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看到很多這樣的事件,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教師時受到歧視,要麼剛開始就因「非全」的帽子被拒之門外,要麼稀裡糊塗過了筆試,面試,到體檢的時候被告知是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符合要求。從而引發網友熱議與很多非全研究生的不滿。
前段時間,就有海南一非全研究生應聘中學教師,進入最終體檢階段,結果因為「非全日制」不符合學校招聘條件;近日,又有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從而引發網友對「非全日制」學歷的熱議。
雖然沒考過研究生,但大概知道一些,以前不是全日制的研究生可能考試等相對沒那麼難,所以很多人選擇讀在職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這個概念出來後,與在職研究生有所區別,基本差別主要在報考方式上,在職研究生可分為五月同等學力和一月聯考,既可以獲得單證,又能獲得雙證,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則只能參加一月聯考,獲得的是雙證。
事實上,2017年之後非全日制研究生誕生,進行了改革,也就是說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相同,既有畢業證,也有學位證,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屬於統招統分計劃,學歷類型同為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僅指學習方式,非學歷類型。簡而言之,最主要的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需要參加研究生統考的,也要複試,只不過平常上課時間不同,學習方式自由些,論難度還是很難的。
在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也出臺過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企業,單位,公司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呢?或許,不是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而是觀念所致,認為非全日制含金量很低。因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時間較短,社會容易把統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非統招的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成教、自考、網絡教育本科相混淆,所以造成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存在歧視的錯誤現象。
之前看過一檔求職欄目,一浙大畢業生因邏輯混亂被HR質疑,結果說出實情,浙大是網絡教育,大專也是網教,統招是中專。
也難怪會覺得非全日制這麼水了,說白了,就是花錢就能拿到所謂的「本科」學歷。也正是這種現象的泛濫,所以對統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印象也不好。
而多地也明確表態,事業單位已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應一視同仁。
當然這裡指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而不是非全日制專科,本科。因為經過改革,目前的非全研究生也是納入統招,真實含金量可不小。而非全的專科,本科,可就良莠不齊了,自考還好些,成考那就,,,總不能你花點錢買的學歷就想和人家努力好多年考上的學歷一視同仁吧。
也正是因為目前改革的時間較短,所以可能多數地方還不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使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一樣會受到同等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