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如何通過STEAM來提升教育質量的?

2020-09-20 海南立思辰留學

在很多的教育領域或其他資料中,經常看到一個詞--STEAM。

  S =Science(科學)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A =Art(藝術)

  M =Mathematics(數學)

  新加坡如何進行STEAM教育?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教育方面也是走在前面。當前,新加坡正在推廣一種名叫:STEAM綜合教學的模式,在各個學校開始普及。

  從具有遠見的國際組織角度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2030年行動框架」中明確提出,要實現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的實現,正是有賴於學習力的提升,而學習力的提升,有依賴於對學習的興趣,相比傳統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STEAM教育更加重視學習興趣,它反對「知識講授 - 知識理解 - 知識記憶 - 知識測考」的傳統路徑,強調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價值鏈中,邊觀察邊學習,邊學習邊操作,邊操作邊體驗,邊體驗邊探究,邊探究邊創設,邊創設邊提高,利用輔助遊戲教學培養孩子的興趣,全面系統地提升孩子學習力。

  自2014年起,新加坡教育部與新加坡科技館合作,在中學推行STEAM有關的應用學習項目,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促進終身學習。

  當STEAM成為國際教改的重要目標時,新加坡不高舉STEAM課程,但中小學教室的學習卻充滿著STEAM精神: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

  未來5年,全球將有200萬個新工作與STEAM有關,也讓STEAM成為全球各階段教育關鍵字。

  根據調查,東南亞企業對STEAM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而新加坡修讀STEAM學科的學生超過52%,明顯高於其他東協國家35.8%的平均值。

  美國對待STEAM的態度

  STEM、STEAM不只是教育關鍵詞,更是美國下一個5年國家競爭優勢的發展方向,數10億美元的投入,動員教育、勞動、科學等部會中央到地方的官員,將會如何影響教育現場?

  美國有史以來首次,從中央政府、教育、勞動、科學等部會、地方官員,從幼兒園到大學老師、產業、勞工、社會教育機構、非政府組織都派出代表,在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統籌下,舉行STEM教育高峰會。各種專家和代表們齊聚討論未來5年、符合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的聯邦STEM教育策略。

  這則新聞背後,表明了STEM教育在美國,已被視為是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政策和人才投資。在美國,要推動和統合STEM的部門不只是教育部,而是由白宮領導,把相關部會的資源和方向整合聚焦。

  STEM不只是教育政策,更是國家競爭優勢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以及Math 4個字縮寫,顧名思義,就是結合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4個專業領域的新興教育議題。從美國政府的行動,看到教育政策跟「國家競爭」緊緊相系,不只是口號,而是相關部會必須一起討論落實計劃的政府行動。

  更讓人印象深刻是,所謂的「國家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原文是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Science Act(全美積極提升卓越科技、教育和科學法案),有明確又務實的政策要求,而且不論政黨輪替,早從2007年,歷經布希、歐巴馬、川普風格與政見各異的3個總統,國家的競爭優勢方向感與願景屹立不搖,政策持續向上升級、向下紮根。

  STEM歷經3任總統,共識一致

  把STEM這4個學科放在一起的概念由來已久。最早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經歷多方重視與討論,定名為STEM。2011年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提出創新與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接著發布《總統2012預算要求和中小學教育改革藍圖法案》,推動STEM課程,2014年更投入31億美元在STEM教育。

  於是,STEM從眾所關注的概念,轉為具體的國家發展與教育政策。

  幾年下來,美國無論公私領域都在談STEM。「STEM在教育界已經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日常用詞,」在美國從事課程設計與教學多年,與紐約政府合辦教師會議活動的甘恩(Jennifer Gunn)觀察。

  不管是STEM、或是再加上一個字母A(Art藝術),變成STEAM,這些概念,最近也成為教育關鍵詞。

  例如,以STEM/STEAM為名的非政府組織和機構如雨後春筍設立。

  為什麼推動STEM教育?

  STEM 起薪高、工作機會倍數成長。STEM、STEAM有什麼魔力,讓各界這樣爭相投入?

  將這些學科結合在一起的教育,不再只是學習各自獨立發展的知識,而是能發展應用數理以及動手做、判斷與解決問題的相關技能,這是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

  例如,需要應用STEM技能的工作愈來愈多,而且不只是在科技業。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和研究,在2008年到2018年,STEM領域的工作機會成長是其他類型工作的一倍。根據預測,STEM領域的工作未來更將加速發展。如果沒有趕快培育相關技能,將出現嚴重的缺工,也會影響產業、經濟發展,以及國家的競爭力。

  美國以外預測的趨勢同樣印證STEM浪潮席捲世界。英國皇家工程學院的報告也說要每年增加10萬名主修STEM的畢業生,新加坡、馬來西亞也不斷高喊STEM教育。德國則跟美國都面對數10萬的STEM相關工作職缺沒有補滿。

  此外,在國際職場分工中,運用到STEM技能的工作,收入也比較高。根據美國國家大專與僱主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NACE)報告,2017年大學畢業生,STEM相關的領域起薪最高。

  STEM 也是未來生活力

  即使不從事相關工作,現代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這些能力。

  常受美國《財星》(Fortune)、《高速企業》(Fast Company)等主流媒體採訪的科技應用服務顧問公司安特拉解決方案(Enterra Solutions)創辦人迪安潔莉絲(Stephen DeAngelis)說,因為STEM這幾個科目以及整合運用,教學生判斷性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在生活中面對難關與利用機會。

  為什麼STEM又成為STEAM?

  更進一步,有人把STEM拓展成STEAM,增加了Art藝術,因為擔心太強調數學與科技,忽略了人文關懷。學習並結合語言、人文、設計、音樂、藝術等學科,除了更能刺激創意,也更能符合人的需求。

  美國羅得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發起「從STEM到STEAM」的運動,並且設立了相關推廣組織stemtosteam,在民間、地方政府與教育界逐漸發酵,也把風潮吹到世界其他地方。

  實際上,在進行STEM教學時,老師們也多融入了要創意、設計、如何溝通與表達、考慮對象等人文的層面,在實務運作的差異不是太大。尤其,很多學校在進行STEM教學時,學生也運用3D印表機、影音簡報、設計軟體,跟STEAM已經沒有太大差別。

  STEAM未來趨勢,鼓勵更多女性投入

  STEM跟STEAM看似蓬勃發展、遍地開花,但其實才方興未艾,帶動更多新趨勢萌芽中。首先,美國仍持續要增加更多女性、弱勢族群在STEM、STEAM領域的接觸與發展。這不只是為了要滿足STEM領域畢業生的人數目標。

  以女性為例,在2015年,女性佔美國工作力的47%,但是在STEM工作領域,卻只佔了整個社會24%的職缺。在大專院校,女性也只佔STEM領域25%的畢業生。

  但是從事STEM工作的女性,薪資較其他領域高出35%。提高女性在STEM的能見度除了能夠改善家計,也有比較大的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有助孩子這方面的發展。因此,有人認為應該立法讓女性更容易進入這個領域,卡內基科學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也發展Girls Up課程,多接觸女性社團,鼓勵女性投入這個領域的工作。

  更多元背景的人從事STEM工作,也更能發揮多樣性,帶來更多整合效益。過往,女性投入STEM領域,多集中在教育、醫療或是化學、生物。但未來,美國還希望帶進更多女性進入航天、科技、數學、工程等領域。

  為此,美國許多女性機構、或是專業組織,像是美國女童子軍、女性工程師協會等,都提供獎學金鼓勵女性學習這些專業。

  美國持續強調,要在各種教育場景、各科課程運用更多計算機科技,讓學生自然養成與時俱進的能力與習慣。愈來愈多美國學校用筆記本電腦或是iPad考試,發布重要的通知、課程、作業。學生在學校就要用計算機做研究、簡報,還包括影音,就像上班族提案一樣。更進一步,在準備萬聖節、聖誕節等節慶布置時,校園、圖書館也大量開設軟體Scratch的入門與進階課程,教學生寫簡單的程序,做節慶燈飾變化、寫遊戲,讓傳統節慶多了科技味。

  STEAM未來趨勢,企業是重要夥伴

  另外,企業也是一大動力。像Google、IBM、Tesla、Chevron等公司,都透過公益計劃、或是實習、校園合作,協助STEAM紮根,連結教育跟產業發展,以及未來職缺所需人才。微軟則有Technology literacy的計劃,厚植大家的基本素養。

  白宮的STEM高峰會議指出,無論是STEM、STEAM,最終目標都不只是學習知識與技能,還要持續加強創新與創業精神,才能真正成為未來的領袖。

  未來,更重要的是各方投入,多管齊下,並且相互協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資深政策顧問兼STEM教育的副主任韋德(Jeff Weld)體認,由上而下推動的方式通常可以獲得很多好主意,但是真正的動能,是在地方、小區啟動。

  地方政府最知道他們的小區需要什麼樣的計劃,需要中央政府幫他們什麼忙,才能讓STEM、STEAM教育成功。

  立思辰留學提示,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學習STEAM不是終點,而只是善用工具,適地、適性幫助每個孩子獲得最適合的學習、帶得走的能力。

  善用STEAM工具

  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學習STEAM不是終點,而只是善用工具,適地、適性幫助每個孩子獲得最適合的學習、帶得走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私立教育公眾滿意度提升
    新加坡私立教育公眾滿意度提升  教育信託認證計劃保障私立教育行業標準  ——68所私立學校通過嚴格評估獲得教育信託認證  (9月16日,北京)9月私立教育機構必須通過學術體系和程序、教育質量保障、學生保護與支持服務的各項嚴格審核標準,以及參加學費保障計劃,方可獲得教育信託認證。在新加坡,只有獲得教育信託認證的私立教育機構才可以招收國際學生。
  • 都來看看新加坡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學英語的
    所以說新加坡教育體系也是比較完善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所以很多父母都想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直接全家移民新加坡,讓孩子能夠接受新加坡的教育,那麼在新加坡這個地方,他們到底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的呢?
  • steam實驗室新功能:steam瀏覽 提升遊戲曝光度
    Valve在steam實驗室中推出了新的功能——瀏覽steam。該功能旨在能夠使用全新的視圖,為steam上所有遊戲帶來更多曝光,幫助玩家選擇遊戲。新鮮推薦很多用戶都通過我們的榜單來迅速了解 Steam 上的新品和熱門商品。 現在,從新鮮推薦這一個菜單中就可以將這些一網打盡;在這裡,可以直接訪問 Steam 上正在舉行的重大活動——包括遊戲節、出版商特賣和其他季節性活動。
  • 全球學術新加坡篇:新加坡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圖片來自網絡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就將人力資源視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資源,並將發展高等教育作為提升人力資源質量在績效協議的約束下,新加坡的大學獲得更大的自治權,從而更能適應國際化環境和教育市場開發。另一方面,政府作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資金提供人,也要求高等教育機構遵守公共事務和財政問責的原則,實現質量保證和審計系統的制度化,對機構的業績進行外部審查。政府主要是通過「與大學協商戰略指標,籤訂績效協議」的模式參與大學治理。
  • Steam教育和素質教育有什麼區別?教育機構為何增設steam教育課程
    今年是線下教育行業的一個難關,很多教育機構面臨了巨大挑戰。然而線上教育今年可以說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素質教育作為非剛需性產品,如何儘快開展線上課程成為了很多機構的難題,然而在steam教育這個細分領域裡,卻出現了很多線下機構的大量引進。這又是為什麼呢?
  • 美國大學的迷思:如何提升教育質量?
    同時,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去美國留學的今天(雖然受到疫情和國際貿易的諸多影響,留美熱度暫時放緩),美國大學不光需要想著如何招攬學生和提升畢業率,也是時候開始反思如何提升教育質量了。,而非提升大學生獲得的教育水平。
  • 教育行業真正的藍海?steam教育究竟的有何魅力徵服家長和市場?
    教育行業雖然一直被稱為朝陽產業,但是市場上各家教育機構競爭激烈,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市場趨近於飽和的產業。那麼教育行業還有沒有真正的藍海產業?今天就帶你揭秘教育行業真正的藍海產業——steam教育。讓我們一起看看steam教育又是如何徵服市場和家長的。
  • 新加坡教育聯盟應邀訪問新加坡PSB學院
    這是新加坡教育聯盟高層領導2011首次訪問PSB學院,對學院的設施流下了深刻的印像.在校園尋訪中除了與PSB中國級學生有密切的交流,也在親切的PSB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了解了新加坡教育聯盟近2年來合作以來學生的優秀表現。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新加坡篇(一)新加坡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就將人力資源視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資源,並將發展高等教育作為提升人力資源質量、促進國家建設和實現經濟騰飛的戰略性政策措施。在新加坡的年度政府支出中,教育投入僅次於對國防的投入。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新加坡篇(一)新加坡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就將人力資源視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首要資源,並將發展高等教育作為提升人力資源質量、促進國家建設和實現經濟騰飛的戰略性政策措施。在新加坡的年度政府支出中,教育投入僅次於對國防的投入。雖然新加坡一向奉行「精英教育」原則,但是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次經濟衰退後,政府開始擴大高等教育規模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大學、理工學院及研發機構的數量也獲得增長。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更不了解孩子學了這些之後有什麼用,有些家長甚至覺得花了那麼多錢做這塊教育沒啥意義,對STEAM教育與STEM教育提出了各種質疑。針對大家的疑惑,專注於研究互動科技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應用,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化的發展的新法教育小編今日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STEAM教育與STEM教育。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促教育質量提升「乘風破浪」的李滄教育有話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高瑞嵩 青島報導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而育人質量如何,直接影響教育開展的有效性。那麼如何提升教育質量?如何讓教育真正對每個學生的發展都形成一種正向激勵,從而實現區域整體教育質量提升?青島市李滄區所實行的一系列舉措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 STEAM教育:提升孩子哪些能力?有哪些核心特徵?
    然而,我國機器人教育比較尷尬,國家雖組織了機器人比賽,引進了VEX機器人,但機器人教育在國家課程中找不到位置,無法普及;比較而言,歐美國家以美國為首,亞洲以新加坡為首,這些國家的在學校裡不僅大量普及機器人教育(如比賽),還把機器人教育納入必修課裡。
  • A-level 通關加速度-新加坡高質量教育直通車
    始終專注於填補出國留學準備期間的資源空缺,解決現有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打造最優質的培訓教育產品與諮詢服務,全力協助實現每一個留學夢。願景是無國界對接高質量教育資源,助力學生達到最佳自我從而做出最適合的留學選擇,並且終身受益。新加坡JA國際的創始人之一黃老師原籍中國,因初中時成績優秀,榮獲新加坡政府全額獎學金來到新加坡讀書。
  • 守護每一份探索世界的純真和好奇丨新加坡愛貝國際幼兒園丁丁園長
    在黑科技快速發展的數據時代,steam創客教育在今天的教育界得到了極大的推崇,新式的教育課程內容與結構,讓不少老師吸收到了來自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蜂鳥發現steam創客教育經過大量的時間課程研發投入,線上線下全方位的幼兒園市場調研,開發出符合時下幼兒園孩子們的steam特色啟蒙課程,快速地轉化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開拓他們的新思維,引導他們在創造中完成學習。
  • 高考後如何申請新加坡留學?
    高考後如何去新加坡留學?有哪些名校可以申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所以,當選擇新加坡私立大學的時候,就可以參考這個學校合作的海外大學世界排名,合作院校越好也就意味著私立大學教學質量越有保障。02關於新加坡私立雙認證學生選擇院校時,最好選擇有「教育信託保障計劃認(EduTrust)」和「服務質量監察局素質資格認證(SQC)」的院校,即所謂的雙認證。
  • 家長們對於steam教育、stem教育的解惑都在這裡了
    針對大家的疑惑,專注於研究互動科技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應用,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化的發展的新法教育小編今日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STEAM教育與STEM教育。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三國志:漢末霸業》通過Steam青睞之光
    作為一款國產的《三國志》遊戲,《三國志:漢末霸業》可謂是命運多舛,經歷過了在steam青睞之光的下架又重新上架的風波後,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玩家的支持,綠光排名也是一路向前。今日,《三國志:漢末霸業》正式通過了steam青睞之光,熱度排名也進入了前30,可喜可賀。
  • 鼎山中學注重中學教育質量提升
    為全面提升學校教育質量,9月10日,四川巴中巴州區鼎山中學組織召開了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專題會。會議由學校副校長馮偉主持。鼎山學區教育督導室王文,校領導班子成員及全體班主任參加會議。會議首先由鼎山學區教育督導室王文傳達了巴州區教育質量提升工作會議精神,並就如何提升教育質量提出了建議,他講到,提升教育質量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積極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有效開展互評互聽教研活動;要制訂教師
  • STEAM教育乾貨大分享
    steam教育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彙,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傳說中的steam教育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