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碩士求職被拒,教育部要求一視同仁,網友卻反對?

2020-09-06 掌上教育

前段時間,內蒙古某「非全」碩士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實際上,隨著2017年入學的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陸續畢業,「非全」碩士求職不順暢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的招聘,都要求「全日制」學歷,「非全」碩士就業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正因為此,早在2020年2月份,教育部等部門就專門發文,要求無論是公務員招錄還是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對於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都應該提供平等的機會。而近幾個月,河南商丘等多個地區,都明確表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應該「一視同仁」。

然而,對於此很多網友卻並不認可,認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付出的機會成本不同,實現平等就業的話,對於全日制的同學來說,反而是不公平的,一邊倒的不支持「非全日制」學歷一視同仁。

對於網友的這些言論,我個人表示很無奈。

很多人認為全日制的付出比非全日制的付出要更多,其實「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都是通過考研考上的研究生,只是學習方式不同,「非全日制」同學所付出的努力並不比「全日制」的同學要少,甚至可能要更多。

因為考上「非全日制」的同學,大多數也是應屆本科畢業生,也沒有工作,考上「非全」碩士既要找工作,也沒有住處,學費還貴,和全日制相比,只是學習方式、考核方式不同,錄取方式、畢業證、學位證都一樣,為什麼不可以一視同仁呢?

而很多網友之所以反對,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不少人將「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於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錄取方式、畢業標準等方面都是一樣的,學曆本來就應該一視同仁,但很多人依舊會將「非全日制研究生」誤認為是「在職研究生」,其實這兩者差別大了,一個是學歷教育,無論是報考條件、教學方式還是畢業標準都不一樣。

另一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知度、認可度都不高。在很多地方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招聘過程中,不少人都沒有聽說過「非全日制研究生」,即使聽說過,也並不了解,認可度低是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的現狀,很多人將「非全」研究生理解成「非全日制」本科、專業一樣是「寬進寬出」的教育,其實並不是。

首先,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難度一樣,都是統考,統一划線,統一錄取,「全日制」憑什麼看不起「非全日制」?

其次,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畢業難度一樣,畢業證書的含金量一樣,憑什麼不能一視同仁?

最後,不少人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習成本更低,其實並不一定,學費貴、房租貴、獎學金少,還要工作或是找工作,「非全」碩士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全日制同學要難得多。

正因為此,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視同仁合理合法!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回應了,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實際上,「非全」研究生被區別對待並無依據,早在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太深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華中師範大學的王藝參加校招並籤下三方,某通信公司由於不接受非全日制學歷跟她提出了解約。王藝怎麼都想不通,平時一樣上課、寫論文、答辯,怎麼到了求職就不一樣了?
  • 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華中師範大學的王藝參加校招並籤下三方,某通信公司由於不接受非全日制學歷跟她提出了解約。王藝怎麼都想不通,平時一樣上課、寫論文、答辯,怎麼到了求職就不一樣了?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北京山東等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來源:央視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近日,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兩次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統招雙證」的畢業生因為一個「非」字境地尷尬。教育部多番力挺,企業仍然不了解不敢招,非全日制畢業生被誤解得多深?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
  • 非全日制就業受歧視,多地發聲要求非全日制應一視同仁
    最近好像看到很多這樣的事件,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教師時受到歧視,要麼剛開始就因「非全」的帽子被拒之門外,要麼稀裡糊塗過了筆試,面試,到體檢的時候被告知是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符合要求。從而引發網友熱議與很多非全研究生的不滿。
  • 多地發聲要求對非全日制學歷一視同仁,網友:憑什麼?
    01 非全日制研究生爭議再起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進而再一次引發大眾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事實上,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多地發生要求非全日制學歷」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學歷就業受阻引熱議 】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8月31以來,此事引發網友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事實上,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教育部回應非全碩士受歧視:提供平等機會。全日制碩士:這不公平
    最近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求職、落戶遇門檻的事情,被大家爭論的不可開交。起因在於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由於「非全」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此事傳至網上,大家注意起「非全」群體。自2017年實行雙軌制招生之後,今年「非全」研究生陸續畢業,面臨就業難題。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 究竟何時才能撕掉歧視標籤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只因畢業證書上有「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作為改革後的新生事物,國家教育部明文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他們並未被平等對待,數十萬「非全」學子正在呼籲同等就業權利。
  • 教育部回應非全碩士受歧視:應提供平等機會。全日制碩士:這不公平
    最近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求職、落戶遇門檻的事情,被大家爭論的不可開交。起因在於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由於「非全」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此事傳至網上,大家注意起「非全」群體。自2017年實行雙軌制招生之後,今年「非全」研究生陸續畢業,面臨就業難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持續引發社會輿論高度關注。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區別對待?「一視同仁」呼聲高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持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據媒體報導,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官方回應中所說的「新政策」,正是今年2月份教育部、中組部等五部門出臺的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非全日制學歷應該被一視同仁嗎?
    非全日制學歷應該被平等對待嗎?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就非全日制研究生無法享受就業創業補貼政策相關問題。另外,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這兩個事件引起廣大網友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為啥會對非全日制學歷存在歧視?因此多地出臺相關政策發聲要求對非全日制學歷一視同仁。
  • 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 人才評價「唯學歷」痼疾當除
    據報導,有網友近期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某地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略感心寒。當地回應稱,確實存在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政策的問題,但考試報名工作已結束,不能重新組織報名,對此表示歉意。當地官方的道歉,重申了促進平等就業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政策。
  • 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非全研究生需要正名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大量關注。有不少網友反映,有企業在招聘問答環節中直接明確回復,「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 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人才評價「唯學歷」痼疾當除 |新京報快評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在《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鄂爾多斯在教師招聘中拒絕非全日制碩士報考,無疑違背了上述就業政策,傷害了部分考生的平等就業權。
  • 非全日制學歷就業受阻引熱議,應該一視同仁嗎?丨Day176
    」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8月31以來,此事引發網友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事實上,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三峽集團:放寬畢業生招錄條件,對非全日制碩士一視同仁
    9月2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關情況。會上,三峽集團副總經理楊省世表示,三峽集團2020年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已圓滿完成,累計招聘1744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244人,增幅超過200%。
  • 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
    原標題: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考公面試無資格,入職國企當天被拒新華社 曹正平 攝本以為只差臨門一腳,卻發現對面是一堵牆。「我去入職那天,他們看到我畢業證問怎麼是非全日制,然後一個工作人員說,不接受非全日制。」王藝對南都記者說。
  • 中國教育報:「非全」碩士就業不應被歧視
    今年2月,為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教育部等五部門曾專門下發通知,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文件中屢次出現「平等」字樣,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平等」的。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是「學歷歧視」嗎?
    文 | 陳墨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引發社會關注。只因畢業證上「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有人無緣省考面試;有人報考了教師崗位,後被取消應聘資格;有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被卡住。除了應聘、升職受阻,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人才落戶、補貼政策也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