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高考還剩39天,越臨近高考,考生心態可能越容易大幅度波動,每年高考的時候為什麼會有一些平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考生落榜,又為什麼會有一些「黑馬」衝出重圍,這其中心理狀態佔了絕大部分的原因。高考是智慧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較量。調節好心態,高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對於全體考生來說,調整心態要重點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調整好複習的方法。不要耗費時間做大塊成套的試題,因為這時候自己掌握的知識就像臨近飽和的溶液,不可能會有太多的增加。應該多做一些提綱挈領的工作,例如查看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和公式,看讀書筆記,翻閱以往的試卷,對前後知識進行穿線;要多熟悉歷年考試的題型;對重點知識做好查缺補漏等等。
第二,要選好複習的場所。自我備考最好的場所是教室,因為教室環境是自己最熟悉、最習慣的。同學們在一起複習,能有助於相互鼓勵,減輕壓力。
第三,要調整好生活節律。除了要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之外,還應該自覺地、有目的地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時間。不要晚上來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應該使頭腦清醒的時段出現在白天,這樣才能調整好、準備好臨考的精神狀態。
第四,要主動適應高考的氣氛。把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和要求,當作是一種動力;把學校和社會對高考的宣傳,當作是一種鞭策;把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和體貼當作是一種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種平靜之心、競爭之心和自信之心。
該如何有效緩解考前焦慮呢?
高考在即,不少高三學生不免感到緊張和焦慮,嚴重者整天憂心忡忡,甚至失眠難寢。這些症狀被稱作考前焦慮。該如何有效緩解考前焦慮呢?心理專家提出了以下五條建議。
第一,充分複習。過分焦慮主要是因為複習準備不充分,所以考前一定要全面、充分地進行功課複習。具體來說,要根據自己各科的基礎和學習現狀,有策略地複習;並認清自己的學習風格,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
第二,心理暗示。考試前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肯定性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第三。適當休息。適當休息可使心理壓力大大降低,壓力較大時,不要悶在心裡,找你信任的人傾述苦惱。
第四,保證睡眠。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不要超過10點鐘才睡覺。如果一時無法入睡,可躺床上先不要閉眼,什麼都不要去想,等情緒放鬆後,才自然地閉上眼睛。
第五,緩解焦慮。在考試前感到焦慮是,可想像一下:在加複習準備是的場景,教師宣布考試的場景,被第一道題難住是的場景,以及時間快到了、而我無法交卷時的場景等等,這樣,考試焦慮就會有所緩解。
保持良好的心態,在高考中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