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2020-12-11 芥末堆

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問教丨歧視對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句抱歉就完了?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資料圖(澎湃新聞)

*來源:騰訊教育(qq_edu),作者熊丙奇

據媒體報導,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該網友表示,國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下文《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經過這麼長時間還是無法正視統招非全日制學歷,不能保證統招非全日制的就業,略感心寒。

對此,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應稱,經調查,當地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的情況。當前,準旗招聘考試已經結束,杭錦旗招聘考試報名工作也已結束,即將開考,鑑於考試工作組織程序的嚴密性,已不能夠重新組織報名,對給網友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聽上去,當地的態度很誠懇,但是,此事不能就此結束。要消除學歷歧視,必須動真格啟動對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地方、用人單位的問責,否則,在歧視行為發生後一句輕飄飄的道歉就應付過去,誰會把公平就業、消除歧視當回事?

當地回應稱,有關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的《通知》,請問,這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置於何地?招考工作是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負責人員居然不了解有關政策,這是嚴重失職。而且,這一理由也不成立,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和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並非新規,而是四年前就有規定明確的。2016年,教育部下發的《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當地該不會解釋連這一規定也不了解吧?

今年2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就業權益保護」,「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如何理解「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眼下有地方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區別對待,設置不合理的報考資格條件,如果一句招考已結束,報名工作已結束,就把提出質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打發了,那「不得」對具體招錄工作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這麼明顯的違規卻只能看著違規發生,那強化就業權益保護就是一句空話,消除就業歧視也就是說說而已。

要切實強化就業權益保護,對此事的處理應該是,至少應該對還沒有舉行考試的招考工作,重新組織報名,這是完全可行的。當地以考試組織工作的嚴密性為由稱無法重新組織報名,如果他們的工作真嚴密,會不知道國家規定嗎?真正的嚴密應該是在知道違規之後,嚴肅糾正違規。另外,還應該啟動對相關責任人的問責。

消除學歷歧視,促進就業公平,已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除了對學歷歧視,還有一些社會輿論支持(如全日制研究生就應該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難道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諸如此類)之外,對學歷歧視幾乎沒有問責,是這類歧視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學歷歧視,必須兩手抓,一手抓教育質量保證,確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一致;一手抓公平就業,就業權益保護,對用人單位查證屬實的歧視行為,必須糾正並問責。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訊教育」。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騰訊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騰訊教育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問教丨「非全日制」學歷歧視屢禁不止,是誰在縱容?
    我國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破除「唯學歷論」,消除「學歷歧視」,從關注學歷,到切實重視人才質量。對於就業中實際存在的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視,一種觀念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確實比全日制研究生「低人一等」,用人單位明確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堅持招聘質量標準,提高招聘效率,不應該對此進行道德綁架。
  • 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視對待,處理不能止於致歉
    作者:熊丙奇據報導,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要消除學歷歧視,必須動真格啟動問責,否則,一句道歉就能應付過去,誰還會把公平就業當回事?招考工作是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負責人員不了解有關政策是一種失職。而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和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並非新規,而是四年前就有規定明確的。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視背後是什麼?
    研究生培養方式改革之後誕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一些地方政府和用人單位區別於全日制研究生,人為當成「另類」,可以說是為就業歧視又增添了新的品種。更加讓人關注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享受地方相關人才政策和就業方面受到歧視並非個案。在深圳案例曝光之前,全國已經有多起類似的案例。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當地已經責令相關部門在今後招聘考試中,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相關政策,對相關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博主「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希望自己帳號有註銷的那一天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會遭遇就業歧視?各種說法都有。但的確存在一個「抱團取暖」的特殊群體。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多地這樣回復...
    每經編輯:趙雲近日,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遇阻等相關話題,引發關注。8月5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就非全日制研究生無法享受鼓勵來哈就業創業補貼相關政策問題,向黑龍江省領導提出質疑。該名網友認為,根據國家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應享受與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引進等政策方面的同等政策。
  • 研究生遭歧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有何區別?
    文章中前前後後提到了多次「全日制」,但對「非全日制」隻字未提。同為研究生卻遭遇如此大的反差,引起了那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強烈不滿,甚至將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對待上升到歧視層面。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紛紛留言表示很受傷。
  • 消除非全日制研究生歧視需從去功利化破題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作為改革後的新生事物,教育部明文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在實踐中,因畢業證書上有「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
  • 申論熱點:如何消除「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 綜合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歧視,主要是出於一種誤會和偏見。如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誤會成了此前的「在職研究生」,或者「非全日制本科和專科生」。要知道,根據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7年起,統一組織實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錄取,堅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質量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收到就業的歧視
    過去,非全日制學校確實有相對較低的要求,但在2017年全國改革之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校實施了相同的考試和錄取標準,在教學和培訓中遵循相同的要求,並且學位證書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兩者的含金量沒有差異,但學習時間表不同。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是「學歷歧視」嗎?
    文 | 陳墨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引發社會關注。只因畢業證上「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有人無緣省考面試;有人報考了教師崗位,後被取消應聘資格;有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被卡住。除了應聘、升職受阻,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人才落戶、補貼政策也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排除在外。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區別對待?「一視同仁」呼聲高
    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持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據媒體報導,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近期,全國多地被曝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落戶等人才待遇享受上被區別對待。基於此,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一群體迅速被推向輿論風口。觀察近一個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全網聲量,問題曝光之前全網聲量平緩;而隨著「應聘遭拒」事件的發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一群體迅速走進公眾視野,輿論將目光聚焦「學歷偏見」「唯文憑論」等現實問題。
  • 光明時評:招聘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請跳脫出刻板印象
    首先,「非全日制」的學歷,從專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存在,此事所涉及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不同於以往的在職研究生,而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樣,屬於統招統分計劃。無論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全日制研究生,都是相同的初試和複試,相同的錄取分數線,進校以後,也是相同的培養教育體系和培養質量,學歷學位證書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這種背景下,部分高校的碩士招生也隨之做了調整。
  • 光明時評:招聘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請跳脫出刻板印象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推免生,而統招研究生統一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此調整更換,更是在驗證一點,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區別已不大。因此,招聘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就不只是刻板印象的問題,也缺乏對基本事實的了解,暴露了相關單位人力部門在政策信息了解方面還存在漏洞。
  • 中國發布丨就業遭歧視 起底非全日制研究生
    中國網9月3日訊(記者 董小迪)近日,內蒙古某地在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有媒體發現,近年來,網上存在不少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反映,涉及就業歧視、人才落戶難等多個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是什麼?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一樣嗎?國家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政策是什麼?
  • 從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前世今生,看今天的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近來非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就業受到歧視被熱議,因為教育部一再發文,依照囯家相關規定,非全日制學歷與全日制學歷享受同等待遇,不得歧視。在這種背景下的非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的質量如何,沒有人不心知肚明。不只是年紀較大的人,當下正在上研究生的學生同樣這麼認為。今年秋季開學,一正在服役期的軍人以超出國家線70分的成績被大學錄取,註冊第一天幾乎所有同學都說非全日制研究生花錢即可,不用當真,軍人當即決定退學。所以在當下任何單位招聘時,學歷要求裡根本就不會包括非全日制學歷。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究竟如何?「雙非」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的現象,引發社會關注。很多讀者想知道,在高校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到底有何不同,其含金量真的比全日制低嗎?為此,我們邀請部分高校負責人從報考、課程設置、導師安排、畢業論文要求等方面予以解讀。
  • 非全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
    今年9月初,有網友反映該公司的招聘公眾號在問答環節中,明確回復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一時間,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滿,並向湖北人社廳舉報該企業涉嫌就業歧視。儘管目前該公司的招聘公眾號已經刪除了相關文章,並清空了公眾號進行整改,但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該公司的做法和HR的態度就是一種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歧視。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 究竟何時才能撕掉歧視標籤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只因畢業證書上有「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就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作為改革後的新生事物,國家教育部明文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他們並未被平等對待,數十萬「非全」學子正在呼籲同等就業權利。
  •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們:如何在誤解和歧視中艱難成長
    9月4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針對近期社會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歧視問題,在回應澎湃新聞時明確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已明確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落戶機會。」針對教育部的回應,已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內心既高興,又忐忑。
  • 2021年考研在即,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還有必要讀嗎?
    2021年考研時間已確定,考試恢復正常,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是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頻繁遭「歧視」,讓不少人考研的熱情冷卻了許多!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求職不被認可,無法享受同等社會福利等問題都折射出一個問題:「非全日制」學歷認可度不高,學歷歧視問題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