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蔡甸:夏日荷田挖藕忙 為市民餐桌添美食

2020-12-18 蔡甸發布

清炒、燉湯、涼拌……最近市民的餐桌上,藕的「出鏡率」越來越高,成為菜場裡的新寵。炎炎夏日,不少菜市場和超市的蔬菜攤位上都擺滿了鮮嫩的新藕。

8月11日,記者在武漢白湖家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蓮藕種植基地的藕塘邊看到,專業採藕工人正在抓緊採挖蓮藕,經過清洗、搬運、裝車後,再送到人們的餐桌上。

在白湖家園蓮藕種植基地的藕塘裡,挖藕工人從早上6點鐘就開始下塘忙碌起來,蓮藕工人每天搶挖作業,採挖近千斤鮮藕上市。只見挖藕工人手裡抓著一柄高壓水槍,彎下腰清理蓮藕周圍的淤泥,再將藕節輕輕提起。田裡挖出來的蓮藕成片漂在水上,收成頗豐。

「新藕上市已有段時間了,而且賣得比較好。」熊三雲是武漢白湖家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蓮藕種植大戶,2014年起承包了300餘畝池塘種植蓮藕:「這個藕是鄂蓮6號,它又糯又甜,畝產達4000斤,一上市就好賣得很,而且還供不應求。」

說起來藕來,熊三雲滔滔不絕,「藕的吃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挑個嫩頭,切成薄片,涼拌就好,也可以清炒或者燉湯。」據熊三雲介紹,今年第一批早藕5月就上市了,這一批上市的是湯藕,可炒可煨湯,炒起來脆甜,煨出來的藕粉、甜、白。

熊三雲告訴記者,時下是蓮藕的採收季,目前蓮藕的市場收購價基本維持在4元錢左右,不少蓮藕收購商早已提前與種植戶籤下訂單,價錢雖有波動,銷路卻未見影響。「銷量的話沒有話說,不僅俏銷武漢市,還走長途銷往全國各地,如廣東、上海、北京等地。」

相關焦點

  • 藕湯像媽媽做的味道,這家扶貧館裡的特色農產品受市民喜愛
    市民在扶貧館品嘗和選購。記者潘璐 攝11月18日,武漢消費扶貧館蔡甸專館暨武漢供銷O2O蔡甸體驗店開業運營,這也是武漢新城區首家線下O2O體驗店。扶貧館在蔡甸主城區文興街80平方米的店面裡,售賣蜂蜜、大米、茶葉、臘肉等來自湖北省及武漢市扶貧地區的百餘種扶貧產品,其中僅蔡甸地區扶貧產品就有20多個。蔡甸的各種傳統美食包裝一新,品種繁多。金碾王的豆絲、香滿園的系列湯品、景態園的生態大米、侏儒山的各類食用油作為蔡甸地區扶貧特色農產品代表,在館內重點推介。
  • 冬日挖藕人:每天水下勞作十幾小時 換來百姓餐桌佳餚
    最近氣溫急轉直下,在戶外待上一會兒就感覺凍得吃不消,但有種職業必須在刺骨的冰水裡忙碌,這就是職業挖藕人。近些年,來自湖北、安徽等地的藕農在通州東社鎮一帶租下幾百畝藕塘,每年從7月一直忙到來年3月份左右。今天,記者就帶你走進這些藕農,了解他們的生活。
  • 在武漢,排骨藕湯的靈魂,全在藕上
    武漢人的湯鍋宇宙裡,蓮藕排骨是永恆的主角兒。和廣東人湯鍋燉萬物的烹飪哲學不同,武漢人家銚子裡清一色煨的都是蓮藕排骨湯。蓮藕排骨是湖北人的專利,畢竟這藕認水土,只有從這片地界長出來,燉出的湯才算有個模樣。
  • 「荷塘三寶奇遇記」來了,武漢夏天就是這個味!
    武漢的藕是省內翹楚,宋代時蔡甸蓮花湖的藕成為貢品,現在則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武漢人心裡,這三寶在承包了他們味蕾的同時,還有度過的兒時的夏日。從荷塘裡打撈起來的夏天,依舊美味又多情。七月將至時,武漢的大街小巷就像商量好的,一時間都堆起了綠油油的蓮蓬。
  • 唐河桐寨鋪鎮:萬畝荷田綠如畫 特色農業美家園(圖)
    (原標題:唐河桐寨鋪鎮:萬畝荷田綠如畫 特色農業美家園(圖))
  • 今天,武漢蔡甸美食和農業民俗在這場活動中唱主角
    嘗蔡甸特色美食觀看民俗表演線上直播銷售農產品12月20日,在冬至節來臨之際,武漢市蔡甸區鄉村休閒農業文化民俗節在蔡甸景秀大地舉辦。活動結合冬至節日傳統文化,以「文藝表演+傳統文化」方式賀冬,讓遊客和村民一起參與,豐富群眾傳統節日生活,展現蔡甸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在歡快的鑼鼓聲中拉開帷幕,《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好日子》《歌唱祖國》《空竹抖起來》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
  • 湖北美食|武漢最有名小吃排行榜(TOP18)
    武漢美食,以過早和宵夜最出名,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4、歡喜坨又稱歡喜團、麻湯圓、麻雞蛋,為湖北武漢、荊州,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江陵等地的特色傳統小吃。在武漢已有百餘年歷史,它是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後外脆內軟,外焦裡嫩,色澤鮮豔,咬一口,一聲脆響後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
  • 蔡甸已全面開掛 這裡的人有福了!
    蔡甸即將步入地鐵時代~11號線三期也將為蔡甸的交通助力。蔡甸早已今非昔比蔡甸區位於武漢西大門,是武漢西部重要的橋頭堡,也是武漢向西部輻射的重要集散地。蔡甸南依長江,北託漢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蔡甸產業基礎雄厚以塞納河兩岸街景為藍本建設的法國風情街,50萬平方米世茂嘉年華室內主題樂園、天外天和世茂龍灣兩個高爾夫球場等生活配套設施,風情街集法國特色餐飲、休閒、時尚名品、藝術、文教展示於一體,是法國在漢人員的重要集聚地。
  • 武漢味道:除了火鍋,人們苦中作樂創造的那些美食
    說到「窮人樂」,這天,偶然看到唐振常先生談吃的小集子,裡頭寫道四川美食家車輻先生的吃法有道。大體意思是,那時大家都很窮,但窮有窮的吃法。「他叫的菜多是可以回鍋再燒的,一盤菜快吃完了,如豆腐鯽魚中只剩下骨頭了,加豆腐回鍋再燒,又成滿滿一碗,這樣花一份菜的錢吃兩份菜,真正花錢的菜並不多。
  • 武漢蔡甸這些「尖板眼」亮相農博會,還有主播線上陪逛~
    哇塞~菜苔全宴滿足你的味蕾新農牛肉作為蔡甸乃至武漢的一道名菜,其獨具乾結香甜、回味綿長的特點,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考慮細緻周到為這個人性化設計點讚~今年蔡甸展區還特設了網紅直播間、農產品「伴手禮」專櫃,方便市民線上購物,買到更實惠、更時尚的蔡甸特色產品。
  • 尋味湖北:一彎西子臂,七竅比幹心,他們將藕做到了登峰造極
    數據顯示,近年來湖北省蓮藕種植面積為98.8萬畝(不含蓮子),產量近240萬噸。在灞河,「世界上有九個蓮藕,只有灞河是獨一無二的。」在錢江的黃灣,皇帝甘龍稱讚當地的藕:「當一個人彎曲的西手臂,七個提示比一個人的心。
  • 湖北伢的冬天,少不了一口銚子藕湯
    冬日的荷塘少了夏日的碧綠盎然,卻多了些金燦燦、開到荼蘼的收穫感。記得紅樓夢裡寶哥哥說枯荷看著頹敗,林妹妹卻不同意,說是喜歡「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境界。枯荷留下,蓮藕得淘。每年這個時候,慧心雅社就會請職業挖藕人開啟一項傳統的工作——起藕。
  • 藕農的「夏日時光」:他們的驚喜都藏在那片荷田裡
    隨著7月的到來,夏獻知一家迎來一項艱苦的工作——挖藕。  為了保持藕的鮮嫩,夏獻知將挖藕的時間定在了每日下午。吃過午飯,小憩一場,為下午的挖藕工作儲蓄體力。兩點之前,父子倆準時醒來,換上防水褲,帶上工具就向著藕田出發。  挖藕是項體力活,要想挖出完整的一段藕更是需要耐心和技巧。
  • 武漢夏日玩水+美食全攻略.doc
    夏天,似乎是黏膩,汗水,酷日的代名詞而武漢的夏日更是如此作為中部地區的武漢夏日的情愫>01武漢瑪雅海灘水公園來點水花給眼睛降降溫~※ 15000m,瑪雅文化為主題,體驗豐富,適合一家老小◆旺季:7坐落於江灘旁,夏日傍晚的風景和玩水更配哦。◆特點:性價比高,孩子較多,地方不大卻很熱鬧。
  • 超七成的漢產蓮藕銷往北上廣及港澳等,外地搶喝湖北藕湯今年急吼吼
    孟非曾說過,「在我還是屌絲的時候,覺得武漢的排骨藕湯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今天,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漢產老蓮藕,近八成都銷往了外地,成為全國家庭餐桌上的爆款菜。由於需求量大增,今年蓮藕漲了價,但這並不影響藕湯成為餐飲市場上的明星菜品。
  • 武漢四環外買房:蔡甸、漢南、新洲該怎麼選?
    億房研究中心數據統計,今年2月武漢遠城區中黃陂成交量最高,江夏次之,新洲第三,其次是漢南和蔡甸。曾經你瞧不起的「蠻荒之地」,似乎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洲開通了地鐵陽邏線,今年年底蔡甸有望開通地鐵,明年江夏和漢南將迎來地鐵2號線南延長線和地鐵16號線。不久之後,武漢遠城區將全面實現地鐵覆蓋,你還會覺得武漢四環遠嗎?
  • 武漢房價漲勢逆天!遠城區哪個最具投資潛力?蔡甸!
    同樣是遠城區的東西湖區房價為12223元/㎡,同比上漲47.2%,之前還是默默無聞的江夏區,房價飆升至1萬。按照武漢開發力度,蔡甸未來房價極有可能快速上漲。回顧蔡甸房價漲幅數據來源:安居客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蔡甸房價發展是有跡可循的!
  • 武漢浮城記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王迎春 武漢報導當有人給肖婆婆遞上一個口罩並勸她帶上的時候,她拒絕了,她說,你還不如多買我幾斤藕。她今年65歲,在蔡甸的農貿市場賣藕,這裡並非武漢的主城區。大約5天之後,蔡甸或許將成為武漢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焦點地區之一。因為蔡甸將出現一座2.5萬平方米的新醫院。
  • 旅遊| 武漢精品旅遊民宿線路攻略之西部篇,遇見蔡甸、東西湖
    在武漢周邊,星羅棋布著各種風格特色的別致民宿,讓人想背起行囊,說走就走。來武漢,住民宿,自由又溫情。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為你整理出31家武漢精品旅遊民宿,收藏起來,一點點,去感受四季變換的風景。今天我們走進武漢西部蔡甸、東西湖的旅遊民宿。
  • 入冰水三尺工作八小時 挖藕工甘苦誰人知(組圖)
    由於水深超過一米,挖藕工看不到水下的情況,只能伏下身摸索著挖冰池挖藕>挖藕4年的老李的手指指甲沒有一個是完整的抽支煙解解乏中午,同伴把挖出來的藕擔走裝車  1月18日上午8時,當記者來到位於通州區臺湖鎮胡家垡村的藕塘採訪時,挖藕工老李、老王和小包已經穿好了專用的「水鬼服」,跳進了頭一天鑿開的冰面裡。  由於他們無法看到水下情況,每次只能挖出一棵。「還得順勢在水裡洗乾淨。」說著,老李看到記者要拍他的手,又把手浸回到水裡。  下午5時許,三人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