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走完兩萬五千裡路 六旬翁隻身重走長徵路

2020-12-15 央視網

9個月走完兩萬五千裡路 六旬翁隻身重走長徵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5日 11:00 來源:

燕趙都市報

    花甲之年,本是與兒孫們共享天倫之樂的安詳之年。而他卻在長徵勝利70年後,沿著先人的足跡,重新踏上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徵路。一路艱險,一路高昂,雪山上留下他被困絕望時流下的淚水,草地上留下他遇巨蛇怦怦的心跳聲,山林裡留下他奮身救火的身影,烈士墓前有他吟誦詩詞的迴響。九個月的艱險徵途後,他挺過來了,他在紅軍長徵結束之地,向世界吶喊:長徵,我勝利了!

    2月1日,61歲的馬瑞福老人經過9個月的跋山涉水,沿著當年紅軍長徵的路線成功完成了重走長徵路的目標後,回到了家鄉唐山市開平區。家鄉父老敲鑼打鼓地將這位「紅軍老英雄」接回了家。

    勝利歸來的馬瑞福老人回到家鄉後,再次翻開一路收集珍藏的近800枚印章,從江西瑞金、於都、遵義,到達會寧、吳旗;一路拍攝的1200張照片留下了馬瑞福9個月的艱險經歷,一生的寶貴財富。

    2月3日下午兩點,記者再次來到唐山市開平區四街祁家園子9號的馬瑞福老人的家。穿過窄小的胡同,記者走進了馬老簡陋的房子。一位老人身穿軍綠棉衣,瘦瘦的臉上略帶發白的胡茬,聲音有些嘶啞。他就是馬瑞福老人,見到記者進來,他匆匆迎了出來。在馬瑞福老人的房間裡,記者看到,陪他走過長徵路的行軍包正擺放在最明顯的位置,床上擺滿了長徵路上的各種見證物。此外,就是毛主席的畫像和一面裝滿書籍的書櫃。面對記者,他講述了長徵路上的「故事」。

    老人還說,他將把9個月的長徵記錄成書,把當年紅軍長徵的歷程和長徵精神用自己的行動傳播給社會。

    徵途:為烈士吟詩傳播長徵精神

    2006年4月27日,經過精心的準備,馬瑞福老人在眾人的歡送下出發了。「開平區8個單位來為我餞行。」馬老說,得知他的情況,開平區交通局送來數位相機,司法局送來手機,還和公安局、稅務局、環保局一起準備了宣傳品2萬份。宣傳部、文明辦、文體局和街道辦事處等組織了群眾和花鼓隊來為馬老送行。

    2006年4月29日,馬瑞福到達了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出發地———瑞金,開始了70年後的新長徵。「到達瑞金,我的第一項活動就是瞻仰革命聖地和烈士陵園,現場進行長徵精神的宣傳和各種法制宣傳。」馬老說,他的特長就是吟誦唐詩200首和毛主席詩詞,所以每到一處他都會先祭拜烈士,並在烈士墓前為英靈們朗誦詩詞。在他的行軍包裡,還保留著在雪山上為烈士朗誦詩歌的錄音。

    在整個長徵途中,馬瑞福老人所到之處,不管是大山深處的村落、人煙稀少的學校,還是鄉鎮縣城,都留下了他激情澎湃的講述。「不僅要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長徵,學習長徵精神,也要讓人們了解我們唐山人的抗震精神,我要用我的行動去感染大家。」馬老感慨地說。

    艱險:被困雪山流淚寫下遺書

    2006年12月27日,是馬瑞福在「長徵」中最難忘的一天,是他與死神交鋒的艱難一天。「過雪山是當年紅軍最艱難的過程,對於我也一樣。」12月26日,馬老徒步到達了四川境內的達古山,這是紅軍徵服的第五座雪山。「當雪山在遠處『招手』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徵服它,但直到我真正朝它前進時,才感覺到這只是爬雪山最開始的一點點。」當時馬瑞福老人身背20公斤的行李,一步步地向前挪動。

    一天過去了,馬瑞福穿過牧民的夏場,穿過一片片荊棘後終於來到了達古山的山腳下。「我把隨身的乾糧吃了,只剩了很少的一點,以為一天就能翻過山,但最後證明我犯了致命的錯誤,幾乎將自己埋葬在雪山。」在當地藏民的指點下,馬瑞福反覆打量了群山的無數埡口後,選擇了一個埡口向上「爬行」。「那真是走三步喘半天,根本無法呼吸。」五個小時後,馬瑞福終於踩著厚厚的積雪,肩扛大旗,背著行李爬上了埡口之顛。然而,當他想要從埡口下到山的另一面時,絕望了,那面山是直上直下的懸崖,埡口選錯了。而當他回頭看時,來時路卻已經消失了。此時的馬瑞福完全崩潰了,想到很可能被凍死在荒無人煙的雪山上,他流著眼淚用顫抖的雙手寫下九頁遺書:「淑芳,對不起你,今天我被困達古山,再也不能回來,你和我生活了一輩子,今天拋下你,真的對不起。再見,節哀!」讓馬瑞福放心不下的是他的老伴。

    「當時已是傍晚,吃的沒有了,又下不了山,我只能在山上熬著。」馬老說,當時的高寒讓他體力不支,不斷咳嗽吐痰。夜裡,他一分一秒地數時間,盼天亮。「當年紅軍長徵時,很多戰士都在爬雪山時犧牲了。我真怕自己一睡就再也醒不來了。」為此,馬瑞福整夜與高寒做鬥爭,堅持著。幸運的是,馬瑞福最終挺過第二天,他沿著山體爬到了另一個埡口,並順利翻過達古雪山。

    感動:全村200人十裡相送

    9個月的長徵途中,馬瑞福不僅感動著別人,更多次被樸實的村民所感動。「我欠了他們的情啊。」說起從達古山下來後的情景,馬老眼中閃爍出淚光。其實在達古山上的夜裡,馬瑞福已患上肺炎。從山上下來,馬瑞福拖著疲憊而痛苦的身體來到了公路邊的一個村子———毛二蓋區下巴寨鄉。「那裡的老書記了解了我的情況後,給我買來熱乎乎的包子,還把我送到了衛生院。」經過診斷,馬瑞福患上了急性肺炎,鄉書記再三挽留他住院,馬瑞福老人拒絕了。鄉書記只得為馬瑞福買了幾天的藥品後將他送到了下一地點———草原鄉。在草原鄉,馬瑞福和政府幹部、鄉親們一起度過了2007年的元旦。「他們為我準備了十幾個菜,是我長徵途中過得最溫暖也最奢侈的一天。」元旦過後,草原鄉的嚴書記看到馬老身體很弱,便將他送了出去。此時,他便真正結束了雪山之行,而來到了草地的邊緣。

    「途中,我常被鄉親們感動得大哭。」馬瑞福老人說,每到一個地方,只要知道他是重走長徵路的人,便會受到最崇高最熱烈的歡迎。說起讓他感動的事,他開始滔滔不絕。一次,馬瑞福走到貴州省望漠縣坎邊鄉楊架村時,全村人都非常激動地來聽他的講述。臨別,全村200人一起送他到十裡之外,一路嗩吶。「鄉親們,回去吧,只要你們把長徵精神永記心間,把長徵精神發揚光大,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馬瑞福一邊擦著臉上的淚水,一邊向送別的村民作揖告別。

    勝利:800多枚印章見證兩萬五千裡長徵之旅

    1月16日,馬瑞福到達了紅軍長徵的勝利會師地———會寧。「當看到紅軍三軍會師的牌子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終於勝利了。」馬瑞福將寫有長徵精神和抗震精神的旗幟插在了紅軍長徵的終點,見證了他70年後重新走過的兩萬五千裡的長徵之旅。

    1月25日,馬瑞福又到達了紅軍長徵的落腳點———吳旗鎮(原吳起鎮)。

    爬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二進遵義,9個月的徵途中,馬瑞福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在2007年1月25日勝利完成了長徵之旅。

    訪談實錄:用我的行動讓更多的人不忘歷史

    記者:您為什麼要重走長徵路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想法呢?

    馬瑞福:說起重走長徵路,源於我15年前的一個想法。1992年,我開始計劃在農村進行「五年法制宣傳」。因為我學過法律,到現在還在做義務訴訟代理,所以進行法制宣傳是我的一個夢想。當時我都買好了自行車,做好了鐵筐,準備離家到各個農村宣傳。但由於工作原因,這個計劃擱淺了。去年,我在報紙上偶然發現,崔永元正在徵集重走長徵路的志願者,我一下就激動起來。我決定一定要走一次長徵路。

    記者:那後來為什麼您一個人走的呢?

    馬瑞福:因為當時崔永元徵集20名志願者,有4000多人報名參加,很遺憾,我最後落選了。但沒關係,長徵路誰都可以走,我自己也照樣走。

    記者:決心下好了,那有沒有做好一路艱辛和危險的準備?

    馬瑞福:身體問題,我從沒有懷疑過。我想憑自己的意志一定能完成。

    記者:做了哪些物質上的準備?

    馬瑞福:300多元的睡袋我沒買,太貴,我買了一個170元的小帳篷,還買了軍用背包,軍用鞋,迷彩服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當地很多部門還為我準備了數位相機、手機和2萬份法制宣傳材料。

    記者:家裡人同意了嗎?

    馬瑞福:家裡當然不同意啊,怕我死在外邊。不過,我這個人決定了的事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記者:資金問題怎麼解決?

    馬瑞福:我走的時候身上就帶了2600塊錢,但所有出發前準備的東西都是從這裡出的。不過,我女兒給我辦了一張卡,中途她會給我打錢,大概花了不到9000塊。

    記者:一路有沒有人資助您呢?

    馬瑞福:有啊,五元、十元的,大概資助了有1000多元。

    記者:您憑一己之力能達到您的宣傳效果嗎?您覺得您的行為有價值嗎?

    馬瑞福:我可以用我的行動來讓更多的人關注長徵。而價值則超出我預想的效果,至少能有2萬個人能看到我的宣傳材料。記得有一次我到貴州的一個鎮政府,表明來意,做好宣傳後就走了。可我走出不遠時,有一輛車突然追過來了,一個很漂亮的女士,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說她非常感動,要和我留影,還要我籤名。我覺得這就是價值。

    記者:有沒有人質疑您的做法,有沒有擔心別人會說您做秀呢?

    馬瑞福:至少我沒有聽到別人說我做秀,但有人說我傻,我在途中曾為這個問題和一個商人爭吵了起來,但最終我勝利了,呵呵。

    記者:聽說您還和崔永元他們的隊伍會合了?

    馬瑞福:對,我非常喜歡小崔,還和他留影了呢,我還為他們朗誦了詩詞。我和他們走了一段。

    記者:後來又分開了?

    馬瑞福:因為和他們一起走,會限制我的活動。他們不能因為我的活動而耽誤行程,我也不能不做我的活動。所以分開了。

    記者:您和他們的不同是什麼?

    馬瑞福:我是一個人,而且我沒有任何後勤保障。最大的不同是,我有自己的宣傳活動。很多當地人,都非常尊重我,他們都說我是真正重走長徵路的「老紅軍」。

    記者:聽說您還要出書?

    馬瑞福:對,這是我的個人目的,也是我走長徵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長徵,將經歷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徵。

    記者:您在路上就做了很多場報告,回來後還準備做嗎?

    馬瑞福:一定要做,這是最重要的,現在已約了很多場報告了,我要用我的行動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讓更多的人不能遺忘歷史,遺忘我們走過的艱苦歲月。

責編:郭睿

相關焦點

  • 福建大學生自製桌遊「重走長徵路」
    原標題:福建大學生自製桌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林瑋婷 鄭悅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智仁)近日,廈門理工學院6名大學生製作完成的一款以長徵為主題的《兩萬五千裡》卡牌地圖類遊戲受到師生歡迎。
  • 是什麼力量讓紅軍用腳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徵?
    ——在長徵勝利會師地的回望■新華社記者 屠國璽「是什麼力量可以讓紅軍用腳走完兩萬五千裡的路程?」上個世紀30年代初,國民黨向革命根據地接連發動大規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黨和紅軍面臨生死存亡考驗。在這緊急關頭,黨領導紅軍戰略轉移。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後進行長徵。
  • 老外開始新長徵--英一男子重走長徵路紀行(圖)
    與9個月來的每一天一樣,35歲的英國人李愛德背起那個重達25公斤的黑色背包,開始上路。「每天開始走路的第一個小時是最痛苦的,後來就好了。」李愛德揮揮手,和朋友們道別。  從2002年10月16日離開江西於都,到今年7月17日抵達西昌,整整9個月的時間裡,李愛德和剛剛離開四川去北京治病的另一位英國青年馬普安已徒步4125公裡。他們走的正是69年前紅軍長徵走過的道路。
  • 福建大學生自製桌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林瑋婷 鄭悅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智仁)近日,廈門理工學院6名大學生製作完成的一款以長徵為主題的《兩萬五千裡》卡牌地圖類遊戲受到師生歡迎。   據悉,從去年11月至今,《兩萬五千裡》創作耗時5個月。
  • 山西美術聯考,一堂難得的思政課,重走二萬五千裡長徵路
    山西聯考色彩題目最敬佩服的還是山西省的美術聯考,它不僅華為是一場聯考,更重要的是給藝考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課,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艱難歷程,不由得想起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艱難歷程之艱難,在年輕一代印象中已經慢慢的淡化,僅存的印象也只是過草地,爬雪山模糊的印象,山西的聯考題目讓藝考生重溫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歷史。
  • 人民日報:在「長徵路」上感悟歷史
    重走長徵路不是再現長徵路,而是為了循著先輩們的精神前進,在苦難與輝煌中探尋新長徵力量      「在動蕩不定的當今世界,唯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這是第二次讀《苦難輝煌》。
  • 長徵中紅軍到底走了有多遠?並不止二萬五千裡
    漫漫長徵路,氣吞山河,可歌可泣。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徵,這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永恆記憶,永遠流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在敵我力量懸殊、自然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紅軍的長徵路究竟有多長?兩萬五千裡長徵是哪支部隊的行軍裡程?我們可以看看以下三組數據。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在我市開展
    15日至18日,參加「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的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團前往我市石棉、天全、蘆山、雨城等地,重走長徵路,了解當地紅色旅遊發展。  此次「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活動,在雅安境內以「重走長徵路,共築新雅安」為主題,通過回顧紅軍長徵的光輝歷程,宣傳偉大的長徵精神,展示旅遊業發展的新氣象,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遊的熱情,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划船重走長徵路」走進習水土城
    比賽現場 張晨/攝本報訊 8月28日,由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貴州省體育局主辦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全民挑戰賽線下活動貴州站走進習水縣土城鎮。開幕當天,大眾組首先開賽,來自習水、仁懷、赤水、桐梓、匯川、紅花崗、播州等地的8支隊伍依次上場,參賽運動員們打開手機藍牙、登錄「陸上賽艇」APP,點擊「開始划船」,然後開足馬力拉動測功儀,在觀眾的吶喊助威下,8支隊伍分別通過划船機划行,一共完成距離25000米的陸上賽艇任務,平均每支隊伍需完成3125米,以「陸上賽艇」的形式「划船重走長徵路」。
  • 老朋友一起重走長徵路吧!20個追加名額僅限本周!還有好禮
    由《老朋友》聯合湖南紅升國際旅行社、濟寧眾信國際旅行社精心打造 「《老朋友》三周年邀您重走長徵路」大型紅色之旅9月15日左右即將發團,原定200個名額全部搶訂一空 。為了滿足讀者需要,《老朋友》臨時再爭取到20個席位,同樣也有價值980元的定製好禮相贈。「雄關漫道」就在前方招手,老朋友們一起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在今天!
  • 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2020國機智駿重走長徵路公益行
    2020年10月17日,適逢長徵出發86周年紀念日,國機智駿聯合贛州3家頂級媒體贛南日報社、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及孚能科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從於都長徵出發廣場紀念園正式出發了。國機智駿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之下,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呼喚核心技術,市場競爭瞬息萬變,正如行走在長徵路的道路上,需要於長徵精神迎接市場的挑戰。
  • 這批特殊的清華學子為何徒步幾百裡,重走「文人長徵」路?
    【編輯/統籌 王梅梅】10月30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公眾微信平臺發文《清華經管EMBA「行知中國·重走聯大路」|文人長徵中的大學精神》。據悉,清華經管學院新一屆EMBA學生抵達湖南,徒步幾百裡,重走聯大路。
  • 天津師大舉行師生重走長徵路暨2020年體育節開幕式
    9月17日,「學四史、守初心、強體魄、擔使命」——師生重走長徵路暨2020年天津師範大學體育節開幕式在我校體育館北廣場舉行。副校長王群生在開幕式上講話並宣布體育節開幕。我校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武裝部、教務處、教師教育處、研究生院、校工會、校團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長徵組歌》師生期盼「重走長徵路」
    新華社上海9月9日電(許曉青、王婧媛)我國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搖籃——上海音樂學院8日宣布復排《長徵組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介紹,這是一次「舉全院之力」的大工程,計劃2020年10月公演,2021年實現「重走長徵路」的沿途巡演。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1965年首次公演就引發轟動,是半個多世紀來我國音樂界的紅色經典之一。
  • 重走長徵路|省內外青年走進貴州開啟紅色信仰之旅
    「五一」前夕,以「重走長徵路」為主題的活動在全省鋪展開來。4月27日,修文縣文旅局聯合縣黨史研究室、共青團修文縣委、修文縣六屯鎮人民政府在六屯鎮桃源村開展重走長徵路徒步體驗活動,公安特警、消防戰士、青年志願者等70餘人頂著炎炎烈日,沿著紅軍長徵時期中央軍委縱隊、紅二紅六軍團在修文走過的路線,徒步9公裡,緬懷那一段激情的崢嶸歲月。
  •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孫德林重走長徵路,從韶山毛澤東廣場再出發
    2019年教師重走長徵路團隊從瑞金、延安來到韶山舉行「從韶山再出發儀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孫德林工作團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為主題,設計、建設和實踐了「2019年教師重走長徵路活動」和「不忘初心重走長徵路:普通教師團隊『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多樣化人才培養教學成果20年探索之路」報告會的活動項目。
  • 河北科技大學萬餘名學子云接力「重走長徵路」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組織17個學院的萬餘名學子,以「雲接力」的形式,開展一次特殊的「重走長徵路」社會實踐活動。本次線上接力活動共設置瑞金、湘江、烏江等17個站點,截至目前已接力到第8站瀘定橋站點,預計在10月1日當天完成最後一站接力,用「十個一」的活動項目獻禮國慶節。
  • 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
    由文化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宣墨寶書畫院、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人民藝術收藏理事會共同主辦,北京星映源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啟動,藝術家們從江西瑞金出發,沿著紅軍腳步穿越全國11省(
  • 青互動·三下鄉 重走長徵路,特區長徵團的「變形」記
    他們用10天走完8座城市,走過7700公裡徵程;他們選擇這樣一種形式——重走長徵路,重溫紅色心!接下來,跟著「特區長徵團」,一起感悟紅色革命氣息!7月10日,他們從廣東深圳出發,歷時10天,途經江西、貴州、重慶、陝西等4個省份或直轄市。跨越瑞金、贛州、於都、南昌、貴陽、遵義、重慶、延安等8座城市,全程總計約7700公裡。
  • 重走長徵路│ 烏江天險看今昔
    重走長徵路│ 烏江天險看今昔 2020-10-25 2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