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過年有不同彩票年菜加紅包

2020-12-20 濟南日報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廣場 2014.02.10 星期一

臺灣過年有不同彩票年菜加紅包

  □艾 文
  過年前後,有關內地的新聞就會佔據臺灣電視新聞版面。
  原因之一是春運,大家都知道臺灣是個小小島,所以幸運地沒有春運之類的情況。或許因為沒有,對於「地表最大之人類遷徙活動」的內地春運,臺灣電視臺每年必定會播。
  每一年會出現的畫面就是車站裡密密麻麻的人潮、擠破頭搶票的畫面,再配上記者不可思議的語氣「今年大陸春運創下最高峰,共XX億人次……」;「像電影人在囧途一樣,大陸春運亂象多。有人沒趕上火車當場下跪……」;「在春運的火車車廂裡,垃圾堆積成山,看看地上都是大家吃完的空盒子……」
  春運前後,臺灣電視臺就會開始報導,連續報導到「返鄉情況已經減緩,北京成為一座空城」為止。偶爾出現一些比較誇張的情況,電視臺便會樂此不疲地報導,比方有人騎馬返鄉啦、有人一次拿十包行李啦諸如此類。
  相比同構性太高的臺灣,內地顯然新奇得多。下面講講那些比較不同的差異。
  第一,臺灣有自己的除夕節目。這幾年在臺灣收視率比較高的叫做「紅白藝能大賞」。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這是模仿日本的節目「紅白歌唱大賽」。歌手分成白隊紅隊,最後由全臺灣民眾用手機簡訊票選喜歡哪一隊、由哪一隊獲勝。這個節目很注重觀眾的參與。不只會邀觀眾上臺一起玩,民眾還可以傳簡訊過去參加抽獎。臺灣人愛湊熱鬧、注重參與感,因此在臺灣不論是跨年還是過年節目,都比較注重「大家一起玩」的感覺,而不是明星在臺上表演、底下觀眾負責鼓掌就好。
  第二比較不一樣的情況是,臺灣人非常愛訂購年菜。發展到現在,年菜已經不用自己煮。每年過年前,超商、家樂福、酒店、甚至是電視購物就會開始推年菜。可以整套買、可以單買,而且競爭一年比一年大、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許多朋友的家裡一整套年菜都是從小七超商買。至於菜色其實大同小異。臺灣沒有過年吃餃子這個習慣,比較家常的年菜就是雞鴨魚肉海鮮外加「佛跳牆」。臺灣好像過年一定要有一鍋佛跳牆在餐桌上,所有酒店超商賣場的年菜都會有這一道。
  第三,臺灣過年有一項幾乎是全民參與的運動——— 買樂透彩券。臺灣的大樂透彩券在過年到初五都會有春節特惠活動,比方頭獎多一億、或多一百組中獎號碼等等,所以過年時臺灣的彩券行都是生意爆滿的時刻。
  最後這個活動也是臺灣獨有的特色。大年初一,每年都會上新聞版面、都會有很多人去搶的就是「『總統』紅包」。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每年重要的活動就是在大年初一時發紅包給民眾,「總統」發紅包的行程會在之前就公布,有興趣領的人民可自行看準時間前往。紅包裡有多少錢?本人領過一次,裡頭有一枚特製的一塊錢,聽說是象徵「一元復始」。
  不過,這幾年由於對領導人的褒貶不一,所以發紅包除了會被民眾握手、擁抱之外,還會聽到很多抗議聲,比方———
  「為什麼我沒加薪?!」
  「為什麼經濟還是這麼爛?!」
  「你到底做了些什麼啊啊啊?!」
  諸如此類的抱怨聲。
  其實,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日子並不好過。除了初一不能睡懶覺必須早早起床外,還必須由北到南趕行程、手很酸地一個個陪笑臉發紅包、還要聽一堆抱怨聲……

相關焦點

  • 加薪難 臺灣興起彩票「刮刮」潮
    年前年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都不忘向企業喊話,呼籲為低薪的上班族群加薪,共創「有感經濟」。臺灣《新生報》10日發表社論說,民眾似乎對臺當局和企業的期望已經不再,靠臺當局官員拼經濟,靠企業主加薪,倒不如靠自己。  春節6天假期,全臺大街小巷的「刮刮樂」彩票狂賣,排隊搶刮,好不熱鬧。另外電腦型態彩券則增加3名億萬富翁、2名千萬富翁和227名百萬富翁。年後開工,還有不少老闆交代員工買刮刮樂,當成紅包給員工同樂。
  •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2015-02-25 09:35:39有島內學者指出,臺灣是個注重人情世故的社會,過年時對民眾噓寒問暖,所起的效果絕對非同一般,「過年政治學」是臺灣政治人物必須學好的一課。  常「出沒」的三個地方  春節前後,要說臺灣哪裡人氣最旺,廟宇、年貨大街、餐館排前三,這也成為政治人物最常「出沒」的場合。  農曆新年頭一天,臺灣各地廟宇香火繚繞。
  • 兩岸除夕紅包:臺灣"發紅包" 大陸"搶紅包"
    除此外臺灣除夕祭祖的文化又是如何呢?臺灣除夕守歲的由來又是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臺灣的除夕文化與大陸的除夕文化之間到底有沒有差異吧。,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發紅包習俗,有些是小年夜就發,當然大多數則和臺灣一樣是除夕才開始發,除此外臺灣還有一個特別的紅包文化,就是政治人物發紅包,在臺灣很多政治人物都會在過年期間發紅包,比如說臺灣的歷任總統縣市官員或是某些政黨的領導人等,而政治人物發紅包則在大陸較少見。
  • 紅包:從傳統習俗到過年政治學
    這種「傳統」有數據為證,2008今年,一項研究隨機抽取了2005年—2007年3年來東城法院、海澱法院和一中院審理過的100起受賄案,分析發現78%的官員受賄會湊春節的熱鬧。而且70%的案件所涉及的賄賂是由官員家眷甚至情婦收受,包括官員子女收受的紅包。在臺灣也有類似醜聞:以收賄聞名的臺灣政治人物廖福本,其外號「紅包本」在當地普遍為人知悉。
  • 臺灣政壇瘋彩票 蔡英文發紅包籲中獎分一半(圖)
    臺灣政壇瘋彩票 蔡英文發紅包籲中獎分一半(圖) 2011年02月09日 15:2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王者榮耀過年有紅包活動怎麼玩 過年有紅包活動玩法
    王者榮耀過年有紅包活動怎麼玩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過年有紅包活動玩法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貼春聯、掃塵土、祭先祖......鼠年將至,臺灣的年味越來越濃。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有著相同的文化記憶、相同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
  • 歡喜過年,過年包紅包的「5個講究」,別為紅包傷感情!
    年關將近,歡樂聚會的同時,很多人已經在為一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做準備了:發! 紅! 包!過年發紅包講究吉利,雖然大江南北都有春節派紅包的習俗,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因此紅包的金額和個數也有區別。比如有人說,他們那裡的春節紅包基本都是幾百元,最少也有100元,有時候包少了還被說三道四唧唧歪歪。我想說的是,春節包紅包,寓意是祝福工作順利、平平安安。不想竟成了很多人的負擔!那包紅包究竟有什麼講究呢,不妨來看看。
  • 臺灣過年花樣多 廟裡還有「政治學」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轉眼間,時間已到了正月十五。此前筆者向大家介紹了臺灣過年前的準備,除夕夜和正月初一如何度過。而在這篇文章裡,筆者想和大家聊聊臺灣從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過節氛圍。
  • 過年的紅包要包多少錢?是有講究的
    過年給小孩發壓歲紅包,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小小紅包,表達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比如過年你要給小侄子發紅包,小侄子的生肖是龍,尾數是6,紅包金額就可以是666或者166等,總之以6為尾數就行。值得注意的是,過年紅包金額切忌含有4,有年給哥哥家的小侄女發了400的紅包,結果惹得嫂子特生氣,差點為此吵架。過年紅包禁忌,你了解了嗎?過年發紅包,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兒,若不小心觸犯了禁忌,得罪了別人就不好了。
  • 罐頭充當年夜飯 臺灣偏鄉孩童過年不快樂(圖)
    但是臺灣兒童福利聯盟調查卻發現,有的偏鄉弱勢學童過年吃的是罐頭、速凍食品或泡麵,穿的是舊衣服,沒有紅包可以拿,過年並不快樂。  陳麗如說,紅包一般是讓孩子儲蓄、買文具、玩具,但對偏鄉孩子而言,只是「過路財神」。調查指出,34%偏鄉孩子曾擔心繳不出學費,29.4%將紅包用在繳學費上,20.3%將紅包用在補貼家用上。  另外,32.3%孩子覺得冬天外出衣服不夠暖,35%覺得冬天睡覺棉被不夠暖,更有20.5%在冬天時曾因家中沒錢買瓦斯而洗冷水澡。
  • 過年、喜宴 紅包該怎麼包?
    工作後,每年家儀都從年終獎金撥出部分金額當作父母的紅包,大約5萬元(新臺幣,下同)。但去年,公司年終獎金縮水,家儀認為給父母的紅包錢不能縮水,即使獎金大幅減少,手邊現金不足,她還是硬著頭皮給了5萬元的大紅包。   眼看過年又到了,公司年終獎金還沒有著落,家儀想:是不是少給父母一點?但這樣做會不會讓父母不高興,自己也很沒面子?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家儀的困擾。
  • 這群臺灣朋友告訴你過年千萬別再用新錢來包紅包了
    中國傳統新春佳節將至,每逢過年,大多數民眾都會有到銀行換新鈔的習慣,方便包紅包給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不過,相信也有人納悶,為何過年包紅包一定要用新鈔?這不,一名臺灣網友專門就這種不成文的「規矩」發貼吐槽。
  • 創意過年紅包,讓你新年倍兒有面子
    說到春節,必然少不了紅包的一席之地,而一款有創意、中國元素的紅包,更加讓人眼前一亮!送紅包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代表好運,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有著很好的寓意。過年大人給孩子們發紅包還有個詞叫「壓歲錢」,代表著歲歲平安,傳統的發紅包也可以增加創意,那就是紅包融入新元素!
  • 過年習俗之一,紅包!過年紅包包多少?市民表示:過年紅包壓力大
    每年春節,紅包、壓歲錢、婚禮禮金,是大多數成年人春節逃不掉的支出。據調查結果顯示,37.06%的受訪者預計春節消費超萬元,還有近1成的受訪者表示靠借錢過年。 而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發現,不少人都表示春節的紅包「壓力山大」。
  • 和北方的老家相比,廣州過年時的紅包很隨意
    她今年49歲了,1993年嫁到這邊,父母早就不在了,她說回去都不知道該去誰家,雖說有哥有姐,沒有父母了,總感覺那不是娘家。還有就是她老家那邊走親戚,買東西出手很重,比如說買酒,不能只買一兩瓶酒,一買就得買一箱。哥哥姐姐家都有幾個孫子孫女,去看人又不能只買看大人的東西,多少還得帶點東西給孩子,雜七雜八的加起來,去哪一家都得帶不少的禮才行。
  • 過年吃點啥,南北大不同!
    有人說,從山東的過年習俗,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省份是如何過年的。山東人有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這絕對是家家戶戶春節期間不能少的東西。就山東各地而言,沒有太大差距,濟南人大年初一吃餃子,其餘的十六個地市也是如此。
  • 這些年我們收「過年紅包」是不是這樣的
    |當你還小的時候每年過年都會很開心因為可以到處收紅包了,無論哪個親戚看見你了都會誇一句,喲又長高了還變漂亮了,你會很開心然後靦腆地笑著,最後你回家時哪些親戚還會給你紅包,但紅包最後的歸宿可能是在你媽媽手裡
  • 過年發紅包!但「紅包」的英語怎麼說呢?可不是red bag哦!
    畢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太值得我們用不同語言去宣揚給世界了。1. 團圓飯第一大傳統習俗必然是團圓飯,英文可以說Family reunion dinner。不知道小夥伴你們那邊的團圓飯是怎麼樣的。但是在咔咔家,每年必吃的一道菜必定是「清蒸魚」(steamed fish),所謂的年年有餘。那怎麼跟老外解釋這道菜呢?你可以直接說The Chinese word for 「fish」 sounds similar to the word for 「surplus」 and 「profit」,表示中國字「魚」聽起來和「盈餘」差不多。
  • 過年紅包到底該發多少?還要注意哪些忌諱?
    導語:豬年即將到來,五湖四海的人們都收拾行李回鄉團圓了,回到家裡見到各種親戚好友,此時必不可少的紅包開始發揮它的作用,拜年走親戚從口袋中掏出顏色鮮明的紅包,這過年的氣氛立馬就起來了,這便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大人們最頭疼的時刻,孩子們高興過年收壓歲錢,大人們則頭疼紅包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