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三學生撕卷子拋灑解壓」「高三學生抓魚解壓」等與高考有關的話題,頻上熱搜。2019年高考僅剩最後幾天,考前心理壓力大、緊張怎麼辦?考前一周如何調節有助保持最佳臨考狀態?萬家熱線特邀合肥一中執教高三的一線資深教師,分享考前心態調整的經驗和方法,助力考生踢好「臨門一腳」。
合肥一中高三語文教研組組長張培培:
家長首先要過心理關,不能過度緊張,更不能把消極情緒傳遞給孩子,要多鼓勵,相信自己的孩子。考生也要相信自己經過高三一年的複習,功到自然成,正常發揮即可。
合肥一中高三數學教研組副組長馬曉駿:
考生要注意考前和考試過程中的心態調整。
第一,優化調整,同伴互助。注意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不打疲勞戰,要適度運動減壓,但不要做激烈運動,以散步為最好;要積極向老師請教,老師既可以解決同學們知識上的疑問,同時也是最好的心理調節師;父母則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工作;同學之間要互相激勵,笑迎高考。
第二,積極暗示,我一定行。高考試卷和答題卡發到手中之後,先要通覽全卷,看看有沒有錯印和漏印的地方,等待答題鈴聲開始之前的一兩分鐘,一般建議考生看看選考題該選哪一題。
答題後,若試卷較難,則要冷靜審題,尋找解題突破口,記住——我難人難不畏難。
如果試卷比較簡單,則更需要細心計算,防止粗心或者思考不全、答題不規範造成的錯誤,記得:我易人易不大意。
合肥一中高三英語教研組組長張莉:
保持內心的平和,保持良好的心態,考生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同時,相信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合肥一中數學教研組長,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段明貴:
建議考生將2011年至2018年的高考真題好好做一遍,有很多「似曾相識」的數學題目,解題方法也差不多,「好好做一做,一定會有驚喜的收穫」。自信比什麼都重要。
合肥一中高三政治教研組組長張榮才:
三模以後,有的考生會出現焦躁的心理,感覺老師講的這個知識點不知道,那個也不清楚,就很緊張。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這種暫時性「遺忘」,往往是考生緊張導致。當遇到其他的知識點提醒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想起來。
因此,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是最重要的,高考的結果雖然不可預測,但考生可以把握當下,在考前努力做到更好,相信結果就不會差。
合肥一中物理高級教師孫金旺:
現在家長都很重視高考,但大多都是從高考的重要性、社會性和現實角度去思考,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倡導家長應該多關注下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去逼孩子應該要考多少分或者要考哪一所大學。
有些家長其實比孩子更需要調整心態。適度的緊張沒有危害,但是緊張過頭就會有影響。真正高品質的陪伴,是平和自己的心態,高考就是把平時的實力展現出來就好。
合肥一中化學高級教師楊延光:
家長做好後勤服務的同時更要做孩子情緒的「壓艙石」。
考生應該根據歷次聯考模擬考了解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大局已定,不要對高考發揮抱過高的期望,穩定心態,人難我難,我不畏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這樣消除過度焦慮與緊張,盡力去做,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績。
合肥一中地理高級教師,教研組長孫文:
高考時心態是很重要的,考生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複習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考生的心態,特別是自信度。
希望考生們在這段時間能夠採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等方法來調整狀態,以此來突破心理上的學習高度極限,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使自己每天都保持一種燃燒的學習激情和充滿自信的學習狀態,這樣會大大優化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考生也要學會自我調適,保持健康。適度的體育運動,一方面可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另一方面也能通過運動來放鬆大腦,緩解緊張和疲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另外,「低目標高要求」也能大大降低焦慮的情緒。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並認真落實,清楚後期複習要做什麼、如何做,每天進步一點點。
合肥一中生物老師、班主任尚啟亮:
考前及高考期間,家長要做好後勤服務工作,飲食上要清淡,忌油膩,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脾氣,跟孩子保持良好互動,「不用刻意改變什麼,比如強調安靜或準備一頓豐盛的佳餚,保持跟平常一樣就好。」
另外,適度緊張不是壞事,但過度緊張就不好了,考生可以通過運動、品嘗美食等方法來轉移不安的情緒。記住,所有科目考完前一定不要對答案,以免影響考試發揮。
推薦閱讀:
實用!安徽省高考研究專家支招考前壓力疏導 吃不好睡不著就用這招
端午將至安徽省消保委發布消費提示 選購粽子首重「安全」
高考期間合肥輕微交通違法或不被處罰 6月8日下午部分路段將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