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港版國安法」正常推進之際,美國也在加緊運作一項涉港製裁法案,也就是所謂的「香港自治法」。上周,這項法案在參議院投票前半個小時、因「技術性修正」被緊急叫停。不過這個小插曲並不能阻止美國國會內部對華「鷹派」的步伐,當地時間周四,參議院還是「全票」通過。
目前,法案還需經過美眾議院同意,由總統籤字才能生效。
上個月,不顧中方嚴正警告,美國國會仍然拋出所謂「香港自治法案」,將維護國家安全的「港版國安法」污衊成「中方違背保證香港自治的承諾」。
除對個人採取懲罰措施外,該法案還要求對任何故意與指定個人進行(由美國財政部認定的)「重大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
最新階段的修正還要求認定被制裁的外國人士需諮詢與美財政部長,將認定外國金融機構的權利由美國務院轉移到財政部。
據南華早報報導,一位熟知內幕的美參議員助手稱,修正過的內容與制裁法案此前的內容一致。
在上周參議院表決前的最後一刻,提案發起人之一、美國總統川普的親信,共和黨參議員凱文·克雷默曾突然阻止投票程序,稱得到白宮授意欲臨時加入一些「技術細節」。截至本周三(24日),克雷默依然沒見到所謂「修改細節」,還說「不確定他們(白宮)是不是討厭整個(制裁)主意」。
克萊默是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
有美媒評價,這個此前不為人知的細節,凸顯了國會對華「鷹派」在推動川普政府施壓中國問題上「步履維艱」。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的新書中聲稱,川普對介入香港抗議活動過深有異議,並表示「我們也有人權問題。」
美國在新冠病毒起源問題上抹黑中國後,試圖借香港問題發起新一輪對中國的打壓。一面肆意指責中國涉港國安立法,一方面借五眼聯盟搭建「反華聯盟」以遏制中國。
川普威脅將展開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地位的程序,並叫囂「制裁」內地及香港特區官員。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更是因為表態支持中國涉港國安立法,而遭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公開施壓。
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籤名支持「港區國安法」
但這一行徑是否是自損三千,美國應該心知肚明。美國在香港有重要經濟利益,包括1300家企業,300個地區總部和400個地區辦公室。對於中國的「制裁」,首當其衝的恰恰是美國自己的企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在回應中強調,中國全國人大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製作出決定,完全屬於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幹涉。美國在香港有重要利益,我們敦促美方認清形勢,停止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如果美方執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堅決回擊。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