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上市後,融合SUV與轎車的產品優點,讓Wish風光休旅市場多年。然而,面對新秀輩出的全新挑戰,以及產品新鮮感不若以往,銷售力道已不若新推出時強勁,因此,Wish小改款適時於2007年春季推出。當然,小改工程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協助Wish開創休旅市場的第二春!
此次小改款重點,完全以內裝與外觀為變動核心,反觀動力設定與機械結構,則未列入小改範圍,引擎、變速箱與懸吊設定一切照舊,既然如此,不免令人好奇,小改工程有何引人矚目之處?眼前這輛六人座運動風的Z-option版小改款,身為車系旗艦的產品設定,正好讓試車組徹底體驗小改款外觀與配備變動的最佳機會。
不變的車身基本輪廓,少了大改款煥然一新的視覺驚喜,讓人遠遠就知道這是一輛Wish。不過,要肯定說出這輛Wish是小改款,相信還是掌握幾項外觀的變動重點,否則路上匆匆一瞥,倒也不易辨識得出來。
車身貼近轎車設定的Wish,不同於SUV高底盤設計,低伸引擎蓋與車頂線條,以及容納6-7人三排座椅的座艙設定,其實已讓Wish形塑出有別於同級對手的獨特車身輪廓,然而,小改款仍在此基礎繼續演變。
實地接觸後,若要選出小改款外觀設計的核心元素,應該來自全車燈組的小改工程,尤其Wish在動態行駛時,更能彰顯小改外觀的變動幅度,讓小改Wish展現外觀最大的辨識性,這部分,稍後將於動態試駕時另行提及。小改燈組若由頭尾細數一遍,分別是新增的投射式HID燈組、圓型霧燈、車側後視鏡方向指示燈、加大白燈組面積與改為縱向排列的尾燈組。
除燈組的變動外,不同於家庭休旅設定,強調年輕與運動化的Z版,除承襲外擴輪拱與空力套件所營造的肌肉線條外,小改後更結合鍍鉻面積加大的橫柵水箱罩、對應引擎折線的倒梯形進氣霸、Z版17吋11幅造型鋁圈與日規特有的尾門Wish字樣鍍鉻飾條,讓2005年底才推出的Z版,在維持主攻年輕族群的產品定位時,仍順應小改進程,與其他版Wish同步更新外貌。至於其他版本的Wish,則新增車側飾條往車門下緣移動的部分,其餘變動大致與Z版相同。
如同外觀的變動模式,Wish小改款的座艙鋪陳,大體延續原有設計風格,坐落於半島式中控臺的四速手自排排檔座與DVD觸控式螢幕,仍讓小改Wish在操作界面,保留相當高的共通性,不至於讓改款前後出現太大的隔閡。然而,Wish小改款真的那麼「簡單」嗎?其實不然,因為,在試車組上路試駕與操作後,各項小改的細部變動,全都逐漸一一浮現。
首先體驗到的改變,是小改款新增的智能進入系統,便利的無鑰匙功能,讓駕駛接近左前門時,不用急著掏鑰匙,透過Smart Key自動感應與輕握門把後,即可輕鬆開門進入,離車後,駕駛只要輕按門把上的按鍵,就可完成鎖門動作。然而,比較遺憾地,相較於凱美瑞與雅力士同時配備智能進入與引擎觸控啟動系統引擎觸控啟動系統,進入未配備引擎觸控啟動系統的Wish駕駛座,還是得乖乖地拔出鑰匙啟動引擎,不免有股帥一半的感覺。
不過,缺少引擎觸控啟動系統的遺憾,很快就被駕駛眼前的銀灰四幅方向盤與移植日規版的三環儀表衝淡不少,Wish小改換上的方向盤,相同風格亦已出現在大改款凱美瑞身上,讓人輕易辨別出屬於豐田新世代的設計氣息。同時,方向盤左方的音響與多功能資訊按鍵,設計更符合人體工學,在實際駕駛時不管是切換音響曲目與音量,感覺比起舊款方向盤兩側雙圓弧設計,來得更為就手些。
至於移植日規的三環儀錶板,老實說,比起原有略顯單調的雙環儀表,小改Z版的橘色三環儀表,更加貼近運動化與活潑青春的座艙氛圍。視覺對味的儀表風格,讓左環轉速、中環時速與右環新增的油表設計,在行駛時除了兼顧辨識度外,也增添不少運動氣息,還有待會將提及的定速巡航功能,讓試車組認為,駕駛介面的貼近運動化與便利性,算是Wish Z版小改款工程最令人欣賞的部分。
除了駕駛界面外,全新設計的中控臺空調界面,當然也是小改款工程不能忽視的一點。簡單地說,空調中控界面採用的放大按鍵、中央旋鈕與上方的大螢幕圖像化顯示,讓乘員在行駛時操控車內空調時,更顯輕鬆就手而不慌亂,讓人覺得整套系統不僅簡單易懂好學,數位的時間顯示功能,也提供便利的時間資訊。至於動態部分,小改款帶給試車組最深刻的印象,來自新增的定速巡航功能,以及全車燈組修改後,對於行車路況辨識性的提高兩方面。
方向盤右下角的定速巡航撥杆,與豐田其他配備定速巡航車款所採用的系統相同,對於長途直線路段特別受用,當車速達40km/h即可進入巡航模式,比較特別地,系統為避免人為操作的失誤,多一項安全機制,在按壓巡航啟動鍵時,儀表將亮起Cruise字樣提醒駕駛,然而,系統此時尚未啟動,必須將撥杆向下撥一次SET,巡航才正式啟動。
接著,在路況良好的長途行駛過程中,駕駛僅需視路況透過撥杆增減每格1.6km/h的定速設定,另外,RES亦提供定速記憶功能,即使遭遇特殊路況或進出收費站而變更速度,仍可恢復原有設定的車速巡航。雖然定速巡航系統已逐步出現在配備項目,然而,Wish此次小改新增的定速巡航系統,對於減輕長途駕駛的負擔,仍應給予肯定。
最後,實際試駕時,對於全車燈組的精進亦有更明確的感受。首先就駕駛部份,改為投射式的小改頭燈設計,雖然日規版配備的主動轉向頭燈,並未同時出現,不過,透過照明度提升的HID頭燈,以及光感應頭尾燈自動啟閉功能,不管是行駛於光線不佳或者進入隧道路段,均能感受頭尾燈組小改後,對於駕駛行車安全的效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試車組實路跟拍小改Wish時,明顯感受到,當Wish切換車道時,新增的車側方向指示燈,讓兩側車輛駕駛更能掌握即時路況,以及早做出反應。同時,加大尾燈方向燈與倒車燈的透明燈罩面積,不僅形成小改款車尾最大的辨識特徵,搭配改為縱向排列的煞車尾燈組,讓後方駕駛獲得良好的行車辨識性。
動力心臟同樣沿用2.0升直四VVT-i引擎,維持150匹與19.6公斤米的最大輸出動力,搭配四速手自排變速箱與全車系1,460公斤以下的車重,讓六、七人座設定的Wish,不管是市區與高速平面路段,均擁有不錯的起步加速與換擋順暢性。不過對於坡度較大的路段,引擎需至4,000轉才湧現的扭力峰值、自排模式下變速箱略感遲鈍的降檔作動、拉高轉速後明顯放大的引擎運轉聲響,讓山道的加速表現與引擎運轉細膩度,明顯不若平面路段來得精彩。
然而,不變的動力設定,除了足敷日常需求外,擁有前麥弗遜、後雙A臂懸吊與17吋胎的Wish Z版,小改款能延續亦掌握的彎道駕馭特性,略帶硬朗的路感、靈活的轉向以及平穩的彎道表現,維持一般車速進出彎道時,駕駛操控信心與乘員舒適性,均能有良好的表現,即使稍稍來段80km/h的高速彎道行駛,小改款Z版同樣流露亦於掌握的彎道操控體驗。
休旅設定的Wish,雖然不是遙不可及的名貴豪華車款,但是,歷年可觀的銷售量,讓小改款Wish任何設計變動,都息息相關於多數消費者。因此,即使動力結構未有任何改變,仍讓路上試駕Wish小改時,受到相當高的矚目度。
儘管動態表現差異性並不明顯,經過小改工程的Wish,各車型售價也是各有漲跌,原有多款車型標配的雙天窗,亦改為選配項目。不過,新增的定速巡航與智能進入,以及修改後更顯年輕的外觀造型、全車燈組與座艙介面,都讓小改Wish在2007年春天,增添不少新鮮感,至於Wish能否開創如同先前上市熱潮的產品第二春,答案端視消費者買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