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

2020-09-05 掌上考研

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

該網友表示,國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下文《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經過這麼長時間還是無法正視統招非全日制學歷,不能保證統招非全日制的就業,略感心寒。

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稱,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新規,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給予通過。

2020年,海南中學公開招聘中,某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前主動到海南中學辦公室詢問報考資格,得到將會報考的人數及學校討論的結果而定回復,該同學順利獲得資格並經海南中學三次公告進入體檢,海南中學及有關部門未徵得該同學同意、告知其有關權利,聽取申辯,未經過覆核程序,非製作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決定書,未依法送法被處理的應聘人員就取消了其資格。

海南省海南中學在今年4月26日回復稱:招聘公告的條件明確寫明是:全日制教育2020年應屆大學畢業生。還稱:您不符合招聘條件,屬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此條件經與您確認過,也跟其就讀的學校確認過,確屬事實,不符合招聘條件。海南中學稱其立場客觀,依程序開黨委會並報上級部門決定的,程序合法合規。否認了對非全日制的歧視行為。

針對這一就業的不公平的現象,不少同學紛紛發聲,反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雖然國家已在教育政策、證書、用人單位上下了很大工夫,但社會上還是普遍存在現實就業的歧視。許多公司HR在招人時都表示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更有的HR直接表明非全日制=本科生。

非全日制招生背後存在什麼問題?

中國教育在線《2020年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統考以來招生單位面臨的普遍問題。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專業招生計劃,部分專業存在無人報考、無人上線、考生不願調劑到非全等問題。從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數據看,生源短缺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從2019年北京郵電大學部分非全日制專業錄取情況來看,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研究院)、電子與通信工程(電子工程學院)等專業均無人上線,公共管理、軟體工程專業錄取人數遠高於上線人數。

數據來源: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卻呈現縮減趨勢。

從部分高校2019、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來看,華中科技大學在兩年裡縮減幅度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數較2019年減少了1000人。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計劃招生數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數據來源:各高校研究生招生官網

202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人數降至1800人。而在非全日制首次納入統考的2017年,計劃招生數為3400人。2020年較2017年縮招1600人。

非全日制上線少的原因有二,一是由於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統一划線錄取,從一定程度上增加非全日制錄取難度,出現大量專業有報名但無人上線情況;二是報考專業冷熱不均,社科類專業報考熱度大,工科類專業的熱度遠低於社科類專業。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調查顯示,六成左右考生不願意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願意把非全日製作為備選項。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調查

從調查來看,對於非全日制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七成以上考生認為對自己沒有影響,不考慮非全日制,14%的考生認為影響很大,導致不能報考非全日制。也有11%的考生因為是在職定向報考,非全日制改革對其影響不大。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調查

而對於不願意報考非全日制專業的原因,超過七成的考生擔心畢業後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雖然國家規定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上仍然面臨差別待遇。除此之外,超過半數的考生不願報考非全日制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學費貴,基本沒有獎助學金。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調查

國家政策支持

在非全日制納入統考之初,教育部就規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由於大部分招生單位對於非全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都還在摸索中,加上社會對在職研究生的以往的認知,依然有很多企業和單位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不如全日制。並且,根據調查,造成非全日制招生缺額的主要原因也是考生擔心非全日制學歷不被社會認可。

但隨著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逐漸成熟,招生單位也在逐漸提高對非全日制的認可,在招聘過程中放寬相應要求。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下達計劃。取消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相關工作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招生。因為原油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既允許在職人員報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納入後只需在錄取時明確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其他不做變化。

確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平等地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方案,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20年2月,教育部等五個部門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等五個部門

高校縮減計劃

目前高校不斷縮減非全日制招生計劃。但未來非全日制會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組成部分。非全日制處於考生、培養單位、用人單位的磨合階段、提升階段,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大家撿漏名校的機會。

數據來源: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目前,降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難度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政府在不斷用相關政策改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發展境遇。對比國內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來看,我國對於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研究生培養單位所制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規範管理、政策調整符合當前我國對研究生的培養結構布局,為了滿足我國的經濟發展需求,非全日制研究生所佔比例也會逐步增加,逐步追趕上發達國家的學生教育水平。

之前,小編做過一期這些高校官宣專碩不再招收全日制統招生!取消專碩全日製成為趨勢?部分院校取消專碩全日制,只招收非全日制考生。這意味著非全日制的發展前景和社會認可度都在慢慢的往好的方向發展,但這仍需要一段時間。要讓社會扭轉偏見、消除非全日制的誤解依舊任重道遠,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研究生生涯的短短幾年學習機會,提高自身素養水平,用優秀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徵服用人單位!壓力和機會並存,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堅持!很快預報名就要來了,相信大家也能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選擇。

相關焦點

  • 2021年考研 |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針對這一就業的不公平的現象,不少同學紛紛發聲,反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雖然國家已在教育政策、證書、用人單位上下了很大工夫,但社會上還是普遍存在現實就業的歧視。許多公司HR在招人時都表示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更有的HR直接表明非全日制=本科生。非全日制招生背後存在什麼問題?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非全日制遭歧視?真的不是這樣
    近日,一則新聞又將「非全日制遭歧視」這一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2020年海南中學公開招聘中,某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經過海南中學三次公告進入體檢,後被告知取消了錄取資格,原因是不符合招聘條件,屬於「非全日制研究生」
  • 非全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
    如果現實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上容易被歧視、被偏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地報考呢?「應該」被歧視?某航空公司辦公室主任吳浩,正在某航天院校讀兩年半學制的非全日制MBA,學費七萬多元。事實上,被學歷歧視所影響的人除了像小景一樣「少數認真學習的人」,還有一些報考了全日制但被調劑到非全日制的應屆生。從前文給出的數據推測,仍然有53%的人可能願意被調劑至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析人士表示,在就業市場上,真正被歧視影響的可能就是非全日制應屆生。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了一位在微博上專門為遭遇就業歧視發聲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博主小法(化名),他是這個帳號的第二任運營者,本身也是一位遭遇過就業歧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運營微博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有類似遭遇的小夥伴。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聽聽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怎麼說
    這兩年,非全日研究生越來越受到廣大學子的歡迎,不少同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非全日制畢業好找工作嗎?會不會受到歧視? @前面的鐵柱:雙證的全日和全日制同等待遇 今年畢業於某985非全,投簡歷時報要求「全日制碩士學歷和學位」的單位,問負責招聘的人事非全能不能報考,人事給的解釋是:雙證的非全和全日制享有同等待遇,現已順利拿到offer。
  • 「非全」碩士就業不應被歧視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因為「非全」身份,一些畢業生在求職時屢屢受挫,或者壓根兒就被排除在報名階段,或者在面試時被以各種藉口拒絕。更有甚者,一名「非全」求職者在某省中學的招聘中本已取得筆試面試雙第一的成績,最後被校方一研究,以「不符合招聘資格」為由將其禮送出「校」。
  •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碩博等於本科生?
    2016 年教育部對我國研究生工作進行統籌,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如今距離施行統籌已過去 3 年,第一批統籌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經處於找工作的關口。今年的秋招,卻並不是那麼和諧。有學生在招聘中發現,很多企業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歧視,這個話題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遭歧視?
    信息來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該網友表示:希望保障統招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公平就業、不受就業歧視的合法權益多地區非全就業、落戶遇阻在「非全日制值不值得讀」的討論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非全日制就業造歧視,很多網友表示很多用人單位人才引進政策中,均要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者不將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視為應屆畢業生,提出只有籤署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才允許入職,還有部分地區事業單位轉編要求必須為全日制碩士
  • 非全研究生報考市直單位遭歧視?商丘:已落實政策,歡迎報考
    來源:澎湃新聞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近年來屢屢在就業季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澎湃新聞8月31日上午刊發報導《教師招聘歧視非全日制學歷?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之後,再度引起社會輿論廣泛討論。
  • 中國教育報:「非全」碩士就業不應被歧視
    「非全」碩士就業不應被歧視中國教育報 2020-09-04 晨霧 / 轉帖高毅哲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今年2月,為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教育部等五部門曾專門下發通知,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文件中屢次出現「平等」字樣,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平等」的。
  • 中國發布丨就業遭歧視 起底非全日制研究生
    中國網9月3日訊(記者 董小迪)近日,內蒙古某地在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有媒體發現,近年來,網上存在不少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反映,涉及就業歧視、人才落戶難等多個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是什麼?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一樣嗎?國家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政策是什麼?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回應
    近期,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上述負責人強調,五部門的通知中已明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向就業歧視say NO,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黃金期來啦
    前幾天,一則新聞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幾個字眼推向了大家關注的重點。事件是這樣的,一個非全日制的碩士研究生報考內蒙古地區的教師招聘,被拒之門外,原因竟是,學歷不符,用人單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歧視,霎時間成為全民輿論的焦點。首先,小編要明確說的是,教育部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是絕對認可的。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嘛!」
    ,所以很多人對最近火起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不以為然。所以今年年初,教育部等五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謹慎,因為有些學校可能「不懂」非全!
    又是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情況,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就有爆出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被「歧視」的問題。無獨有偶,最近又看到了一則讓人很不舒服的事情,事情經過見下面截圖。這又是一個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的問題,我不知道這叫不叫「就業歧視」,但是,對於壓根沒有工作的應屆本科生來說,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到畢業時再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將會令人非常頭疼。所以,還是真心希望,想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謹慎一些,特別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在做決定前請三思。
  • 「非全歧視」
    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研究生報考;南昌「人才10條」排斥「非全」研究生;海南中學,「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山東濟南,「非全」研究生不能辦理「泉城人才交通卡」……這是對「非全」研究生的歧視嗎?應該如何消除歧視?請看以下評析。偏見也有現實基礎■青的蜂在我看來,「非全」研究生並非不夠優秀,不允許「非全」報考也的確是一種偏見。
  • 非全日制就業受歧視,多地發聲要求非全日制應一視同仁
    最近好像看到很多這樣的事件,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教師時受到歧視,要麼剛開始就因「非全」的帽子被拒之門外,要麼稀裡糊塗過了筆試,面試,到體檢的時候被告知是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符合要求。從而引發網友熱議與很多非全研究生的不滿。
  • 小衛科普|如何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報考嗎?
    ▲ 北京大學醫學部2020年非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招生簡章 沒有獎學金,大多數學校不提供住宿等 獎學金基本不提供,住宿方面較少學校提供,比如南京醫科大學非全提供宿舍;如果在職報考非全最好是在該城市有穩定住所
  • 拒之門外 誰來給「非全日制」歧視亮紅牌
    原標題:拒之門外 誰來給「非全」歧視亮紅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近期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社會輿論高度關注。媒體追蹤報導發現,有的地方修改了此前發布的招聘公告,刪除了「全日制」要求,而有的地方維持之前的招聘條件要求,拒絕「非全」的維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