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網友:好好學習,別浪!

2020-12-13 渴望飛翔的貓

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使用手機上網的人就越來越多了,甚至現在的小學生都是每人一部手機。

許多的中小學生食用智慧型手機更看重手機的娛樂功能,一有時間就玩遊戲,看視頻,甚至在上課的時候也會打遊戲,聊微信,QQ,耽誤學習,影響了課堂秩序。更有一些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搜索作業答案,不費出灰之力就能考出完美的成績,大大降低了學生自己的思考能力。

」抬頭不看黑板,低頭只玩手機!」已經成為了中小學生的常態,有的學校為了杜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行為,規定學生進入教室前必須上交手機統一保管,一旦發現有上課偷玩手機的就要銷毀,結果卻遭到學生家長的索賠!

所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西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貴溪市樟坪畲族鄉長雷燕琴便向大會提交了《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建議》,雷鄉長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各部門協調合作出臺相關文件,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時使用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錶在內的所有可以上網的通信設備!並建議如果有發現學生講上述設備帶進校園的,學校有權統一保管。

但是我覺得如果真的要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智能通訊設備的話,作為學校的話首先應該是要做好完善的安全保障,畢竟手機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聯繫到家人。如果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的話,萬一學生發生任何突發狀況,應該要怎麼保證第一時間得到妥善處理呢?

有網友調侃道:「禁止了好,這樣打王者的時候就能避免神坑隊友了!」「小學生還是好好學習吧,別浪!」「以後老師也不可以在群裡面布置作業了!」

對此,你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一起討論!謝謝瀏覽。

相關焦點

  • 校園「低頭族」愈演愈烈 人大代表建議規範手機管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6時訊(記者 闕影)「抬頭不看黑板,低頭只顧手機。」隨著智慧型手機在中小學生群體中的廣泛普及,已經擾亂到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存在諸多弊病。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麗華提出了《關於規範管理中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建議》。
  • 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建議你挺嗎?歐洲多國已實行!
    如何減少手機等電子產品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幹擾?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建議,儘快立法禁止16歲以下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義大利是歐洲第一個禁止學生上課時使用手機的國家,早在2007年就頒布了一道全國禁令,一旦發現學生在校違規使用手機,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校方可視情節輕重,對學生處以沒收手機或取消期末考試資格等懲罰。
  • 重視低齡學生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問題
    縣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倡議重視低齡學生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問題       本報訊(記者 黃蓉萍)昨日下午,在縣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全體代表發出倡議,重視低齡學生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問題。
  • 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管用嗎?
    一篇政協委員提議的報導在網上引發熱議——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管用嗎?「應儘快立法禁止16歲以下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更不允許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近日,一篇政協委員提出建議的報導在網上炸開了鍋!關於青少年玩手機的危害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話題源自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提交的《關於立法禁止16歲以下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建議》。趙志忠認為,智慧型手機進校園與網吧進校園無異,導致很多中小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電子小說、網絡社交等,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學習效果極差。
  • 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真的禁得住嗎?
    學生使用手機是需要管控的,但是不是可以完全一刀切,DV君覺得還有待商榷。 首先,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手機還是無法阻止一些「下有對策」的出現,學生想玩手機還是會想盡千方百計,與學校鬥智鬥勇,可能還會導致一些師生矛盾,給學生和老師都帶來一定的壓力。
  • 人大代表建議屏蔽囧等網絡不良用語遭反對
    中新網廣州3月10日電 (吳敏平 謝平江程景偉)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總經理沈長富建議網路遊戲分時段開放,並屏蔽網絡不良用語,如「3Q」(ThankYou)、bt(變態),還有「囧」、「槑」等生造字,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上網氛圍。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建議,大部分網友顯然並不買帳,呈現出一邊倒的反對趨勢。
  • 法將禁止初中以下學生使用手機
    據外媒報導,法國國民議會7月30日表決通過了一項關於禁止3歲至15歲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正式生效,但不少民眾對新規能否落實表示懷疑。時隔8年再頒「新」規按照新規,在校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均不得使用手機,除非出於教學目的,或是殘疾兒童的特別需要。高中學生可自願執行全部或部分禁令。除手機外,新法案還禁止使用包括平板電腦和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你怎麼看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孫偉則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孫偉認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網友意見一邊倒,俞敏洪忍不住了……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網友意見一邊倒,俞敏洪忍不住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6 22:34:21
  • 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生產銷售電子菸 存在潛在重大健康安全隱患
    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生產銷售電子菸 存在潛在重大健康安全隱患 2020-05-24 08:06: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建議逐步禁止生產銷售電子菸】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建言,隨著電子菸逐漸成為危害公共健康和汙染環境的新源頭,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來源:聯商網2020-05-23 19:20聯商網消息: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建議,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 人大代表張大勇建議禁止或控制穿山甲鱗片入藥
    幾十種含穿山甲鱗片中成藥合法銷售 全國人大代表張大勇建議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不久前,廣西「官員請吃穿山甲」案件引發輿論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研究所所長張大勇昨日表示,如果繼續捕殺,穿山甲將會滅絕。
  • 禁止學生帶手機!新學期,別讓手機偷走孩子的夢想!
    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 禁止16歲以下學生用智慧型手機?是對孩子好,還是在剝奪自由?
    禁止16歲以下學生用智慧型手機?是對孩子好,還是在剝奪自由?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使用手機來進行付錢,也需要手機來聯繫我們的親朋好友,尤其是對於一些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
  • 不讓手機偷走大學夢,這個省立法禁止學生帶手機!
    很多學校是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但這個規定往往收效甚微,於是改成「可以帶手機進校園,但是不能帶進教學區」。這又有什麼區別呢?只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因為決心帶手機進校園的學生,就一定會把手機帶進教室。手機帶進教室,不但上課讓學生分心分神,甚至在考試作弊中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一言以蔽之,禁止手機進校園,何其難也!
  • 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原因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近日,一則微博熱搜引發眾議,標題是「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話題一出,「江湖」上立刻掀起一波血雨腥風!且不論內容到底是什麼,首先「單身女性」、「凍卵」、「人大代表」就已經足夠引人注目,很多連內容都沒看完就亂「噴」的人不在少數。有的網友因此質疑:女人為什麼不能夠掌握自己的「生育權」?,「為什麼男人可以凍精,女人不可凍卵?」
  • 法國初中課堂擬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引質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歐洲時報」9月1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教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凱近日稱,要在全國初中學校的課堂上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全國公立學校學生家長聯合會(PEEP)對這項措施的可行性表示懷疑。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明天起 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將正式實施!
  •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 網友意見一邊倒 俞敏洪忍不住了
    中考、高考,大學4、6級、研究生考試、職稱考試,現在連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一趨勢甚至滲透到了幼兒園。在今年的兩會上,又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到了英語教育。而且,他的建議非常直接:高考取消英語!據未來網3月4日報導,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80%的網友贊成!你呢?
    「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俞敏洪日前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什麼什麼?英語真的要退出我們的考試體系了嗎?您先別急,原來,這只是今年兩會期間一位全國人大代表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