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高校中選出兩所最好的高校,非清華北大莫屬,至於清華北大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很微妙,清華工科獨霸,北大文理一流,勢均力敵。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當初北大和清華有差距。
考不上清華才去北大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日本投降後,大學教育秩序逐漸穩定,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進入清華大學當教授,一家四口住進清華園。這一年,他們的女兒梁再冰參加全國大學入學考試,報了清華大學,但是結果卻沒考上,林徽因不相信還複查了試卷,結果仍然是名落孫山,最後夫婦兩一商議,決定送女兒去北京大學學習。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兒子梁從誡身上,當時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年,梁從誡仍然是報考清華,結果比錄取線少了2分,後來去了北京大學歷史系。
這裡我們除了為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不動用私人關係、保證公平這一品質點讚外,我們也能看出當時北京大學是不如清華大學的,考不上清華才去北大。
不得不提燕京大學
那麼當時的北大和清華的實力到底如何呢?這裡不得不提一所曾經的著名大學——燕京大學。燕京大學校址就是目前的北大校園,是20世紀初由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開辦的一所大學,首任校長是司徒雷登,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雖然燕京大學只存在的33年(1919年-1952年),但是確培養了52位後來的兩院院士。
真正讓燕京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是哈佛燕京學社的成立。哈佛燕京學社來歷很有趣,當時美國有個鋁業大王有一筆巨額資產捐出來當了教育基金,其聲明中有一項就是要拿出一部分錢研究中國文化,這種情況下,當時世界頂級的大學哈佛大學才跟一所中國都名不見經傳的燕京大學合辦了哈佛燕京學社,從此燕京大學在國內外名聲大振。
新北大的由來
1952年,院系大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銷,文理科併入北大;同時,清華大學的文理科也併入北大;北大工學院併入清華大學;北大醫學院獨立為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北大地質學系與清華大學等校有關系科組建了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大法律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至此,原來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著名學者雲集北大,奠定了北大文理兩科在我國的統治性地位。
由此看來,你覺得當時北大和清華哪個強呢?歡迎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