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我始終認為,做父母的對待自己的子女,應該要做到「一視同仁」。
身為父母,不能「區別對待」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但多數家庭裡,還是會存在這種情況。做父母的,始終會存在著「偏心」。
這種「偏心」,最典型的代表是什麼?
就是要求過得好的那個孩子,必須要幫助那個過得不好的。很多有著這種想法的父母,在要求那個過得好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帶著「命令式」的口吻。
若這個孩子拒絕,或者說沒有滿足他們的意願。他們就採取「親情綁架」的方式,來「鬧騰」。
面對這樣的父母,的確不容易相處,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待。
這並不是有意「抹黑」父母。而是這樣的情況,這種「偏心」的父母的確是存在的。很多時候,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會讓自己的子女「寒心」。
而長此下去,親情自然會受到破壞。
朋友的一個好友,就有這樣「偏心」的父母。對於她來說,面對這樣的父母的確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的煩惱。但,她在處理和父母的關係的時候,也儘量在緩和彼此的關係。而不至於鬧出太大的矛盾。
不久前,她給我們分享了最近她和父母之間的「鬥智鬥勇」。
她有一個弟弟,比她小4歲。已經出來工作4年了。但她這個弟弟,沒有什麼本事,還遊手好閒。
從小,父母就很是溺愛。所以到現在已經28歲了,都還沒有一個女朋友,工作也不穩定。
不久前,他失業了。她母親就找到她,希望女婿能幫忙找個工作。
她老公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資源的主管。在老人的眼中,這個女婿掌管公司的人事,給安排個工作,不是分分鐘的事嗎?
她母親一開口就直接說:「女兒,你弟是我們以後養老的保障,你現在必須得幫助他。讓女婿給幫忙找份工作。」
她自然清楚自己這個弟弟的情況,老公的公司,根本就不會要這樣的人。
她直接就回絕了母親的要求。她母親有些生氣,說:「算了,真的是白養你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到關鍵時候,才看得出來,你一點用都沒有。」
她不想和母親發生爭執,就由著母親這樣說自己。
最後她母親說:「我自己去找女婿,他這個人為人和善,比你好說話。」
她本想阻止的,但轉念一想,還是讓母親自己去「撞南牆」吧。
最後,女婿自然也沒有幫忙。
她母親很是生氣,回過頭又來找女兒,說:「女兒,女婿不幫你弟找工作,是什麼意思?」
她給她媽說:「媽,這事不能怪他。」
她母親說:「不怪他,怪誰?我以為他是個好說話的人,沒有想到現在也這麼不通人情了。我看就是你給他說的,你說的話,他不敢不聽。我看,就是你不想幫忙。」
她不想和母親吵架,直接說:「反正我們幫不了,以後你們自己想辦法吧。好了,我還忙,就不送你了。」
她母親很是生氣,罵罵咧咧地回去了。
她心裡也很委屈,面臨這樣一個「不講理」的母親。她也沒有辦法。
是啊,她心裡清楚弟弟的為人。若弟弟是個上進的人,是值得他們幫襯的,她怎麼可能不幫?
可關鍵是,這樣的情況,讓他們也為難啊。
其實,這不是「找份工作」這麼簡單的事。而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難事。
她母親回到家裡,很是生氣,對自己的老公說了這些具體的情況。老兩口都覺得女兒做得不對。
但現在女兒就是「不肯幫忙」,他們也沒有辦法。而看著自己的兒子,依然是得過且過的過日子。他們卻並沒有管教。
他們依然像小時候那樣,溺愛著兒子。
說實話,這樣的父母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反思。而這樣溺愛著自己的兒子,兒子能有什麼出息?
自己的人生,必須要自己去走。做父母的,必須要學會放開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闖出自己的路來。
他們認為女兒是有義務幫助自己的弟弟的。可他們卻忘了,這是他們自己認為的「有道理」。
其實,這是不對的。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誰都沒有「義務」非得要幫助你。
說實話,每次聽說這樣的事。我都覺得這樣的父母,真的有些「悲哀」。自己不懂得反思,養廢了兒子,還寒了女兒的心。這以後的日子,真不敢去想,會過成什麼樣。
寫在最後的話:
雖然這只是朋友好友的經歷。其實,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人或許還有很多。
而她雖然一直都在體諒自己的父母,但至少現在看來,她的父母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
或許,這以後彼此之間還會有一些新的矛盾發生。
但就這位女士的做法來看,她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不能讓父母太難堪。她還是會想辦法,為父母以後的養老做準備。
只是,希望她的父母要明白自己的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自己的兒子,一定要讓他自己獨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而自己對孩子的偏心,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若他們一直都不認識到這一點,或許以後會遭遇更多的困境。
不管怎麼說,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說,對待自己的家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有些忙,幫不了的,就只能拒絕。#情感#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種「偏心」的父母嗎?歡迎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