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手語主播亮相兩會委員通道 現場教記者手語「謝謝你」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2017年3月3號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在會議開幕前,首場「委員通道」將在大會堂內中央大廳開啟。今年政協大會「委員通道」的主題是「新時代的人民政協」,圍繞科技、生態、 教育、社會和法治建設、創新發展、實體經濟等話題,委員們將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十九大手語翻譯 周曄:

  我們面對不同殘障類別的孩子,我們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可能都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說我們在教聾聲的時候,可能要藉助手語進行教學,與其溝通。面對智障兒童教育,我們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上更具有形象化、生活化和多樣化的特點,為了更好地提高智障兒童的生活、交往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老師們都會為每一個智障的兒童制定一個個別化的教育計劃。另外我們的教學不拘泥於課堂,利用生活中很多自然的場景進行教學是我們的常態。

  有一次唐氏綜合症的小孩看到我,指著我的嘴說:口紅。我知道他會特別想要表達,我就在後來的幾天當中,逐步把這個詞彙進行拓展,去教他說一句完整的話,有一天他看到我的時候,他終於說出了一句特別完整的話,就是「周校長抹口紅真好看」,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非常非常興奮。另外我們的老師也可以根據家長接送孩子以及我們午餐的時間,來適時對這些智障兒童進行生活、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我覺得這樣的開放和自然的方式非常適合智障兒童的教育。我們也認為最好的教育應該是最適合的教育。

  大家可能看到我的時候,更多是在電視屏幕上看到我,也有很多的媒體報導說,我是央視二十多年來從不說話的女主播。大家今天看到了,我可以講話,而且能夠講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話,今天我非常榮幸,以全國委員這樣一個身份站在委員通道上,所以我今天可能不能做兩會的手語播報了,但是我特別想用今天這個機會教大家一句手語,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多了解手語的知識,便於今後和聾人朋友溝通拉近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這個手語非常好記,也非常形象。就是「謝謝你」。這個好比是我們的頭,我們在點頭示意「謝謝你」。我們大家可以跟我一起來學這個動作,非常簡單,也非常常用。

相關焦點

  • ...委員首次亮相「委員通道」 十九大手語翻譯現場教手語「謝謝你」
    全國政協委員張敏、周曄、吳浩在「委員通道」上接受記者提問。政協委員周曄(中)曾擔任十九大手語翻譯。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委員通道」上,政協委員接受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 侯潤芳)今日(3月3日)下午,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前,11名全國政協委員在首次設立的「委員通道」亮相。委員們分別就載人航天工程、量子技術的運用、特殊教育、北京冬奧會等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首場「委員通道」:女委員現場手語翻譯「謝謝你」
    海外網3月3日電3日下午14時許,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內中央大廳北側舉辦首場「委員通道」,楊利偉、潘建偉、張桃林、呂忠梅、楊揚等來自多個界別的十餘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中外記者採訪。「謝、謝、你!」,在兩會的首場「委員通道」上,一位女委員帶著記者做起了手語。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十九大手語翻譯周曄。在去年10月的十九大開幕會上,手語翻譯周曄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作為電視直播屏幕下角的手語翻譯,她用不停變換動作的雙手,將三個半小時的大會內容即時傳遞給聽障人士,創下了國內媒體直播手語翻譯時間的最長紀錄。
  • 揭秘最"沉默"的央視主播:2小時做1.4萬個手語動作
    央視手語主播周曄(資料圖) 有這樣一群央視主播,他們在節目中從來不發一言,只是默默地打著手勢,為觀眾傳播訊息,這群人就是央視的手語主播。央視總編室微信公眾號「CCTV看點」日前刊發文章,揭秘了這群「沉默」的央視主播的幕後故事。 "沉默"的主播讓傳播無障礙 自2011年10月起,央視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提出「更多傳播 更少障礙」的服務理念,讓服務聾啞殘障觀眾的手語主播第一次出現在日播的新聞直播節目當中,以增強節目的服務功能,追求傳播「無障礙」 。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 北京基層委員亮相
    原標題:兩位來自北京基層的政協委員亮相   昨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今年首次開啟的「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等三名委員率先與媒體見面。與以往大會不同,今年在人民大會堂首次組織了三場「委員通道」。開幕前,包括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量子通信領軍人物潘建偉等在內的十一位全國政協委員走上首場「委員通道」。作為北京市推薦的全國政協委員,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十九大手語翻譯周曄和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吳浩兩位來自基層一線的委員亮相「通道」,講述他們的心聲,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 手語翻譯:替委員聽 代委員說
    在社會福利與保障小組的會議室裡,當聾啞殘疾委員於兵用手語「發言」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其他委員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語翻譯鹹樹立身上,時而點頭贊同,時而拿起筆記錄……在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只有三位聾啞殘疾委員,他們分別是社會福利與保障組的於兵和高曉笛以及文藝組的「千手觀音」邰麗華,而他們與其他委員的溝通,全靠手語翻譯搭起一座「橋梁」。
  • 最近央視主播朱廣權火了,一本正經說段子,忙壞了手語老師!
    侵權必究說到央視的新聞主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呢?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央視新聞頻道的主播朱廣權火了,還時不時的登上熱搜,很多網友也是非常喜歡他段子手式的新聞播報,可以說看朱廣權的新聞播報就像是在看相聲,一點也不覺的乏味。
  • 手語主播1.4萬個手勢翻譯政府報告 曾擔心體力不支
    通過電視收看直播的觀眾會注意到,螢屏右下角,一位手語主播一刻不停地翻譯著政府工作報告,我們也應該把掌聲送給她。昨天9時,溫家寶總理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央視全程直播。螢屏右下角的小畫面裡,那位身著紅色西裝、梳著幹練短髮的手語主播,翻譯動作一刻不停。她叫周曄,是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今年,是她在特教崗位上的第29年。
  • 十八大手語解讀:「老路邪路」怎麼比劃
    11月8日,當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作十八大報告時,螢屏右下角的小畫面裡,那位身著紅色西裝、梳著幹練短髮的手語主播,翻譯動作幾乎一刻不停,在約1小時40分鐘裡,她用手勢詮釋了近3萬字的報告。據統計全國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的約有2000多萬人,中央電視臺用這種方式向他們傳遞著,5年一次,來自黨的最高層的聲音。
  • ...手語 翻譯 手勢 打樣 葛玉蘭 特教 意思 人名 操練-2013上海...
    東方網1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的政協會議首次用了「手語」同步直播,方便聽障人士了解「兩會」動態。記者目睹了手語翻譯張麗君整整兩個小時的工作全程,看著都覺得累。  算上準備工作,她在主播臺前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長達120分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絕對是體力和腦力的雙重考驗。
  • 這個虛擬主播手語棒棒噠
    《長沙新聞》欄目正式啟用AI手語翻譯《手語操作演示》視頻昨天(6月22日),長沙電視臺新聞頻道《長沙新聞》欄目採用畫中畫的形式,首次使用AI虛擬主播為聽障人士打手語,這不僅讓傳統的電視節目有了酷酷的科技感,同時也體現了權威媒體對殘障人士的體貼與關懷
  • 央視節目主持人朱廣權背後,竟藏著如此「暴力」的美女手語翻譯
    央視節目一向以嚴肅為主,所以稍有玩性的主都關注度不深,但是最近主持人朱廣權卻以段子手的風格來主持節目,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紛紛表示被主持耽誤的段子手、中國段子手在央視直播大廳,但是更多網友關注的是背後的手語老師壓力大,手語老師也是頻換!
  • 北京榜樣周曄:35年用手語向聽障人士傳遞愛
    同時,作為央視的手語主持人,承擔了央視《共同關注》欄目的每天一小時手語直播任務,並在全國兩會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等重大時政會議中擔任手語主播,將大會盛況傳遞傳遞給更多聽障人士。誤打誤撞進入特教行業今年55歲的周曄是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進入這個行業,有一個小故事。
  • 「畫中畫」連續8年,手語翻譯成上海兩會電視直播 「標配」
    這支已成為上海兩會電視直播「標配」的翻譯小隊,就是由6名上海市電視新聞手語主持人和上海市殘聯宣文處工作人員一起組成的手語翻譯團隊。自2013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嘗試在兩會開幕式電視直播中使用手語翻譯以來,兩會直播已連續8年使用手語翻譯,場合不斷增加。
  • 央視萬詞王朱廣權:直播「逼瘋」手語老師,帶貨讓李佳琪啞口無言
    朱廣權的努力沒有白費,央視新老主播交替時,將他從幕後帶到了直播間,從播音員變成了《國際時訊》的主持人。朱廣權厚積薄發,一旦有突破點便停不下腳步。2008年,他還被分配到了《新聞聯播》擔任記者,進行現場報導。朱廣權從幕後到螢屏前,再到做記者去新聞現場作報導,接受了央視對他全方位的歷練。他也沒有辜負央視對他的期望,將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現了出來。
  • 原來說唱也可以有手語翻譯
    為了方便聾啞人群獲取信息,很多新聞欄目在左下角都配有手語翻譯,由於主播播新聞的語速比較平穩,手語翻譯們的工作相對好做,不過如今不少公益組織都設有「沉默電影院」,專門為聾啞人「翻譯」電影,演員們說臺詞的速度不一,這項工作的難度自然就加大了。
  • 手語翻譯周曄:做十九大翻譯是很大榮譽 沒想到被關注
    作為十九大開幕式上的直播手語翻譯,周曄出現在屏幕左下角。圖片來自央視視頻截圖。文|新京報記者陶若谷本文約3474字,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周曄自己也沒有想到,作為一位在屏幕上從不說話的「央視主播」,她在2017年10月18日這天突然成了「網紅」。
  • 十九大報告手語翻譯周曄:三個半小時直播背後
    作為十九大開幕式上的直播手語翻譯,周曄出現在屏幕左下角。圖片來自央視視頻截圖。文|新京報記者陶若谷 編輯| 胡杰校對|陸愛英本文約3474 字,閱讀全文約需7分鐘周曄自己也沒有想到,作為一位在屏幕上從不說話的「央視主播」,她在2017年10月18日這天突然成了「網紅」。
  • 手語也有外語?聽障小夥用多國手語講解古蜀文化
    這些手語,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見過!你好、謝謝、我愛你……你好謝謝我愛你這些都是中國手語的表達。然而,這些手語你認識嗎?國際手語「你好」美國手語「謝謝」美國與國際手語「我愛你」他們是國外的手語表達。什麼?手語還有國界之分?中國手語的「我愛你」由3個動作組成,而國際手語則用一個手勢表示,就是中指和無名指彎曲,其他手指豎起。
  • 雷神山醫院聾啞患者手語舞《謝謝你》,致謝白衣天使
    兩位聾啞患者住進武漢雷神山醫院,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地治療,醫護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手語。3月2日,兩位患者情況穩步好轉,同時康復出院。剛入院時兩人都出現發熱等症狀,由於醫護人員不懂手語,無形中增加了很大難度,特別是喻爹爹,每天愁眉苦臉,有時還暗自流淚,醫護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幸好該病區保潔員志願者毛妍力是一位心理學教師,也懂得手語,於是利用休息時間,輪番給病區裡的醫護人員手語教學。醫護人員每天利用交班後的休息時間學習,通過近一周學習,可以進行簡單的日常手語交流,治療和護理工作也更加順暢。
  • 兩會手語翻譯:怕影響拍攝不敢多喝水 新詞要提前琢磨
    因為今年的一項新規定,使得張麗君成為上海歷屆「兩會」以來首位手語翻譯。雖然她有著豐富的經驗,但事先沒有材料、必須現場同傳、時間長達近2個小時……這些從未面對的新狀況,讓張麗君壓力倍增。   就連報告裡一個個新詞,也得事先做好準備,甚至要先預演給聾人朋友,通過了他們的驗證,才有底氣在電視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