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課堂|手語無聲勝有聲

2021-02-22 鄭州工院校報記者團

手語是用手勢比量動作,根據手勢的變化模擬形象或者音節以構成的一定意思或詞語,它是聽力障礙或者無法言語的人互相交際和交流思想的一種手的語言,它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而對於聽力障礙的人來說,它則是主要的交際工具。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則主要在於語音這個問題上和聾啞人是否以手勢進行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聾啞人想問健全人一些問題,但健全人看不懂聾啞人的手語,該怎麼交流呢?本期,團團將帶領大家了解並學習一些基礎手語,讓健全人更了解聾啞人的手語。

據相關手語的研究調查:遠古時代初期,並沒有產生語言和文字。我們的祖先在生活與勞動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發音與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說,早在遠古時代就有了手語的雛形,而且並非專為聾人所有。遠古人靠手勢來傳遞信息,表達一種語言的形成。從此,手語漸漸地演變成我們聾人專用的語言。

聾人因聽覺障礙影響了自身語言的發展,所以主要依靠視覺獲取信息。手語自然就成了聾人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並隨著文化的發展而進步。抽象符號的增加,豐富了聾人的手語詞彙,方便了互相溝通與交流。

手語歷史悠久,但是正式的聾啞教育卻是四百多年前才發展的,考察到的是法國第一位偉大的聾教育家德雷佩神父,為了需要,自己創造發明手語以利管訓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為國立聾校,他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他的助手認為應該編手語字典,也花很多時間致力於手語編輯工作,可惜手勢太複雜,不能廣泛被人使用,何況一個字有時往往需要用許多手勢方能解釋清楚,尤其抽象的表達更難,所以在1880年後只好改用口語法教學。

美國在1817年設救濟院,收容聾者並開始使用手語。日本也在1880年於東京設立第一所聾人學校,而後大阪、京都也都相繼成立聾校。1895年起臺灣被日本人佔據50年,在這段期間日本人在臺灣的臺南、臺北成立聾校,所使用的手語大多是東京、大阪型。

1887年美國傳教士梅耐德夫人,在大陸山東成立啟瘖學校,她採用口語教學,出版一套用貝利字母拼音編輯的《啟瘖初階》讀本,聾人間也有他們使用的大陸型手語,而且廣行於北平、上海、南京和廣東,甚至香港各地。

1945年臺灣光復,在臺的日本老師被遣送回國,1949年大陸解放後,有些大陸聾校的老師在臺北啟聰任教,於是臺北混合了一些大陸語。左營啟英聾校姜校長畢業於大陸啟瘖學校,則採用大陸系手語。再加上聾胞散居各地,北、中、南三所聾校地區隔離,於是聾人所使用的手語逐漸出現差異。

2018年7月1日,中國實施《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作為語言文字規範發布。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則主要在於語音這個問題上和聾啞人是否以手勢進行思維。語言學家根據語言的語音屬性認為手語是一個符號,而非語言;耳聾教育專家、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聾啞人本身根據手語的語言屬性認為手語同樣是語言,它是語言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然而,手語不能和書面語絕對地對應起來,聾啞人書面語言要受到手語的限制,不能形成正確的書面語言,雖然手語不能作為完全意義上的語言,但根據手語所具有的語言的屬性說明,手語應該作為語言的類型之一。

  (註:視頻由太原市聾人學校提供)


   

手語和文字

是聾人與健全人之間交流的主要方式

2020年國際聾人節的主題是

 「骨傳導,傳遞聲音傳遞愛」

 旨在增加人們對聾人信息無障礙需求的認知度

推廣聾人信息無障礙措施

小時候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見手語新聞,不自覺的被這種優美的語言打動了,對它產生了好奇。再到千手觀音中聾人演員的完美表現,動人的手勢已經深深的印在的腦海裡。

而真正接觸到手語,還是在上聾人學校的時候,招新的時候老師們用手語和歷年的學生交流。讓我明白了手語還可以有這麼豐富又新奇的東西。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瘋狂的愛上了手語。每次的課肯定會第一個學習新的手語單詞,句子必須要當天就打熟。記得那個時候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雙手不停的比劃著。在馬路上看見的哪怕打不出來一個整句,也要把會打的字打一下,心裡才舒服。和我一起走路的人都會時刻的在提醒我「別比劃了」,「歇會」,但沒過一會兒還是會不自覺的比划起來。最後給我的總結就是著魔了!

隨著學習的深入,讓我了解到更多的手語,接觸到了更多的聾人朋友。讓我的世界又增添了一片純淨的畫面。手語不但成為了我們之間交流的工具,也讓我們感覺到了一種最安靜,最純情的語言。使我體會到了,世界上還會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的存在。可能剛開始的同情已經慢慢的變成了平等,變成了敬佩。自強的他們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了。你會變得無時無刻不再為他們著想,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來幫助他們。

我個人認為學習手語是從興趣中來,隨著學習的加深,又將這種興奮已經升華到了另一個高度。

記得剛開始的手語入門知識,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到手語的發展,特點,對手語在整體上有個一個感觀的認識。從手指字母到手語詞彙再到句子,所有新學員都急切想動起手來,迫切的想學到更多的手語打法。這個時候是大家興趣最濃烈的時候。也是學習手語最急切,最渴望的時候。

但隨著一段時間的學習,新的困擾出現了。任何剛開始學習手語的人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學習上的停滯期或者是怠慢期。為什麼會這樣呢?可能剛開始時的好奇.興奮已經漸漸變淡,轉為平淡。而且因為手語也是一門語言,有著自己的普遍而又不同的特點。既然是語言就要勤加練習。剛開始學習時,對手語的不習慣再加上沒有一個完整的語境來幫助大家記憶,所以遺忘的頻率也很大。

另一方面,我們學習手語的目的當然是想更好的和聾人朋友交流,這是因為大家在有了一定詞彙的積累後,卻發現和聾人交流起來非常吃力。手語存在的方言和聾人們習慣的打法是最大的阻礙。所以這時,在我們學習的中國手語基礎之上,要更多的跟聾人交流,體會他們習慣打法、語序和語言環境。讓我們以一名聾人的身份來和他們交流。不要害怕膽怯。

圖文 | 於朋君

排版 | 於朋君

審核 | 李羽辰 徐文明

相關焦點

  • 手語社的簡介
    「星」指的是「星星知我心」,無論有聲還是無聲世界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明星,只有相互溝通才能知彼、知己,成為知心的朋友。    手勢擺出的V組成一顆無比閃耀的星星。 「星」沙龍手語社團於2001年在天津理工大學創辦。2003年掛在社聯名下。
  • 手語學習要點
    一、什麼是手語手語是聾人表達思想,進行語言交流的工具之一。是從事特殊教育教師對聾人進行教育教學的工具之一。手語是聾人的語言,也是聾人交際的工具,它作為一種語言,已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手語是由於聾人交際的需要而產生的,聾人交際需要是手語產生、發展的內在原因。
  • 乾貨|手語與手語語言學史(下)
    (詳細內容參見【第三期 手語的書寫系統】——「Stokoe系統」) 一開始Stokoe的理論並不被聾教育專家看好。但隨著口語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不斷失敗,以及當時美國社會追求公民權利和平等的背景下,人們對聾人群體和手語的看法也開始轉變。聾校開始嘗試讓手語重回課堂,採用手語和口語雙語來進行教學。
  • 【全國助殘日】讓手語「發聲」:90後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全國助殘日】讓手語「發聲」:90後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05月21日 19:24 A-A+   兩年前,讀大三的王娜娜結識了聾人朋友張權。因為不懂手語,即使當面交流,她也不得不用微信打字。
  • 手語有新版本了!3000多新詞進入手語課堂(視頻)
    安全帶不再只有一種手語表示,妻子和丈夫簡化為一個手勢,隨著11月1日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漢語手指字母方案》正式實施,它將和去年7月實施的《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共同服務聾人語言生活和聾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 一起學習手語!上海迪士尼推出「米奇童話專列」花車巡遊手語翻譯服務
    圖說:迪士尼花車巡遊有了中文手語服務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是國際手語日,上海迪士尼樂園花車巡遊——「米奇童話專列」正式推出中文手語翻譯服務,成為園內最新一個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的娛樂演出。
  • 國際手語日 | 學習手語有什麼好處?
    國際手語日是全球聽障人士和手語使用者的重大節日。這次決議不僅僅是宣傳和普及手語,宣導手語在聽障人士的地位,讓大家意識到早期使用手語和提供手語服務對聽障人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其實手語並不是聽障人士的專屬語言,大家都也可以學習手語,手語的普及和推廣前途很廣,它不僅用於言語表達上,還可以應用在詩歌和舞蹈上,比如大家熟悉的《感恩的心》,手語也能把詩歌表達的淋漓至盡。
  • 手語.權(上)
    猩猩也找到朋友替他充當手語翻譯,帶著她到課程中心報名,豈料中心以「凡入課室者必須繳付學費」的規定將朋友拒諸門外。他打了一個手語,表示憤怒得「瘋了」。因為帶手語翻譯出席口授的課堂,是聾人的基本權利。他只好尋求社工協助,結果,擾攘了大半年,終找到一家課程中心,讓手語翻譯在課堂上替他作即時翻譯,他亦能一次便考取了平安卡和保安牌。
  • 全國第一個外語手語翻譯課程開設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培蓮) 日前,記者從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了解到,該校開設了全國第一個外語手語翻譯選修課。  據了解,外語手語翻譯選修課率先在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的2016級翻譯碩士研究生中試行。該試行目的在於為我國聽障人士解決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問題和提供翻譯人才的儲備。
  • 學習手語,傳遞溫暖
    ▲校園記者學習手語 彭慧潔 攝12月4日到11日,株洲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走進尚格小學、樟樹坪小學、泰山學校,開展「手語課堂進校園」校園記者專題活動,給各校校園記者帶來了精彩的手語教學。在尚格小學的課堂上,市特殊教育學校楊牡老師給校園記者們播放了一段「無聲世界」的視頻,並帶領校園記者從數字到英文字母、從稱謂到日常用語,學習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手語。校園記者們對手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舉起雙手,認真地模仿學習。
  • 透視手語翻譯行業三大問題
    高水平手語翻譯稀缺手語翻譯是通曉至少一種手語和一種有聲語言,並且能夠把一種語言準確恰當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人員。手語翻譯員是聽障人士和健聽人溝通的橋梁,手語翻譯人才水平直接影響著聾人群體的生存質量。在我國,手語還沒有作為一種自然存在的語言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應有的重視,手語行業發展緩慢,除少數師範類高等院校在特殊教育專業中開設手語課外,手語教育培訓力量較為薄弱。王麗婭說,借鑑國外的經驗,當前在我國應儘早推進實施手語翻譯職業化,制定國家統一的手語翻譯考核評價機制和等級標準,並將手語翻譯列入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考評範圍。
  • 神奇傳感器手套化身「手語翻譯機」!實時手語轉語音無壓力
    芯東西(ID:aichip001)編 | 董溫淑芯東西6月30日消息,最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設計了一種特殊的手套,通過結合更加靈活便宜的傳感器和人工智慧算法,將美國手語實時轉換成英語語音研究人員希望,這為使用手語的人能提供一種能更加自如與他人交流的簡便方法,同時也能幫助更多人自主學習手語。據研究人員介紹,現有手語翻譯可穿戴設備大多比較笨重,佩戴舒適度較差。相比之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發的美國手語翻譯手套由輕質、價格低廉、耐久、有彈性的聚合物製成,並且配備了通過沿著五個手指方向延伸的細長傳感器。
  •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識別並翻譯手語的可穿戴裝置Leap Reader推出
    谷歌翻譯可以說是目前最強大的翻印工具,不過它在強大也僅僅是支持各種國家的有聲語言,但是對於手語這種特殊的種類來說也許就無能為力了。不過,谷歌公司做不到並不意味著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最近幾位來自葡萄牙的設計師就在澳大利亞雪梨共同創建了一家工作室,旨在創造出能夠將手語翻譯成普通人使用的語言,讓不懂手語的人也能與使用手語的殘障人士順暢溝通。
  • 手語「普通話」和盲文「規範字」發布
    圖/視覺中國《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將於7月1日起實施昨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今年7月1日起,《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手語和盲文有了國家標準,手語有了「普通話」,盲文有了「規範字」。
  •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時間:2018-02-08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 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在問抖音手語表白怎麼做,抖音手語表白圖片教程?
  • 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電話
    一種可供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電話,由美國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的一家兒童醫院研製成功。由於手語需要連續的運動圖像,所以哪怕是最先進的可視電話所顯示的快速變換的圖像,也無法滿足聾啞人交流的需要,而必需利用電子計算機。
  • 學習手語的方法
    (投票)1、戴助聽器聽 2、看口型 3、筆談 4、手語交流手語是聾人的語言。---富志偉《中國手語研究-序言》手語是聾人交際的工具,它作為一種語言,已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中國手語-序言》手語是由於聾人交際的需要而產生的,聾人交際需要是手語產生、發展的內在原因。--- 趙錫安(1999), 《中國手語研究》,華夏出版社.
  • 央視手語主播亮相兩會委員通道 現場教記者手語「謝謝你」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十九大手語翻譯 周曄:  我們面對不同殘障類別的孩子,我們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可能都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說我們在教聾聲的時候,可能要藉助手語進行教學,與其溝通。
  • 全國手語資格證如何考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均可申報手語翻譯人員五級(初級)職業資格鑑定;持有手語翻譯人員五級(初級)職業資格證書一年及以上者,可報名參加手語翻譯人員四級(中級)職業資格鑑定;持有手語翻譯人員四級(中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者,需要持證二年及以上,可參加高一等級的職業資格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