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求職被拒」:過了35歲,再靚的文憑也可能是個渣?

2020-12-25 騰訊網

對很多職場人士來說,35歲是分水嶺,35歲之前拼精力和學識,35歲之後,更多的是拼人脈和資源。但無論是自己所擁有的精力、學識,還是從別人身上獲得的人脈和資源,都很難被完全掌控,很多人即便努力了,也無法達到一定的高度。

可是,在社會上打拼的,到了35歲,如果沒有一定的人脈和資源,沒有取得一定的成就,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很快就會被年輕人「替換掉」,那些擁有較高學歷的社會人也不例外。

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小胡就是如此,他今年37歲。幾年前,他為了讓自己更富就業競爭力,主動辭職考研,去年才畢業。然而,他的文憑並沒有帶來預想的效果,在就業市場上,他仍然很難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

前段時間,他應聘某單位的一個崗位,本來信心滿滿,結果卻不怎麼被待見。他跟HR聊了一會兒,HR肯定了他的能力,然後略表無奈地說「年齡大了,不適合這個崗位」,建議他換一個崗位。但HR推薦的崗位在工作環境和待遇上比他自己應聘的崗位要低不止一個檔次,於是他只得婉拒了HR的「好意」。

沒想到的是,拒絕了這個崗位,他的求職之路變得更加艱辛。幾天前,他向一個單位自薦「我碩士研究生學歷……」話沒說完,就被翻看簡歷的HR拒絕「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員工」。這句話太傷他的自尊,嚴重影響了他的情緒,至今他還為此困惑。

其實用人單位限制錄用年齡超過35歲的新員工,是可以被理解的。超過35歲,在體力和精力上已經不如20多歲的小夥子或小姑娘。另外,35歲以上的年紀,意味著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需要花時間陪伴愛人、陪伴孩子。如果家裡的老人身體健康也就罷了,倘若身體不太好,還要抽出時間照顧老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家庭上用得多了,分配在工作上的,自然就少了。

所以在不少老闆眼裡,35歲以上的人「價值不高」。當然,如果年齡超過35歲,身上不是只有文憑,而是有著別人所沒有的一技之長,或掌握著重要的資源,肯定不會被認為「價值不高」,他們一定會受到很特別地對待。只是這樣的人實在太少,大多數人都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再者,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思維會變得更加冷靜,整個身體的「熱度」在下降,這讓老闆們很擔心,他們不希望自己新招的員工對工作沒有足夠的激情。

冷靜的思維會讓人們更加沉穩,35歲以上的人不容易被表象迷惑,就算老闆熱情似火地演講,也不一定能打動他們的內心。因此站在老闆的角度考慮,那些有塑性、容易改造的年輕人,一定比選擇那些沉穩、不追捧、不盲從的「老員工」,更「聽話」一些。

此外,35歲以上,學歷層次較高的人,對待遇的要求肯定會比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高。單位招錄員工,肯定要考慮每個人可能創造的價值,以及整體的人力成本,若付出了較高薪資,卻收穫不到較高回報,這樣虧本的「買賣」,老闆們是不會做的。

因而「高齡」求職者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還有積累資金、人脈,以及不斷提升自己的職位層級。試想一下,一個打拼超過十年,年齡三十七八歲的社會人,始終在低階職位上工作,會讓人們怎麼想?應該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人能力有限。既然大家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又怎麼會被重用?

人的發展是向上的,原地踏步走的人最終會被淘汰,因為別人在進步,沒有進步的「原地踏步走」就意味著是退步。而人的進步是多方面的,讀研讓文憑變得靚麗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經驗的提升、人脈的積累和職位的提升,再靚的文憑也可能是個渣。而如果真的達到了某個的層次,超過35歲的人,應該不需要自己到就業市場上找工作,會有獵頭親自上門推薦工作。到那時,待遇不是老闆定,而是自己定。

相關焦點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原標題: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新華社 曹正平 攝本以為只差臨門一腳,卻發現對面是一堵牆。「我去入職那天,他們看到我畢業證問怎麼是非全日制,然後一個工作人員說,不接受非全日制。」王藝對南都記者說。
  • 「我是研究生學歷」「對不起,你年齡太大,超過35歲我們不要」
    前幾天在網絡論壇上看到一則關於「研究生求職」的帖子,一位自稱36歲且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應聘者,發帖吐槽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屢遭打擊」,而不少單位拒絕他的理由是「年齡太大了」。從帖子下面的部分評論中,我們能看出不少大齡求職者經歷過類似遭遇,他們因缺乏年齡優勢,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求職困境。不得不承認,當下社會,確實有部分用人單位限制錄用年齡超過35歲的新員工。
  • 「非全日制」碩士求職被拒,教育部要求一視同仁,網友卻反對?
    前段時間,內蒙古某「非全」碩士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實際上,隨著2017年入學的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陸續畢業,「非全」碩士求職不順暢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的招聘,都要求「全日制」學歷,「非全」碩士就業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王藝是華中師範大學2017級非全日製法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參加了河南移動2020屆校招。直到8月4日入職的前一天,王藝的求職之路還非常順暢。該企業招聘信息寫的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她覺得政策已經出來了,用人單位應該知道改革後的「非全」是怎麼回事,「2017年以後我們都是統招,自然包括全日制碩士和非全日制碩士」。
  • 加拿大研究生文憑和碩士區別有什麼
    一、加拿大研究生文憑簡介 說到的研究生文憑,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有人認為研究生文憑和碩士研究生是一樣的,有人則認為研究生文憑是碩士的一種。 加拿大研究生文憑課程大部分是由學院和大學來舉辦,是介於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之間的,也是以就業為主導並強調實際應用的課程,非常適合想去加拿大移民、就業、換專業或者當作跳板過渡申請碩士的本科畢業生和大專畢業生。
  • 留學|加拿大研究生文憑(簡稱研文)究竟是什麼鬼?與碩士的區別是什麼?
    也就是說,需要用研文來申請學籤,但可能實際並不會去讀這個研文。而一提到研文,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暈暈暈,研究生文憑?研究生?碩士?首先,強調一點。研究生文憑(簡稱「研文」)不是Master碩士學位。兩個雖然長的很像,但其實並沒有什麼近親關係。具體請看如下分解:「碩士」英語是Master Degree Programs,畢業後有畢業證書並頒發碩士學位。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 究竟何時才能撕掉歧視標籤
    隨後李威再次接到招錄單位電話確認「非全」相關情況,「我將畢業證、學位證、三方協議、學信網學歷認證以及國家部委關於『非全』的相關文件一併提交給對方,對方表示,『非全』是個新事物,他們不太了解,需要開會研究再作決定。」而李威最終拿到的認定結果是,他的畢業時間不符合公告要求,因此不具有考試資質。
  • 你知道加拿大【研究生文憑】和【碩士學位】的區別嗎?
    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碩士學位】和【研究生文憑課程】這兩大Program。雖然都屬於研究生範疇,但是差別是很大的!尤其是對留學生來說,事關移民的重要性哦。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兩種不同文憑的區別!研究生包括了研究生文憑、碩士、MBA和博士課程;我們經常提到的研究生其實多數是指碩士課程,只有University有資格開設此課程。研究生畢業後會有畢業證和學位證。
  • 我就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
    不過,她身邊不少同學都報考了985高校、211高校,有幾個好友也勸她報個名氣大點的高校,學習資源豐富些、師資力量強些,然而她不為所動。她說,自己有清晰的職業規劃,讀研只是為了混個研究生文憑,然後準備報考公務員,或者考教師編制。一般情況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在體制內上升空間會更大。所以,她並不在意高校的知名度,只要順利畢業,拿到研究生文憑就好。
  • 加拿大研究生文憑(簡稱研文)
    它其實是研究生文憑課程的縮寫,英文叫:Post Graduate Certificate,雖然帶有研究生字眼,但它和傳統意義上的研究生學位還是有區別的。加拿大研究生文憑不同於研究生碩士學位課程,它更注重於實用性,學習內容與行業需求息息相關,便於學生畢業後快速就業和申請移民。研究生文憑入學標準相對較低,且大部分專業提供雙錄取。同時,研究生文憑課程學費低很多,很多課程還有帶薪實習機會。
  • 加拿大研究生文憑和研究生的區別
    研究生文憑與研究生學位的區別 碩士研究生學位與研究生文憑,從字面意思來看意思看起來好似差不多,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研究生文憑」英語是postgraduate certificate,畢業後 只獲得研究生文憑; 「碩士」英語是master degree ,畢業後 有畢業證書並頒發碩士的學位 。
  • 本屆碩士畢業生激增25% 研究生求職拼不過本科
    北京娛樂信報訊 10月19日,北京市第一場研究生招聘會提前拉開了2007年應屆畢業生求職熱,來自官方數據顯示,北京2007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20萬,其中研究生5萬餘人,比去年增加1萬多人,增長幅度達25%。另一方面,研究生年齡偏大的現實無形之中成為其求職中的「絆腳石」。「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當天,849個工作職位吸引了2000多名研究生的光顧。
  • 30秒了解英國碩士與日本碩士,談日本特殊的碩士「研究生」課程
    秋季已經來臨,但由於疫情影響,大學的開學依舊困難重重,但明年的碩士研究生課程申請日子也即將到來了,是否準備好申請材料開始磨刀霍霍了呢?不過國內對這塊沒有太多的關注,導致一二三等的文憑變成了等值的存在,讓拿到一等榮譽學位的海龜欲哭無淚啊。
  • 今年40歲,想讀在職研究生,還有意義嗎?
    今年有了讀在職研究生的打算,就是想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再多學點東西,雖然說自己看書也能學到,但也想通過讀研拿個正規的文憑,提升一下職場競爭力。40歲,人生已經過了一半,甚至是一大半,雖然說每天雞零狗碎的事情一大堆,但並不甘心人生就此一成不變,整日淹沒在鍋臺灶邊和娃兒的屎屁尿中。所以我覺得40歲讀研是否有意義,自己說了算。」
  • 去加拿大留學選擇讀研究生文憑的優勢
    因此,在國內留學熱的持續高溫下,留學加拿大的學生數量上也日益飆升,而迫於就業壓力同時也想提升自我尋求求職敲門磚的大專生也開始放眼全球,將留學目標定位於熱門國家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學選擇讀研究生文憑的優勢>01申請門檻低研究生文憑不僅接受本科畢業生,也是接受大專畢業生的,而且不要求本科所讀的專業和研究生文憑要讀的專業相關,也不要求工作經驗。
  • 加拿大研究生文憑,香不香?
    研究生文憑,或者更準確的說,研究生文憑課程,也是加拿大教育體系中獨特的存在。  這種課程適合於國內大專畢業或自考本科的學生想去國外深造又不想讀太長時間。  研究生文憑與研究生學位的區別  碩士研究生學位與研究生文憑,從字面意思來看意思相近,其實相差巨大。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上熱搜:無緣教師招聘,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王藝的遭遇在同屆非全日制研究生裡並不罕見。2020屆法律碩士畢業生陳羽去年底參加浙江省考,報考的是杭州市公安局某區分局的基層民警,結果筆試都過了,卻被拒在面試大門之外。作為2016年教育部研究生改革後的第一屆非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研究生,陳羽也有向報考單位科普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麼的經歷,而且這一科普工作貫穿這次求職經歷的始終。
  • 「富二代」天價買個碩士文憑值嗎?
    我有個年輕的朋友在做生意,其中一項主要業務是為高校的二級學院招生,一年的收入也還比較可觀。以前他主要在中部地區招生,但感覺生意不是很好做,因為一是中部地區的人不是很富,二是比較精明,捨不得花錢,喜歡討價還價,斤斤計較。於是,去年他開始向沿海地區發展。
  • 研究生本科生大PK:能力和學歷在求職路上的差異
    不過,對於武文明的這番評價,研究生也未必服氣。    網友「道是無晴卻有晴」一年前從太原理工大學碩士畢業,現在在山西某證券公司駐北京辦事處工作。對於自己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的這一決定,他說從來沒有後悔過。「如果我沒有碩士文憑,一進公司,首先薪酬起點就會比別人低,其次,也正是因為我有碩士文憑,公司才放心地把我安排到北京辦事處,並且擔任要職。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上熱搜:無緣教師招聘,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王藝是華中師範大學2017級非全日製法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參加了河南移動2020屆校招。直到8月4日入職的前一天,王藝的求職之路還非常順暢。該企業招聘信息寫的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她覺得政策已經出來了,用人單位應該知道改革後的「非全」是怎麼回事,「2017年以後我們都是統招,自然包括全日制碩士和非全日制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