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媽
1
一天,木娃指著地上一個被他踢翻的凳子大叫,媽媽,媽媽,你看那個凳子「四腳朝天」了,哈哈!
我從臥室走出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同時腦海裡浮現著四腳朝天這個成語。
對於我來說,四腳朝天這個詞,其實關聯著兒時一段難忘的記憶。
那是一個夏天,我和哥哥將一個大腳盆(其實就是澡盆),放在一個大大的黑輪胎上,再將它放進屋外的池塘裡。
然後哥哥坐在大腳盆裡,把它當成一隻小船,兩手當槳,在池塘裡不停地劃著。
突然「小船」失去了平衡,一下子翻了,哥哥掉進了池塘裡。
我不記得後來哥哥是怎麼上岸的,也不記得他掉進池塘裡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唯獨記得他翻船的樣子——四腳朝天。
我非常清楚地記得,後來我在一篇作文裡描述了這個情景,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我第一次用到了「四腳朝天」這個成語。
那時我大概八歲。
時光流轉,到了木娃這一代,五歲的他就能形象地使用這個成語。
當然,比木娃更早學到許多成語的孩子肯定有很多。
關於這些成語,我們並沒有刻意地教過他,他幾乎是靠自學的。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迷上了聽成語故事,每晚睡前必聽,在不知不覺中他就記住了守株待兔,南轅北轍,濫竽充數,四腳朝天……
他經常嘰裡咕嚕地說著那些我們都沒耐心聽的話,可是每次突然從他嘴裡冒出一個成語時,都驚得我和狼爸猛地抬頭,然後異口同聲地問,你從哪學來的這個成語呀?你知道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嗎?
然後他娓娓道來,將他聽到的成語故事複述給我們聽。
雖然不是一字不差,但也足以讓我們聽明白。如果換成是我們給他解釋這個成語,也不一定能解釋得這麼好。
2
時光倒流,回到木娃4歲時。
一天, 木娃放學後,他新交的好朋友小J和他的媽媽來我們家玩。
小J,就是我們眼中的牛娃。他和木娃同歲,那時已經識字好幾百,而木娃大字不識幾個。他能指著地球儀說出許多國家的名字,還能與大人談論歷史、古詩詞,木娃連地理是什麼都還不知道。
當他們回家後,我突然有一種失落感。我對狼爸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我覺得自己好失敗哦。
回想自己帶木娃那幾年,雖然也還經營著一個小網店,但無論是育兒還是工作,似乎沒有一樣能體現出我想展現的價值——兩頭都沒有抓好,育兒不優秀,工作也無起色。
在那之後,我的生活模式依舊沒有改變,但我開始騰出更多的時間去讀育兒書,也對木娃的學習有了些許重視。
我為他報了興趣班,為他買了英文繪本,點讀筆,辦了繪本借閱卡,更加重視他的閱讀……
這些都是我以前不重視的,那會兒我經常想的就是,只要他身體健康,性格好就行了。
所以對於木娃基本就是放養,即使比別的孩子晚半年去上幼兒園,我也毫不在意。
但我們不得不正視現實,他在許多方面的表現都比別人慢一步。
3
當我堅持與木娃一起學習後,最大的感觸就是,學齡前孩子的學習,並不是樣樣都像我心裡認為的那樣苦哈哈。
通過讀英文繪本,他能記住好些單詞;通過看「神奇校車」,他能對太空知識略知一二;通過玩飛行棋遊戲(兩個骰子一起擲),他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填得出簡單的數獨……
而對於木娃來說,痛苦的不是學習過程,而是從懶散或玩耍的狀態切換到「學習」狀態中。
他讀繪本時的專注,將一首曲子練熟後的喜悅,認字時的開心互動,就是我督促他學習的最大動力。
如今,他已愛上了閱讀,所以當他無所事事時,除了搭積木,他還會跑到小書架邊拿起《逃跑的小火車頭》,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繪本,《奧莉薇情報員》……
安安靜靜地看上好一會兒,雖然他目前所學到的那些字還不夠他讀懂那些繪本,但是他依然熱愛,每天翻閱,樂此不疲。
如果當初,我們不為他報積木班,他可能不會像現在這般熱愛積木搭建;如果當初我們沒有為他精心挑選他可能喜歡的書,他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愛上閱讀。
說了這些,我並不是在宣揚「雞娃」精神,我本身也不是雞血滿滿的媽媽。
我想表達的是,孩子不會無故愛上學習,也不會無故多上一門愛好,要靠父母發現並引導。
就像松居直先生那樣,從小就經常聽他的母親和姐姐討論著名畫家們的作品,父親也常常帶他參觀國家級的畫展,所以他才與畫結緣。
因為從小就欣賞過許多真品畫作,所以後來的他對畫擁有了獨到的鑑賞能力。
後來,他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尋找到合適的畫家並與其合作,創作出了許多經典繪本,成為了日本的繪本之父。
又或者像中川李枝子那樣,即使在戰亂時期,她的父親也會擔心孩子們沒有書看,想方設法收集別人已經不用的書籍給他們看。
正因為父母的大力支持,所以她才有機會讀到了許多好書,閱讀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尤其看到她與妹妹為了爭一本書的所有權而爭吵、因為遇見一本新書時的激動心情,我的心裡就不禁感嘆,這是多麼珍貴的體驗。後來她創作了《不不園》、《古利和古拉》等等經典之作。
所以,你看,他們的成就都與小時候所熱愛的有關,而他們的愛好都與小時候父母的薰陶有關。
4
有一天,木娃從一隻開了線的粉色毛絨兔子裡扯出一坨人造棉,放在手心裡。
他說:媽媽,你看,這個像不像「赫爾伯特的毛」?
我:赫爾伯特是誰?
木娃:就是那隻羊。
我:羊???哦,是那本《有個性的羊》裡面不喜歡剪羊毛的那隻羊?
木娃:是呀。
我找來書本進行比對,真的很像呀!
隨後,木娃又說,它看起來也像雲朵。
我:對,它也很像《雲朵麵包》裡面的雲朵。
每當與木娃發生關於書本的對話時,我就很慶幸,因為我們的堅持,引領著木娃步入了閱讀的小門。
每當木娃獨自做他的工作時(積木搭建),就是我最自由的時刻,所以我也很慶幸為他培養了這樣一門興趣。
今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為他打開更多扇興趣的小門,無關功利,只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