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豐巢三家被反壟斷處罰代表了什麼信號?

2020-12-20 盧詩翰

就在今天,官方宣布對阿里騰訊豐巢三家公司進行了反壟斷處罰,各罰50W。

萬萬沒想到,最後是三家一起背水實際上,騰訊阿里兩家涉及反壟斷我能預料到,阿里收銀泰,閱文收新麗都好理解,但豐巢我沒有想到。說一下我的理解吧1 關於金額很多人說這種體量的公司,只罰50W這麼少沒有意義,但我想說,首先,關鍵在於,這個罰款對社會和行業釋放的信號,即接下來會加強對於網際網路行業反壟斷的監管,這會打消不少企業的僥倖和觀望心理,起到威懾作用。其次,之前我國網際網路行業並沒有反壟斷案例的執行參考,大家對於壟斷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你覺得壟斷的公司,實際上可能只是表面上佔有率高,在消費者心目中存在感強,你沒怎麼聽過的公司,說不定在水面下尤其是企業端大賺特賺。【典型案例,幾年前小米手機橫空出世大殺特殺,你覺得他血洗國產安卓市場,有可能涉及壟斷對嗎?但實際上它手機裡的硬體器材包括晶片其實都是用的別人的,所以C端存在感爆棚但行業壟斷力沒那麼強。反倒是華為,在通信領域所向披靡,但交換機這種行業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所以業內知名但大眾那裡知名度不高,直到他們也做了面向消費大眾的手機,大家才熟知華為】所以,即便是贊同反壟斷的人,對於具體界限也非常模糊,按市場佔有率,還是按行業統治力?大家的標準都不一致,大家的共識只是在於這幾個巨頭可能涉及壟斷了,需要監管。但具體界限在哪,以及需要採取什麼措施,是罰款還是拆分,要罰多少,要怎麼拆,其實都是沒有統一認知的。這個界限的模糊,就導致了處罰的力度也不太好平衡。阿里騰訊這種量級的公司,你處罰個百萬千萬人家喝水一樣,但真要一上來就十億百億的罰,感覺又有點不教而誅的意思,對吧。大國做事,要能服人,之前還在討論具體怎樣算壟斷呢,你這裡直接快進到百億罰款,火就有點過了,菜會糊。我國一向的風格是飯一口口吃路一步一步來,先來50W告訴你,這個是目前的界限。這50W數額基本等於沒有,但他意味著,開始行政處罰並且是罰款,而不是之前只停留在呼籲層面了。2 信息此外,這次的三個處罰對象,我認為可能也傳遞了一些信息。以下是我個人的理解在各種反壟斷呼籲中,最後出來的是這三個案例,他們的共同點是,投資併購。在我的理解裡,這可能意味著,如果你的企業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用強有力的產品打穿市場所向披靡,那麼即便市場佔有率高,應該也不算進反壟斷。比如大疆無人機,華為通信,海康威視等,他們都在業內一騎絕塵,在海外也攻城拔寨,市場佔有率都很高,但他們不算壟斷,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產業升級技術研髮帶動企業發展的良好示範。如果單純的市場佔有率高就要給你掰扯壟斷,那企業拼搏進取又是為了什麼呢對吧。而如果,你的市場佔有率不是建立在自己產品的競爭力上,不是靠產業升級技術研發爬科技樹完成,而是建立在資本優勢上。對方團隊辛苦拼搏,研發技術搞產業升級,你打不贏對方,但你背靠巨頭,利用資金優勢投資併購對方。亦或者不直接併購對方,但是利用巨頭的資源去打對方。這就意味著,努力拼搏加強研發產業升級都沒用,有錢者勝出,這種遊戲規則顯然是不健康的,那這個就要給你算反壟斷。當年微軟的反壟斷,不是因為Windows作業系統市場佔有率高。而是他利用自己作業系統優勢,捆綁IE瀏覽器,排擠網景公司的瀏覽器。你IE大家覺得不好用,你不去提升產品,卻利用作業系統優勢搞捆綁,那你這個就觸及反壟斷。同樣的,騰訊在通訊社交領域有優勢甚至有撼山易撼騰訊難的說法,但這也是自己把握機遇自我奮鬥沒什麼好說的。可新麗的劇並不比別人好看,演員也不受大眾歡迎,但背靠巨頭優勢和閱文的IP資源,就是能死命給大家推,那這個就觸及反壟斷。阿里的銀泰應該也是這個邏輯,淘寶支付寶抓住時代浪潮沒什麼好說的,但現在你在線上零售有極大優勢後,往線下零售發展,最終可能會讓銀泰形成背靠線上優勢去迂迴打別人的情況,所以也觸及反壟斷。同時,對社區團購的剎車也能用這個邏輯理解別人都是夫妻店小商販,你巨頭有流量優勢,還有資金優勢能搞補貼,你都虧本倒貼賣了,別人還怎麼玩?所以這個可能也觸及反壟斷。這可能意味著,以後燒錢補貼這個玩法會減少,如果你有技術優勢是建立在新一代商業模式上的,那麼你初期發發紅包搞促銷搞宣傳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沒有任何新技術就燒錢硬來,那可能不太好。唯一不好理解的,是豐巢,豐巢似乎不符合這個邏輯。他並沒有背靠什麼巨頭資源去降維打擊對手~如果要算用資金優勢收購對手,那麼按體量來看更應該是當年的滴滴快滴合併案。也可能是,當年滴滴快滴都是燒不下去最終合併的,所以這種是你們自己選擇而不算利用巨頭壟斷優勢去擊敗對方?3 壟斷之外最後,我認為大家除了看到壟斷和處罰,我們必須還得認識到一件事。國家的競爭,也是尖端企業的競爭,產品的競爭。而巨頭能成為巨頭,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也是無數競爭者中大浪淘沙殺出來的,他們同樣匯聚了無數的辛勤和汗水,甚至可以說是許多行業的領軍者。因此很多時候不能簡單的拆分罰款,誰強我拍誰。而應該加以引導,讓巨頭們將力量放到更值得期待的領域中去。

所以反壟斷應該不會向許多人期待的那樣直接就進行巨額罰款抑或拆分,而應該會是一個規範和引導。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不要辜負了時代賦予你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涉嫌反壟斷,阿里、豐巢、閱文遭頂格處罰,什麼信號?三大巨頭火速...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
  • 阿里豐巢閱文回應反壟斷罰單
    本報記者 張 旺14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被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什麼信號?阿里、騰訊、順豐同時被頂格處罰50萬
    阿里投資、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三起涉壟斷案件遭調查此次處罰的三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其中阿里巴巴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交易涉及百貨零售、影視製作發行、快遞末端投遞服務等不同行業。案件基本情況如下:一是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案。
  • 平臺反壟斷動真格!阿里閱文豐巢被罰,它們做錯了啥?
    此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一個月以來,監管層已經連續多次對反壟斷公開表態。那麼,什麼是經營者集中?這3家公司的股權收購,錯在哪裡?收購完成後,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什麼叫做經營者集中?
  • 前有3Q大戰後有阿里、閱文、豐巢被罰 網際網路反壟斷案的反思和啟示
    2014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騰訊與奇虎 360 之間的訴訟戰)終審落幕,這被認為是網際網路首起反壟斷案,2020年12月14日,阿里、閱文和豐巢因收購案未申報,被市場監管總局分別罰款50萬元,相關新聞隨即上了熱搜,再次引發市場討論。
  • 違反《反壟斷法》 阿里、閱文、豐巢被行政處罰
    據新浪財經報導,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
  • 反壟斷正式開始!阿里、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
    ,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來源:市場監管總局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
  • 阿里、閱文、豐巢挨罰 傳遞營造更公平競爭的強烈信號
    #新華微評#【阿里、閱文、豐巢挨罰,傳遞營造更公平競爭的強烈信號】依據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14日對阿里、閱文、豐巢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頂格處罰,三家企業各被罰款50萬元。處罰金額雖然不大,但敲山震虎之聲隆隆,向社會釋放出強烈信號——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加強監管、營造更公平競爭環境勢在必行。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對於處罰,阿里、閱文、豐巢承諾將積極整改。相關企業也必須以此為戒,認真學習法律規定,定期自查,梳理自身經營行為,同時全面配合反壟斷調查和審查。提升社會各界對公平競爭意識的感知和認同。
  • 頂格處罰!阿里投資、閱文、豐巢違反反壟斷法被罰釋放強監管信號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阿里、騰訊閱文、豐巢違反《反壟斷法》 被合計被罰150萬
    阿里、騰訊閱文、豐巢違反《反壟斷法》 被合計被罰150萬 2020-12-14 16:34
  • 阿里 豐巢違反《反壟斷法》被通報頂格處罰 網際網路巨頭們顫抖了嗎
    12月14日,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 對話豐巢舉報律師金順海:豐巢本有機會免於50萬頂格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5月13日,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金順海、楊帆、王維維三位律師就豐巢收購中郵智遞股權重組事宜涉嫌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寄出了情況反映函。律師"情況反映"的信息傳播後,豐巢在5月18日交割完成前並未立即進行申報,直至近日被頂格處罰。
  • 阿里、閱文、豐巢違反反壟斷法,各被罰款50萬元
    以下為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三起未依法申報案件處罰情況答記者問全文: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依法申報案件處罰情況答記者問  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 違反反壟斷法:阿里投資、閱文、豐巢被頂格處罰 公司火速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阿里投資、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頂格行政處罰,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在答記者問中表示,調查顯示這三起案件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因此,沒有要求經營者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
  • 阿里、閱文、豐巢被頂格處罰
    、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依法申報案件處罰情況答記者問今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
  • 阿里、閱文、豐巢涉壟斷被罰!三家回應:積極整改!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主要負責人就此接受了記者採訪。 問題1:日前,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此次對這三起案件公開作出行政處罰,主要有什麼考慮?
  • 阿里、閱文、豐巢合計被罰150萬元,市場監管總局回應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題:阿里、閱文、豐巢合計被罰150萬元,市場監管總局這樣回應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市場監管總局14日公布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阿里、閱文、豐巢,同時被罰!虎牙鬥魚合併也被盯上了
    雖然平臺經濟領域競爭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但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所有企業都應當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律法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受此消息影響,阿里巴巴(09988.HK)、騰訊控股(00700.HK)和閱文集團(00772.HK)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
  • 違反反壟斷法 阿里閱文豐巢被頂格處罰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收購銀泰商業、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收購中郵智遞3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處罰。3家公司分別被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就在上周五,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表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 ...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怎麼做?臉書面臨拆分
    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