《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了全球最新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一舉超越曾經的亞洲霸主東京大學,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那麼清華大學真的超越東京大學了嗎?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簡稱「東大」,創建於1877年,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曾更名「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二戰後正式更名為「東京大學」,是一所世界性的研究型大學,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 日本理工科大學VS民國的教育學府,誰才是亞洲NO.1
    很多人將民國看成中國高等教育的黃金時期,經常喊出亞洲第一xxx等口號,這種口號實際上是一種自我陶醉而已,中國以外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全部被忽略不計,想當然的自我陶醉。日本最優秀的大學總結一下就是七所舊帝國大學(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九州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現在人們還習慣加上筑波科技大學大學。
  • 和東京大學比肩,它是日本商科最強院校—一橋大學!
    在前幾期裡,前程君為大家介紹了一些日本著名的國公立大學,以及日本最強理科院校—東京工業大學,都是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今天前程君要介紹的是日本最強商科院校—一橋大學,沒有之一。一橋大學,簡稱「一橋」,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國立市一所著名的國立大學,也是「舊帝一工神」之中的一員。「舊帝一工神」是日本頂尖國立大學集團的合稱,指的是日本僅有的七所舊制帝國大學以及一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它們代表了日本國立大學的最高水準。
  • 民國時高校排名揭秘:有些已消失,有些傳承至今,有一所亞洲第一
    民國時期有許多優秀的大學,隨著後來的社會變遷,有些大學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還有些大學傳承至今,但好多也已物是人非,在其中有一所不得不說的大學那便是「國立中央大學」,那時,國立中央黨校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
  • 亞洲的這三所「東大」,其中一所是世界級的大學,位列亞洲第一
    我國現在已有2900多所高校,難免會有幾所大學的簡稱是一樣的,就會被人誤會。但是亞洲的這三所「東大」,其中一所是世界級的大學,位列亞洲第一,享譽全球。這三所東大就是東京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簡稱東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東京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大學,是日本的最高學術殿堂。東京大學誕生於1877年,在明治維新期間所建立,是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產生的,東大在日本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性地位。
  • 民國五大高校,與牛津耶魯相提並論,到現在都怎麼樣了?
    民國年間有五大名校的說法,這五所知名高校分別是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和國立浙江大學。很令人意外的是,之所以演變成了人們所說的「民國四大高校」主要原因是抗日戰爭時期,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所學校在雲南昆明重建,叫做西南聯大。
  • 當年的「民國四大名校」成了現在的它們,你都知道嗎?
    當年的「民國四大名校」成了現在的它們,你都知道嗎?具體是這些——民國四大名校,指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四所著名高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辦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但在抗戰後期,也有「國立五大名校」的說法,即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
  • 培養了16位日本首相的東京大學,與國內大學有什麼不同?
    東京大學現在是日本最高的學府,建校至今已經142年,作為日本毫無疑問的第一,東京大學的優秀從一百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當時日本7所帝國大學,東京大學為首。中國的大學,第一就屬於清華大學了,這兩個學校,哪個強?
  • 外媒:東京大學丟「亞洲第一」 落後於中國北大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全球大學百強前10名:加州理工學院(美國)、牛津大學(英國)、史丹福大學(美國)、劍橋大學(英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瑞士)、芝加哥大學(美國)。
  • 日本7所帝國大學,留學首選!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200中,日本一共有10所高校躋身其中,包括了七所帝國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私立雙雄的早稻田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再看往年榜單,總是少不了七所帝國大學的身影,這7所大學都是誰?究竟有什麼優勢能夠一直位於世界的領先地位呢?
  • 曾經亞洲水平最高的大學,拆分成的19個高校如今實力依然強大
    雖然還算不上世界名校,但是在亞洲還是很厲害的,僅次於新加坡的國立中央大學。但是在民國的時候,亞洲第一高校的榮譽是中國的。這所高校不是清華大學不是北京大學,也不是短暫存在但辦學質量最高的西南聯大,而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政府1927年在大陸設立、1949年更名國立南京大學的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