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居民樓旁養蜜蜂該怎麼辦?該保護還是驅離?

2020-12-20 蜂部落

導讀:隨著網絡的不斷開放,很多朋友獲得養蜂技術的渠道越來越簡單,加上蜂蜜市場混亂,很多朋友就算花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好的蜂蜜,於是很多居住在城市的朋友也開始了自給自足的吃蜜模式,城市裡湧現出一些養蜂人。由於城市房屋密集,很多養蜂人只能在居民樓旁養殖蜜蜂。那麼這種養殖方式是否可行呢?在養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作為小區居民又如何保護自己呢?

一、居民樓旁適合養蜂嗎?

其實在蜂部落看來,居民樓旁養蜂還是有一定的限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避光太難由於靠近居民樓,往往當地燈光比較多,一般都是夜間如同白晝,造成大量蜜蜂衝撞軍民樓燈光以及路燈,最後造成大量蜜蜂圍著燈光死亡或者在居民窗戶玻璃上死亡,這是在居民樓旁養蜂的一大弊端。

第二:汙染環境或許很多朋友看起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但是蜜蜂有一個習性,喜歡在白色的布料上排洩,尤其是白色的床單或者衣物之類的,晾曬的時候往往會引來蜜蜂排便,最後好好的衣服被弄髒。

第三:靠近公路阻擋蜜蜂採蜜蜂路蜜蜂是需要採蜜的,如果我們的蜂門正對公園之類的還好一點,如果是正對公路,蜜蜂出行的時候容易被車輛撞死,對於我們養蜂來說也是極其不利的。當然,如果能夠正對一個小公園,小公園的蜜源也充足,少用農藥,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遇見有人在居民樓旁養蜂怎麼辦?

第一:與養蜂人溝通如果養蜂人的蜜蜂已經危害到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找養蜂人進行溝通,一般養蜂人都是好溝通的,畢竟是自己無理,比如蜜蜂蜇傷了小孩、蜜蜂糞便汙染了衣物等,只要我們找養蜂人協商,讓其搬離,一般都不會存在問題。

第二:協商未果從哪裡投訴?如果我們與養蜂人協商沒有達成一致,我們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應,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如果是本小區的居民養殖,可以向物管管理處進行反應,要求養蜂人搬離蜂群。如果不在小區物管管理範圍內,可以通過向當地的城管部門反應,讓城管相關部門要求其搬離。

三、關於有人在小區旁養蜂的一點建議

一般蜜蜂還是比較溫馴的,如果對我們的生活沒有造成什麼汙染,也沒有什麼危害,僅僅是一些小區居民的一種業餘項目,儘量不要去打擾,在居民樓下有養蜂人對於孩子來說也算是一種學習素材。當然,如果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是必須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城牆根 有人養了60箱蜜蜂
    而讓人意外的是,在西安順城東巷南段就有人在這裡養蜂。城市裡養蜂,有人覺得這樣可以回歸大自然,挺愜意。也有人憂心忡忡,擔心蜜蜂蜇傷人。擔心蜜蜂溜進房順城東巷居民不敢開窗李先生家住順城東巷一小區,平日裡有個愛好就是喜歡花花草草,他家陽臺上擺放著各種花卉。
  • 男子小區外養幾十箱蜜蜂 居民被蜂蜇常受騷擾
    春暖花開,蜜蜂在花叢中忙碌,這一幅景象想想就美好,然而友聯二村多幢樓的居民卻因蜜蜂而煩惱。說起來,這一煩惱已經持續了三四年時間,有人在小區圍牆外養了幾十箱蜜蜂,小區裡長期有蜜蜂四處亂飛,不但時常蜇傷人,還老躲進陽臺上曬著的被子和衣物中「搗亂」。對於這一群鄰居,居民們時常覺得頭皮發麻。求助小區圍牆外的蜜蜂蜇傷人三四年前,友聯二村旁來了一位養蜂人,將蜂箱放在圍牆外的空地上,從此蜜蜂與小區居民做了「鄰居」,讓大家叫苦不迭。
  • 窗臺上養蜜蜂,鄰居多次勸阻無果,小區居民:我們已準備好殺蟲劑
    我們都知道蜜蜂這種昆蟲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如果不小心被蜇了一下,那麼需要好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據某小區的居民反映,小區裡有人養蜜蜂,導致他們連窗戶都不敢開,不少人被蜇過。小區的居民表示,蜂箱在4樓,這戶人家的窗臺上有4個蜂箱,離近了就能看到不少蜜蜂正圍著蜂箱在打轉。
  • 溫州鬧市區有人養了20萬隻蜜蜂,周邊居民慘了
    他說,鄰居們跟養蜜蜂的老伯溝通多次,但老伯堅持要養,大家每天過得提心弔膽。住戶:凌晨2點還在家裡抓蜜蜂7月13日,記者來到鹿城區五馬街道打繩巷,發現31號店鋪二樓陽臺上的幾個箱子周圍有蜂群在飛舞,一樓有位頭髮花白的何老伯在賣蜂蜜。
  • 誰家的蜜蜂髒了我的衣服?這6箱蜜蜂害苦了居民
    「元旦天氣好,我們把衣服曬到陽臺外面,總共20件衣服,18件衣服上都有蜜蜂拉的黃色的屎塊,我媳婦都快哭了,你說這算什麼事情呀。」  「咳——」陳大伯咳嗽了一聲,順了口氣,「往這邊走,坐電梯上去。我們家住在小區4幢9樓,旁邊花園有人養了6箱蜜蜂,一出太陽,蜜蜂就飛到我們樓上四處拉屎,可鬱悶了。」  說話間,電梯到了9樓,陳大伯拿出鑰匙開門。
  • 每天上百隻蜜蜂在屋裡「亂舞」 居民:快崩潰了
    9月7日,朝陽區望花路東裡4號樓居民石女士向北京日報客戶端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該樓2層與3層之間的牆縫裡有一處蜂巢,每天都有大量蜜蜂「傾巢而出」,順著3層的縫隙往屋裡鑽。群蜂亂舞,大人孩子不堪其擾,一位八旬老人更是被蜜蜂蜇傷了。這群「不速之客」從今年7月開始集中出現,如今情況愈演愈烈。
  • 居民樓下養蜜蜂 職能部門遭遇管轄空白
    四川新聞網消息       (本網實習記者 張舒) 一樓的居民在自家花園圈養蜜蜂,使得周圍的住戶苦不堪言,這兩天更是出現有小朋友和老人家被蟄的現象。4月22號上午,四川新聞網記者聞訊後趕到成都牧電路了解情況。
  • 女鄰居陽臺上養蜜蜂 男子家險些變蜂窩
    郭先生展示飛到他家裡的不速之客  郭先生望著對面鄰居家的蜂箱一籌莫展  女鄰居陽臺上養蜜蜂  成群的蜜蜂嗡嗡亂飛,蓋住了燈罩,客廳的光線都暗淡下來,茶几、風扇、電視上……密密麻麻的蜜蜂讓郭先生頭皮發麻
  • 高層買20樓後悔了,該怎麼辦?
    高層買20樓後悔死了,我該怎麼辦啊答|百度派 @曾一鳴高層買20樓後悔了,買都買下來了,後悔也沒用。房子買高層還是低層好?都是各有利弊,沒用絕對的答案,因人而異。我們要權衡利弊,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購買房子。購買高層的好處是光線普遍較好,採光明亮,因為現在樓盤的房子布置太過緊湊,樓間距太小,導致低層樓房採光普遍不是太好。
  • 洗完的衣服上全是黃色便便 神秘蜜蜂害苦了居民
    「元旦天氣好,我們把衣服曬到陽臺外面,總共20件衣服,18件衣服上都有蜜蜂拉的黃色的屎塊,我媳婦都快哭了,你說這算什麼事情呀。」「咳——」陳大伯咳嗽了一聲,順了口氣,「往這邊走,坐電梯上去。我們家住在小區4幢9樓,旁邊花園有人養了6箱蜜蜂,一出太陽,蜜蜂就飛到我們樓上四處拉屎,可鬱悶了。」說話間,電梯到了9樓,陳大伯拿出鑰匙開門。「哎喲,記者同志來了。」
  • 老人小區內養蜂,幼兒園邊都設有蜂箱,有蜜蜂被居民毒死
    本報長沙訊近日,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坡街道沙裡平小區的業主反映,有人在小區內養了50多箱蜜蜂,小區常有人被蜇。養蜂人是一名羅姓老人,他和他的家屬堅稱,蜜蜂並不會咬人,對於一些傷痛蜇一下還有療效。目前,嶽麓區望城坡街道辦事處已經介入,並責令老人限期將蜂箱搬走。
  • 萬隻蜜蜂湧進居民家築巢 嚇得主人逃出臥室(圖)
    萬隻蜜蜂襲來 嚇得主人逃出臥室(圖)  蜜蜂湧進白市驛一居民家築巢全家人徹夜未眠 養蜂人用鹽水草帽半小時降服蜜蜂  本報訊(記者 龍淼)「嗡嗡嗡!」前日下午,白市驛農貿市場程先生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萬餘只蜜蜂在他家衣櫃裡築巢,嚇得一家人整夜沒敢合眼。折騰一宿後,程先生請來養蜂高人幫忙治蜂。昨日,養蜂人使出妙招,僅用一頂草帽和一碗鹽水,半小時內便將萬隻蜜蜂全部降服。  萬餘蜜蜂 逼主人讓出臥室  程先生家在4樓。
  • 老樓加裝電梯,一樓住戶卻極力反對,該怎麼辦?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三樓以上的居民肯定是一種好事情,以後上下樓更方便了、房價還能有所增值,可對居住在底層,尤其是一樓的住戶來說,加裝電梯未必是一個好消息!居住在5樓的一老頭夜裡突然發病,打了120、急救車來了之後,發現擔架根本上不去。只好讓子女將老頭從5樓一層一層背下來,很是耽誤功夫。幸好老人只是小中風,手術之後,問題並不大。因此,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確是有必要的。加裝電梯,會有損一二樓住戶的利益很多4、5、6樓居民無法理解,加裝電梯本來是件好事,方便他人、也不影響自己,為何一二樓居民會極力反對呢!
  • 鄰居養蜂害苦小區居民 煙燻殺蟲劑猛噴沒用(圖)
    小區裡,深受蜜蜂困擾的遠不止李女士一家,還包括靠近車棚一側,1至5層樓的不少居民。  「尤其是晚上,燈一亮起來,蜜蜂就飛進屋,嗡嗡亂竄,太嚇人了。」居民王先生說。  人蜂大戰  煙燻殺蟲劑猛噴 還是趕不走蜜蜂  「這些蜜蜂起碼養了3年。」
  • 腳手架鏽跡斑斑、雜草叢生…幼兒園旁爛尾樓危機四伏
    幼兒園旁爛尾樓危機四伏爛尾樓存在安全隱患,影響附近幼兒園日常教學。在位於市區北一路的興賓區第二幼兒園旁,三棟爛尾樓存在安全隱患,曾有木板從高處掉落,讓人心驚膽戰。記者走訪發現,這幾棟爛尾樓停工已久,不僅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還給附近居民帶來諸多不便。附近居民:爛尾樓安全隱患大6月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三棟爛尾樓緊挨著市人民公園、居民樓和興賓區第二幼兒園,樓房被鐵皮圍擋,路邊已長滿雜草,高約6米的腳手架鏽跡斑斑,位於街道邊的「恆通·公園天街」營銷中心已人去樓空。
  • 未來豬場:英國一個豬場養了100萬隻蜜蜂
    英國一對兄弟,馬克和保羅·海沃德,把自己33英畝的豬場變成了花園,還養了100萬隻蜜蜂。豬只散養其中,漫步花間自由休憩採食。 該項目被稱作「百萬蜜蜂計劃」,他們於4年前啟動,致力於實現更加環境友好和可持續性的養豬生產。
  • 網貸做的太多,徵信花了該怎麼辦?又該怎麼養?
    現在的社會身上有網貸的人越來越多,像花唄、借唄大家都是非常熟知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逛超市、網店也經常用到,確實非常方便,不過,這些網貸在給人們方便的同時同樣的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後代,那就是網貸做的太多,個人的徵信也就花掉了,想在申請貸款就很困難了,下面就為大家徵信花掉之後我們該怎麼辦
  • 警告驅離!
    警告驅離!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
  • 傳統養蜜蜂,想人工分蜂又想更換蜂王怎麼辦?實踐操作經驗分享
    許多山裡的養蜂人,還是採用最原始的木桶養蜜蜂,採用木桶來養蜜蜂,大多是粗放管理讓蜜蜂自生自滅,一年只割一到兩次的蜜蜂。隨著活框養蜂技術的推廣,山裡也有一部分養蜂人,放棄木桶養蜂法,改用活框養蜂法。不過由於受傳統養蜂法,產高品質原生態蜂蜜口號的影響,許多業餘養蜂人還是一直採用木桶來養蜜蜂,前幾天就有一位木桶養蜂的蜂友,打電話詢問閩南蜂哥,如何給木桶裡的蜂群分蜂,同時更換蜂王。其實木桶養蜂法人工分蜂和更換蜂王,是極其難操作的問題。
  • 朝陽這個小區每天上百隻蜜蜂屋裡鑽,砸開牆居民驚呼
    朝陽區望花路東裡4號樓發生了一件怪事,每天都會有成群的蜜蜂「湧」進居民家中,每天一早看著陽臺、臥室裡的上百隻蜜蜂,居民真是發愁。經初步判斷,蜂巢位於該樓牆壁裂紋內部,但具體位置不明給處理帶來了難度。屬地街道辦事處、小區物業及消防部門對該樓牆面多處細小裂紋進行了封堵,發現效果不明顯。至9月11日下午,這事終於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