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就業遭歧視 起底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0-09-05 中國網

中國網9月3日訊(記者 董小迪)近日,內蒙古某地在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有媒體發現,近年來,網上存在不少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反映,涉及就業歧視、人才落戶難等多個方面。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是什麼?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一樣嗎?國家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政策是什麼?

某網站的在職研究生信息。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職研究生

不少在職人員選擇攻讀非全日制研究生提升學歷,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培訓機構、網站上宣傳的「在職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實是兩個概念,他們指的可能是「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

同等學力申碩的特點是先讀後考,申請者需要先參加高校的課程研修班並獲得結業證書,並在滿足獲得學士學位滿三年等條件後參加申碩考試,考試通過後,在規定時間內發表論文並進行答辯,通過論文答辯,便可以獲得碩士學位。

記者查詢發現,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均開設了課程研修班。但值得注意的是,同等學力屬於學位教育,不屬於學歷教育,課程研修班的結業證書並不具備學歷證書的效力,同等學力申碩者無需「考研」,通過申碩考試後只能獲得學位證書,無畢業證書、無研究生學歷。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區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我國高等教育採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兩種教育形式。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根據教育部的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也就是說,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樣需要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即俗稱的「考研」。與全日制研究生相比,二者的區別在於非脫產、全脫產的學習方式,此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修業年限可能較全日制研究生長。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截圖

官方:強化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權益保護

同樣通過統招統考,社會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爭議卻始終存在。針對用人單位的這一歧視,不少高校積極發聲,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名」。

2019年9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就曾發布《關於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與就業相關問題的說明》。今年年初,北京化工大學也發布通知,要求到校參加宣講招聘或在本校研招網上發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單位不能對求職者有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的歧視行為。

今年2月,教育部、中組部、人社部、公安部、國資委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權益保護,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近日,一位網友留言稱,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某地的教師招聘時,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了一位在微博上專門為遭遇就業歧視發聲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博主小法(化名),他是這個帳號的第二任運營者,本身也是一位遭遇過就業歧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運營微博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有類似遭遇的小夥伴。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遭歧視?
    多地區非全就業、落戶遇阻在「非全日制值不值得讀」的討論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非全日制就業造歧視,很多網友表示很多用人單位人才引進政策中,均要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者不將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視為應屆畢業生,提出只有籤署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才允許入職,還有部分地區事業單位轉編要求必須為全日制碩士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回應
    近期,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多個網絡互動平臺上,近年來均存在不少網友諮詢、反映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包括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收到就業的歧視
    「我特別希望取消我的微博帳戶,因為這意味著全日制研究生和兼職研究生具有相同的就業權利,並在人才引進,住房和職稱評估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團體有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小發告訴中國之聲「新聞有見解」。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秉琦:道歉不應該是結局2016年,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協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通知。 2017年,統一組織實施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和培訓。三年之後,為什麼仍然出現這種就業歧視?
  • 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網絡輿論全面呈現
    最具代表意義的即博主@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其簡介中寫道&34;,這種口號式的自我動員為個人不斷傳播相關事件注入了強大動力,博文表述上也無時無刻不在積極號召其他非全研究生加入同一陣營,不限於發布非全研究生的投稿引發共情、向非全研究生徵集稿件擴大輿論影響、整合各地非全研究生招聘信息增加正義性、持續轉發媒體報導為非全研究生背書、調查熱搜之後非全待遇是否發生變化跟進最新進展……這些具體行動將行動者隨時隨地的團結在一起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究竟如何?「雙非」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的現象,引發社會關注。很多讀者想知道,在高校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到底有何不同,其含金量真的比全日制低嗎?為此,我們邀請部分高校負責人從報考、課程設置、導師安排、畢業論文要求等方面予以解讀。
  • 非全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
    同時,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願意被調劑至非全日制,中國教育在線調查顯示,因擔心畢業後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而不願調劑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約佔47%。相關數據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數為3.625萬人,在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為11.538萬人,畢業生為2.552萬人。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嘛!」
    2020年,隨著第二批新政策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學歷歧視」的尷尬又再次上演。事件回顧12020年6月,南昌市發布「人才10條」政策,有網友反映,這個政策含有對非全日制學歷的歧視。,所以很多人對最近火起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不以為然。
  • 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非全日制遭歧視?真的不是這樣
    近日,一則新聞又將「非全日制遭歧視」這一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2020年海南中學公開招聘中,某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經過海南中學三次公告進入體檢,後被告知取消了錄取資格,原因是不符合招聘條件,屬於「非全日制研究生」
  •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碩博等於本科生?
    2016 年教育部對我國研究生工作進行統籌,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如今距離施行統籌已過去 3 年,第一批統籌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經處於找工作的關口。今年的秋招,卻並不是那麼和諧。有學生在招聘中發現,很多企業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歧視,這個話題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聽聽第一批「非全」研究生怎麼說
    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根據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國研究生將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碩士不是掏錢就能讀
    進入10月,企業陸續開始秋招,對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來說,求職過程卻備受冷眼。據媒體報導,國內某大型建築公司明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某企業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是「學歷歧視」嗎?
    文 | 陳墨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引發社會關注。只因畢業證上「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有人無緣省考面試;有人報考了教師崗位,後被取消應聘資格;有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被卡住。除了應聘、升職受阻,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人才落戶、補貼政策也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排除在外。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多地這樣回復...
    每經編輯:趙雲近日,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遇阻等相關話題,引發關注。8月5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就非全日制研究生無法享受鼓勵來哈就業創業補貼相關政策問題,向黑龍江省領導提出質疑。該名網友認為,根據國家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應享受與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引進等政策方面的同等政策。
  • 鄂爾多斯教師招聘歧視非全,你還會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嗎?
    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是一名非全日制畢業的研究生,在今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中卻因為非全日制的身份遭到了歧視。幾次申請報名,都被以「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並不清楚今年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而現在已經過了報名的時間段,所以報名未通過的研究生已經不能組織重新報名了。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用人單位應提供平等機會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近期,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對此,9月4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時表示,「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已明確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落戶機會。」
  • 你會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嗎?鄂爾多斯教師招聘歧視非全,官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是一名非全日制畢業的研究生,在今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中卻因為非全日制的身份遭到了歧視。幾次申請報名,都被以「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並不清楚今年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而現在已經過了報名的時間段,所以報名未通過的研究生已經不能組織重新報名了。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回應了,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實際上,「非全」研究生被區別對待並無依據,早在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出臺新政,要求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被誤讀的「非全」研究生近期,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