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症少年在輪椅上有個文學夢 南師大酈波教授為他開講贈書

2020-09-19 江蘇新聞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畢業於泰安一中的19歲少年王書童,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視力700度,脊柱嚴重側彎。今年高考,他頑強地完成了全部6門科目的考試,雖然,與喜愛的文學專業學習失之交臂,但他有個願望,就是聽一堂南京師範大學酈波老師的講座。9月17日,他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南京師範大學。

【輪椅上有個文學夢】

這位儒生打扮的少年就是王書童,來到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的第一站,是參觀敬文圖書館,自由地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王書童從小喜歡詩詞,熟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長大後喜歡閱讀武俠小說和《資治通鑑》等史書。

王書童3歲時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9歲起與輪椅為伴。這是一種遺傳性骨骼肌變性疾病, 表現為肌肉萎縮、肌無力,隨著病情發展會引發呼吸肌衰竭死亡。帶著求醫無果的絕望,王書童的媽媽田青曾想帶著兒子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後來,田青想到,兒子有他自己生命價值的認識,我不能決定他的人生。所以從那以後田青就決定,好好地培養這個孩子,想幹什麼就滿足他什麼。

於是,田青帶著兒子開始了13年的漫漫求學路,由於書童的成績一直不錯,學校也提供了很多便利。

今年,書童參加高考,省考試院給予他優先進入考點、考試時間延長30%等待遇。然而,由於雙手無法按要求填寫答題卡,他的高考成績不理想。最終只考取了山東泰安一所職業院校的康復專業。

因為酷愛文學,王書童最大的願望是能聽一堂酈波老師的講座。媽媽田青把他的想法發到了網上,引起南師大的關注。南師大有一個品牌文化活動——敬文講壇。為了給王書童圓夢,此次專門請來了酈波教授講《詩詞與人生》。

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管紅星說,南師大的校訓是正德、厚生、篤學、敏行,「厚生」不光光是關愛南師大的學生,也是對整個社會的承諾,厚生的內涵是我們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豐滿起來,也使這個社會每個人的生命豐滿起來。

【酈波為他開講贈書】

講座開始前,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送給王書童一本他親筆題字的《五百年來王陽明》。酈波說,自己能為王書童上一堂課,做一場交流,也是作為老師的一種幸福

講座現場,酈波教授專門講了很多王書童感興趣的內容,書童聽得非常認真,頻頻點頭,時而吟誦詩詞,時而露出微笑。酈波鼓勵他永不放棄,在文學之路上繼續努力。

王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酈波老師博學多才。

整整三個多小時的講座,酈波一口水未喝,他慷慨激揚的演講感染了現場每一個人。據悉,酈波其實當晚要出差,為了幫王書童圓夢,特地將航班改成了第二天早上。

酈波坦言,雖然生活給他們關上了一扇門,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痛,可是他們內心有一種火熱的希望,所以教育最終的意義,就是幫助每一個人釋放內心的希望,播撒光明的種子。

江蘇臺記者/黃迪 史斌燕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漸凍症少年圓夢南師大:酈波為他開講贈書
    今年高考,他頑強地完成了全部6門科目的考試,雖然,與喜愛的文學專業學習失之交臂,但他有個願望,就是聽一堂南京師範大學酈波老師的講座。昨天(9月17日),他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南京師範大學。男孩子當策馬長歌,比較有英雄氣概。酈波老師說過,我不會武功,但我可以有俠氣。」  書童3歲時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9歲起與輪椅為伴。這是一種遺傳性骨骼肌變性疾病, 表現為肌肉萎縮、肌無力,隨著病情發展會引發呼吸肌衰竭死亡。帶著求醫無果的絕望,王書童的媽媽田青曾想帶著兒子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 輪椅上的追詩少年圓夢!偶像酈波為他講課贈書
    龍虎網訊(記者 王緣 苗東旭 通訊員 周偉 徐翎) 9月17日,來自山東泰安的19歲男孩王書童坐著輪椅逛遍了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聽到了偶像酈波教授關於詩詞的講座,雖然高考失利未考上理想學府,南京師範大學卻幫他圓了走進理想學府、聽酈波老師講課的夢想。
  • 願你與詩詞終身為伴!南師大開學第一講,酈波為一位特殊新生圓夢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周偉 徐翎 記者 仲茜/文 鄭芮/攝)9月17日晚7點,南京師範大學敬文講壇開啟新學期第一講,主講人是著名文化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酈波。開學第二天,就能與文化大咖面對面,這讓不少喜歡文學與歷史的00後新生們興奮不已。
  • 霍金21歲患漸凍症,大半生都在輪椅上,他的家庭如何?
    霍金,也許不是當代成績最為突出的物理學家,但他一定是當代最廣為人知的物理學家。 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一版再版,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讀物之一,他提出的「蟲洞」理論充滿了科學而神秘的色彩。
  • 廣州漸凍症大學生方堅澤:我想成為坐在輪椅上的正常人
    時至年終,方堅澤說,2020年是他經歷過最「起起伏伏」「峰迴路轉」「波瀾壯闊」的一年。今年,身患漸凍症的他在海南完成了潛水、第一次獨自出省、第一次自己打車,此外還陸續接受了央視、廣州日報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的採訪。這些經歷讓方堅澤認為自己在「自我的建立」上更進了一步。「我想成為的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正常人,就是和正常人在生活上沒有本質不同,只有生活形式上不同的人。」
  • 對不起,大多數的漸凍人沒有霍金的輪椅
    這位在21歲查出漸凍症(ALS,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被醫生宣告活不過兩年的科學家,卻奇蹟般的活到了76歲。霍金曾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身上流著古老的傳統物理、而且是理論物理的血液,他的思想偉大,但是理論沒有經過實證的考驗,也很難說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果霍金不是霍金,他就是一個著名的大學教授,科研工作者,在他的領域知名度很高卻並不為外人所知的學者。也許,他還會是一個為社會公共領域發聲的公共知識分子。
  • 「漸凍症」少年高考以全校最高分被取錄,他的做法被當成所有人的...
    在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有這樣一名學生,他叫小劉,當年高考605分的他是校內分數最高的一名學生,卻也是身份最特殊的一名學生。原來,幾年前他不幸患上了「漸凍症」,意識清醒卻不能吃飯、不能活動、不能寫字,但小劉一刻也沒有向病痛妥協過,反而堅持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
  • 12年愛心接力 漸凍症少年圓夢高考
    原標題:12年愛心接力 漸凍症少年圓夢高考 7月8日下午,安徽省廣德中學考場,最後一門高考科目結束後,該校高三(19)班學生程東東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飛奔出校門,接受家長的擁抱。 他靜靜地坐在教室裡,等待父親將自己抱上輪椅。此時,他的6個好兄弟早已幫他收拾好課桌,等候在班裡。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漸凍人症的初期,患者往往只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和表現,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漸凍人症的早期發病比較緩慢隱匿,多起於手,會感覺手指變的僵硬、無力、笨拙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和麻木感,如手拿重物力量不足,手裡東西易掉落等。
  • 霍金與漸凍症抗衡了55年,這種病早期怎麼識別
    最終,正如他的家人在聲明中寫道的那樣:「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漸凍症」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應該如何進行治療,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個罕見病?錢報記者諮詢了浙醫二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吳志英教授和浙醫二院神經內科殷鑫湞副主任醫師。●「漸凍症」是什麼病?
  • 「漸凍人症」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那麼,「漸凍人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如何才能生病後活得長久一些?「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病?從疾病發作到生命結束的整個歷程中,患者能清楚的感知外界信息,如聽到對方的交談和感受對方的撫摸等,但是身體像被冰凍住了一樣,一步步地喪失回應的能力,故俗稱為「漸凍人症」。「漸凍人症」早期有哪些表現?肖頌華指出,由於ALS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導致患者經常容易忽視該病的發展。
  • 三個男生組成「兄弟公益團」 照顧漸凍症室友
    在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有一名叫小劉的學生,他叫身患漸凍症,兩年前以高考605分的校內最高分數考上大學,也是身份最特殊的一名學生,現在已經進入大學二年級學習。他的三名室友組成自發組成「兄弟公益團」照顧小劉,感動了學校師生。
  • 世上最著名的「漸凍人」霍金 他患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
    2018-03-14 13: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唐夢霞據《衛報》和BBC報導,當今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於3月14日去世。有很多人以為霍金得的是帕金森病,其實不是,他得的是漸凍症,也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ALS)。
  •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漸凍症是現在醫學上面的治療難題,這種疾病因為病因不明,沒有有效的方法能治療,所以一旦患上了漸凍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那麼什麼是漸凍症?漸凍症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漸凍症如果通過專業的名詞給我們解釋可能我們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告訴我們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就是這種疾病我們可能就了解了。
  • 「漸凍症」男孩到巢湖學院報到
    一名由學校安排專車去接來學校報到的新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名新生名叫程東東,安徽宣城市廣德縣人,7歲時被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症,生活不能自理,行走完全依靠輪椅。接程東東的專車停靠在男生宿舍樓,早早等候的學生志願們紛紛走上前,護送他進宿舍,並幫忙搬行李,還暖心送來了午飯。
  • 酈波、楊雨等大咖教授現身!
    這裡不僅有名家誦讀,品位經典;更有豐富多彩的經驗分享,師生交流。快跟著我們來了解一下吧!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介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問渠長廊,匯鍾靈之氣,集鴻儒之賢。校內外名人名家蒞臨問渠長廊帶領同學們誦讀經典,以萬卷書濯洗心靈,行人生路領悟世理。
  • 漸凍症無法防治 多為遺傳環境因素造成
    漸凍人症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應該如何治療,如何預防?帶著眾多讀者的疑問,記者採訪了第三軍醫大學和中國醫師協會的專家,一起為大家揭秘這個罕見的疾病。這病不可治直至死亡意識都無比清晰在西南醫院神經內科病房內,呼吸機機械性地發出有規律的細微聲響,管道的一頭從喉管插入,維繫著病床上這名漸凍症患者的生命,「他已經失去了呼吸的能力,一旦拔掉呼吸機,生命就將終止……」一旁的醫護人員說,這名漸凍症患者已在病床上躺了多年,但至今意識仍然清晰。
  • 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關於漸凍症這些前兆需警惕
    知道孩子的病情後,他的媽媽經歷了崩潰、茫然,但很快振作起來,帶著兒子四處求醫,最終來到了附一醫院。  「他的病情進展非常快,一年後就只能躺床上了,後來因為肺部感染,進了重症監護病房,一呆就是一年多。」附一神經內科醫生張奇傑介紹,為了照顧李明,他的媽媽長期陪護在重症室外,一年睡壞了兩張陪護的摺疊床。
  • 霍金患上的「漸凍症」到底有多可怕?
    21歲時,霍金就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曾被醫生預言活不過3年。除了研究領域的建樹,他長期與疾病抗爭的經歷也讓人驚嘆。他患上的疾病到底有多可怕?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鎖彬介紹,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簡稱ALS)有一個更為公眾所知的俗稱,即「漸凍症」,也叫做運動神經元病。該病是一種侵犯脊髓、腦幹、大腦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發展的疾病,由於運動神經元的損害,患者表現為骨骼肌萎縮、無力以至完全癱瘓。
  • 漸凍症 像慢性毒藥一樣吞噬生命的病
    當天,川大華西醫院進行了一場專門針對漸凍人的愛心義診和患者教育宣傳活動,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說,從2006年正式統計以來,川大華西醫院統計到的「漸凍人」有3000多名,還不算不認識此病而未求醫的,「『漸凍人症』理應得到大家的關注,只有早診早治,才能延長這部分病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