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日均客流已經和疫情前基本持平了,每天下午日暖風和的時候客人最多。
三十平米的面積,一比一還原劇中場景設計,還開在文化氣息濃鬱的哈爾濱路上,自然是客源不斷。
2012年8月,上海「老友記主題店」剛開張時生意就極其火爆。如果客人在周末晚間去店裡,運氣好的或許還能得到一個「站位」;還有從國外趕來的遊客,不惜坐上國際航班來到中國,只為「打卡」這家店;甚至打開搜尋引擎,還能找到「老友記主題店」的專門詞條。
但就是這麼一家聞名遐邇的咖啡店,開業時十分火爆,在今年疫情來臨時,「老友記主題店」差點宣布「永久關張」,它到底經歷了什麼?跟著小虹一起去了解下吧!
仿真咖啡店的誕生經歷
美劇《老友記》是迄今最受歡迎的連續劇之一,劇中咖啡館Central Perk是個虛構之地,而在上海卻能找到這麼一家真實存在的咖啡館,並且全上海僅此一家。世界各地的《老友記》粉絲慕名而來,人們窩在橙色沙發裡看劇,再品嘗一杯寫有巧克力字「FRIENDS」的暖心咖啡。
走進這家主打懷舊的「大本營」,會發現店內陳設和九年前開業時基本沒變,一比一還原的橙色沙發、主角常吃的紅絲絨蛋糕、中央花園的噴泉壁畫搭配時下的聖誕裝飾,均體現了店主布置時的「良苦用心」。在走廊處還出售一些老友記周邊產品,滿足粉絲「吃飽喝足再帶點什麼回家」的需求。
店長楊先生告訴小虹,要塑造一家仿真咖啡店,光是場景的複製就經歷了兩年的不斷調整,比如一幀一幀去看《老友記》,試圖把central perk 裡所有的裝飾看清楚,並試著參照屏幕截圖繪製房間形狀,估算擺設的長寬高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形成平面圖,最終做成簡易沙盤。接著再研究細節,琢磨橘色沙發前的那個大茶几究竟是什麼材質?是烤漆還是刷的清油,桌腿有幾朵雕花,如何將其做舊。
「選址最終在虹口」
聊天間隙,時不時會有白領進店品嘗咖啡,下午的生意雖稱不上爆滿,但也是一個接一個。楊店長悠然地做完一杯拿鐵後說,「店鋪設計確定後,就是店鋪的選址了。」人們坐在吧檯聊聊天或打包一份小食離開,甚至想和店長「交個朋友」都是可以的,這就是「老友記」的風格,愉快輕鬆。
「我們也曾想過在商場或是喧鬧的街區落戶,但最後意識到不行,氛圍會被破壞。但在虹口的1913老洋行創意園區,這裡的氛圍很適合文創商家的成長,同時也集聚了和我們一樣懷有夢想的文創商家。虹口有著濃濃的文化氛圍,園區保留著百年前風格迥異的英式鋼柱,附近有很多歷史保護建築,這種將人、歷史、自然和諧統一的環境,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最終決定把店鋪落戶虹口。」
疫情來臨,差點「閉店」
經歷了開業時爆火,但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出入的,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餐飲行業一記重拳。楊店長說,「2020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去年一月底,上海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一個下午,一位顧客都沒有。楊店長清點帳目時發現,店裡流水少得可憐,房租都交不起了,這樣下去很快面臨「閉店」。
於是,楊店長馬上召集大家開會,商量對策,最後決定將堂食餐飲關閉,轉做外賣餐飲。那時的餐飲店得把「生存」當第一要義。「關閉堂食餐飲雖然很不舍,但我們只能祈求,疫情早點過去,「老友記」能夠重新開張,內心也一直在動搖,不誇張地說,的確是差點就放棄了。」
「很多人喜歡這家店然後慕名而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疫情期間差點要關店,減免了房租才存活下來。」小虹從商家所屬的德必·老洋行1913運營方得知,疫情前期,給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德必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出臺扶持政策的號召,為企業主動提供政策諮詢、政策解讀等服務。同時,在復工的第一時間協助企業辦理開工手續,還提供了金融諮詢指導、金融產品對接等個性化疊加服務,為園區企業紓難解困,攜手共渡難關。
「今年,上海『老友記主題店咖啡館』即將迎來十歲生日,感謝所有人對我們的守護。」楊店長說,「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現在的日均客流已經和疫情前基本持平了,每天下午日暖風和的時候客人最多。」願「咖啡店」能夠迎接消費者的狂歡,FRIENDS的木質大門將一直為有情懷、有需求的人敞開。
老友記主題店
地址:哈爾濱路160號(近1933創意園)
記者:徐維晨
攝影:楊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