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動放棄休息,毅然衝在抗疫的最前線;他,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敲開一扇扇緊閉的門,排除一個個疫情隱患。不是他不害怕,而是初心讓他勇往直前;不是他沒有家,而是使命讓他深知責任如山。他,就是雲南彌勒市彌陽鎮黨政辦主任、和諧社區黨總支書記黃寧。
對於黃寧來說,「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從大年初一開始,黃寧就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全員放棄休息,和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挨家挨戶的排查,科學嚴密的防控,築起人民群眾和病毒之間的隔離屏障。
和諧社區地處城市中心,轄區內共有商住小區12個,住戶1962戶,商鋪400多家。其中,只有200多戶屬本地住戶,其餘均為外來住戶,有774戶是廉租住戶,是全市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給排查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
黃寧和他的同事們並沒有遇難而退,他們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每天穿梭於各個小區樓棟,認真完成瑣碎繁重的摸排、登記、上報及值守工作。同時,向社區住戶、商戶宣傳防疫知識、發放宣傳資料、張貼防疫廣告以及測量體溫,平均每天排查100多戶,微信運動記錄20000多步,回到家中早已是萬家燈火。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社區工作者,我們更應該挺身而出,只有我們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築牢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這道防線,才能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才對得起群眾對我們的信任。」黃寧說。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承擔著防控宣傳、人員排查、勸導服務等多項任務,僅僅靠社區工作人員的力量是不夠的。和諧社區結合實際,整合多方力量,實行五級網格化管控機制,按照「定點、定時、定員、定責」原則,充分統籌鎮級下派幹部、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黨員志願者、各物業公司、駐社區單位力量,層層布控、責任到人,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崗」、「崗」上有人,社區防控到小區、到單元、到戶、到人,確保社區每一戶居民都不脫離防控管理體系,讓社區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牢固的「戰鬥堡壘」。
在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的同時,黃寧還負責彌陽鎮5個集中隔離觀察點的工作。每天,他都要抽出時間,深入5個留觀點,向值守醫生了解相關工作情況,做好隔離人員的情緒安撫和住宿飲食等服務工作,讓隔離人員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感受到彌勒人民的熱情和真摯。5個集中隔離觀察點累計隔離人員達1300多人,一個口罩就是黃寧的全部防裝。
雖然疫情如火,但有黨徽閃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黃寧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默默堅守,彰顯了一名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和政治本色,把初心和使命寫在抗疫一線。
雲南網通訊員 張文超 段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