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裡糾纏情與法 父母說是保管實為「沒收」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一項有3755名網友參與的網絡調查顯示,有61.92%的網友的壓歲錢「被父母用代管的方式『沒收』」,自己支配花銷的僅佔11.45%。參與調查的網友大都表示,那是自己童年時遭遇的最大「謊言」。

  從漢代一枚象徵「壓住邪祟」的銅錢,到如今實實在在的鈔票,壓歲錢的形式有了很大改變。當壓歲錢變成真正的貨幣,「誰拿著」、「怎麼花」便成了很多孩子和父母爭論的問題,甚至還有孩子向律師求助:父母收走自己的壓歲錢合法嗎?壓歲錢到底該歸誰?當法律條文碰上人情習俗,是否能解答這一問題呢?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和孩子,對於這一問題,不同家庭有著不一樣的回答。

  大家說

  壓歲錢歸誰

  各家有各家的做法

  張女士 職員,38歲,兒子14歲

  「除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的,剩下的都是我和親戚朋友的禮尚往來,說白了這些錢都是要還回去的。」張女士表示很不理解孩子會問父母要回壓歲錢,「再說了,孩子年紀小,就算給他錢,他也不知道怎麼花啊。」

  燕女士 企業中層管理,48歲,女兒20歲

  「壓歲錢是長輩給孩子的,使用權應該歸孩子。」燕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家每年都會出去旅遊,這些壓歲錢都用作孩子遊玩時的花銷了,「她有時不願出去玩,壓歲錢就隨她自己支配了。但是她小時候,壓歲錢還是我替她保管。」

  李清揚 初二學生,14歲

  在記者的採訪中,多名初高中生表示,父母會將壓歲錢交給自己,即便不是自己拿著,也會幫自己存到銀行。「從小到大都是我自己拿著壓歲錢,每年收到的壓歲錢都在5000至6000,其中主要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以及爸媽給的。」李清揚說,這些錢都在一張由自己保管的銀行卡中,用的時候就取出來,當做自己平時的零花錢。

  鐘鼎文 高中學生,17歲

  「我覺得壓歲錢是長輩給我的,就應該交給我保管。」鐘鼎文說,「初中以後的壓歲錢都是我自己拿著,之前的錢都給我存起來,據說存了3萬。」

  郭星北 機關職員,25歲

  「小時候也會跟爸媽生氣,覺得每年的壓歲錢都被他們拿去了,只留給自己幾十塊錢。」郭星北回憶說,「那時候覺得父母撒謊,壓歲錢最後都沒有給自己。」郭星北前年大學畢業,現在的他不認為「壓歲錢給你攢著」是父母的謊言,他表示很理解父母,「供自己讀書已經讓父母操勞,再要收到的壓歲錢實在是不懂事。」

  民俗專家說

  從象徵性的「壓祟錢」到真實貨幣

  「最初的壓歲錢發展到今天,形式和用途已有了很大的改變。」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告訴記者,「壓歲錢最早產生於漢朝,並不是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物,在過年的時候長輩贈予晚輩佩戴,寓意『壓住邪祟』,因『祟』與『歲』諧音,就將『壓祟』稱『壓歲』。」

  「最初的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的祝願,因為長輩經歷更多,是把正能量傳遞下去、渡過難關的意思。」高巍說,「後來,壓歲錢的實用性逐漸增加,象徵意義逐漸減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越來越多,在很多長輩眼中,這些壓歲錢是給孩子的零花錢或者學習上的獎勵,給得多顯示對孩子的重視程度和疼愛程度。」高巍說,「壓歲錢已經沒有了鎮邪壓祟的含義。」

  法律專家說

  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一種贈予行為

  記者隨機對海澱區一所高中的高二學生進行了調查。在記者採訪的12位學生中,有8位學生的壓歲錢在5000以上,其中有的學生的壓歲錢甚至超過了2萬。當壓歲錢變成貨幣,且數目不小時,如何處置?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一種贈予行為。」薛鵬律師事務所方曉東律師認為,「根據合同法,長輩和向其拜年並接受壓歲錢的晚輩之間達成了贈予合同。」

  既然贈予關係成立,那麼接受壓歲錢的孩子享有哪些權利呢?「從物權法上來講,一旦孩子接受了壓歲錢,那麼這些錢就成為孩子的個人財產,孩子享有對個人財產的所有權和支配權。」方律師說,「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的這種權利不受其年齡限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贈予人明確表示將贈予物贈給未成年人個人的,應當認定該贈予物為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

  父母「沒收」「動用」屬於侵權

  「既然壓歲錢屬於孩子的個人財產,那麼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孩子的財產權,包括孩子的父母。」方律師再次強調,這些解釋是以法條規定而言,「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作為監護人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如果父母將壓歲錢挪作他用或佔為己用都屬侵權。」

  「甚至,從更嚴格意義上來講,父母將壓歲錢用於孩子的上學、生活支出也是一種侵權行為。」方律師認為,依據《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孩子上學和生活支出本就應該由父母用夫妻共同財產負擔,不應該由孩子的個人財產負擔。

  父母可監護未成年孩子使用壓歲錢

  「但是畢竟未成年人在認知識別和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有限,特別是缺乏交易經驗,」方律師說,「因此我國法律規定了監護制度,規定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有義務監護和保護孩子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也就是說,孩子雖然對壓歲錢享有完全的所有權,但是其處置權並不能等同於成年人,而是受到一定限制。「譬如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壓歲錢購買和消費了大宗商品,父母作為監護人可以追認購買合同成立或否認合同的效力。」方律師說。

  對於那些已經成年的孩子,按照法律規定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對壓歲錢則享有完全處置權,父母不能強行拿走其壓歲錢。但這一觀點同樣遭到不少家長的反對,「既然他已成人,就不應該再問家裡要錢了,學費生活費都應該自己掏啊。」

  並非結論

  壓歲錢

  本質是民俗問題

  不少家長認為,壓歲錢其實是人情債,做父母的是要還的,怎麼就成了孩子的財產?如果沒有父母的這些社會關係,誰會給孩子錢呢?

  「壓歲錢是給孩子的沒錯,但不能否認這其中還有微妙的人情交往的層面,更有每個家庭不同的理財觀念和家規家俗。」高巍說,「畢竟壓歲錢的初衷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如果把這一民俗問題交給冷冰冰的法律來解答是不太合適的,除非走到了法庭之上。」

  同時,高巍也呼籲壓歲錢回歸其民俗的本質——祝福孩子的象徵意義,「不能讓孩子認為壓歲錢給的多少是和長輩對自己疼愛程度相關的,做長輩的也不能用壓歲錢的方式溺愛孩子。」

  「在處理壓歲錢問題上,我覺得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即便孩子還未成年。」高巍認為,如果孩子提出了對壓歲錢的一些主張,父母應該引導、啟發孩子,與孩子協商,讓孩子更合理地使用壓歲錢,而不是一味地「沒收」,敷衍孩子。

  在方律師給記者解釋完一系列的法律問題後,記者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您是怎麼處置孩子的壓歲錢的呢?」

  方律師頓了一下,笑著說:「孩子還小,壓歲錢都是我們給拿著,但是孩子也一直和我們『鬥爭』,認為這都是他自己的錢。」

  判例連結

  通過搜索,記者發現,有關壓歲錢的爭議大多發生在夫妻離婚案件中。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法院大都判決壓歲錢歸孩子所有。

  2013年7月23日,浙江湖州南潯法院受理了一起父母離婚,涉及孩子壓歲錢使用的案件。孩子父親向法院起訴提出離婚,在法院審理中,孩子母親提出,這些年孩子帳戶裡積累的壓歲錢超過12.5萬元,但有6萬元被孩子父親取走,孩子母親要求孩子父親歸還。

  法院審理認為,雖然這6萬用於家庭開支,但是存款應為孩子所有。法院最後判決夫妻二人「挪用」的6萬元壓歲錢歸還孩子。在調解離婚的當天,夫妻二人同意各自存入孩子的銀行帳戶3萬元。記者 張宇

相關焦點

  • 沒收孩子壓歲錢是違法行為?
    □記者孫燕    過年長輩給小朋友壓歲錢,作為一個傳統習俗,大家都會覺得理所當然。同樣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就是過完年父母沒收壓歲錢。不過現在就有專家說,沒收小朋友壓歲錢是違法的。2013年春節期間,一條內容為「爸媽先幫你把錢存起來——史上最大的騙局!」的微博被廣為轉發。
  • 父母無權沒收壓歲錢!那這筆「巨款」該在誰手裡?
    原標題:父母無權沒收壓歲錢!那這筆「巨款」該在誰手裡?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月14日,廣州一名小朋友的3000元壓歲錢由於被父親挪用了,為此起訴父親要求討回,法院審理後要求其父親返還。
  • 武漢女大學生求助律師:母親沒收9800元壓歲錢合法嗎
    昨天(2月13日),22歲的華師大大三女生小丸子(化名)向晨報新聞熱線諮詢:「春節假期收了9800元紅包全被老媽沒收了,說要充當明年的學費,老媽的做法合法嗎?如果違法,我怎麼才能要回來?」  家長沒收伢的壓歲錢「合法」嗎?本來是個育兒的討論,突然變成了一個法律問題。昨日,該話題一拋出便引爆晨報律師群,50多位律師,持續3小時熱議。
  • 家長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壓歲錢是孩子的個人財產,父母只能幫孩子保管或為了孩子利益做出處分財產的決定。私自挪用孩子壓歲錢是違法行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近五成的家長會把孩子收到的壓歲錢收起來,其中絕大部分家長都認為給壓歲錢是「禮尚往來」,孩子的壓歲錢應該還回給家長。而網上也流行著「父母幫忙收著壓歲錢是史上最大的謊言」這一說法。壓歲錢所有權到底屬於誰?家長沒收壓歲錢真的違法嗎?
  • 沒收孩子壓歲錢竟違法?壓歲錢到底歸誰所有!
    父母經常說,「孩子還小,爸媽先給你存著」。聽著合情合理,可是這錢存著存著有時就消失不見了......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壓歲錢類似禮品,其性質屬于贈予。長輩給未成年人的壓歲錢,應當認定該贈予物為孩子的個人財產。雖然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可以替孩子保管壓歲錢。
  • 家長想隨意沒收壓歲錢,咋辦?孩子要自己支配壓歲錢,咋管?
    怎麼面對壓歲錢,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A家長沒收壓歲錢  孩子維權上法院     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黃先生日前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其下屬呂女士的兒子,向他討要被媽媽收繳的壓歲錢。「黃叔叔,我媽媽把我的4000元壓歲錢全都收走了,你能先支付給我,然後從我媽媽的工資裡扣除嗎?」這讓黃先生哭笑不得。
  • 還我壓歲錢!直擊父母最大謊言 60%網友童年被騙
    微博網友笑侃父母經典謊言「我先幫你把壓歲錢存起來」,充滿著對親情和兒時過年的回憶  前幾天,一網友發帖,稱5歲的女兒堅持壓歲錢屬於她的財產,今年過年必須自己保管,家長沒收是侵犯了她的權利。該網友百度後得知,大人給孩子發「紅包」屬于贈與性質,與孩子之間形成的是贈與合同關係,家長無權予以沒收。
  • 家長會丨孩子壓歲錢該沒收嗎?
    該不該沒收?這讓很多家長犯了難。  包紅包百元起成常態  壓歲錢行情逐年走高,近年來,孩子們收紅包「一夜暴富」成了每年春節的熱門話題,網上關於全國各地紅包行情排行榜的帖子佔據熱搜榜前三。很多網友表示,紅包不塞百元以上拿不出手,過個年孩子們人手普遍十幾個紅包以上,壓歲錢總額更是高達幾千元、上萬元。
  • 壓歲錢被沒收,孩子暴怒離家出走:「談錢」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這不,一年一度的矛盾來了:壓歲錢到底是誰的?屬於爸爸媽媽,還是屬於孩子?孩子認為壓歲錢是長輩們給自己的,應該由自己支配;家長則認為壓歲錢是自家的錢給出去再換回來的,應當還給自己。再者,這麼多錢都給孩子拿著,爸爸媽媽也不放心。實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愁人問題。
  • 法眼|孩子壓歲錢,父母能動嗎?法律早已有規定
    在媽媽眼裡,「沒收」孩子壓歲錢天經地義,「孩子年紀小不懂事,給他錢就會亂花」,「別人給孩子多少錢,我就得給人家孩子多少錢,說到底他的錢還不是從我這裡來的」。壓歲錢歸誰?其實,每年春節期間,圍繞壓歲錢歸屬權、使用權,孩子與家長之間少不了引發一場大戰,家長和孩子的理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那麼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呢?法眼君來幫你普法嘍!民法認為,人對錢的佔有即所有,紅包給了孩子所以錢就屬於孩子,家長無權沒收。
  • 孩子的壓歲錢要怎麼處理,家長不要再沒收了,這樣才對孩子好
    在這一天,孩子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祝福,同時還有「巨額」壓歲錢。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年齡小,擔心孩子亂花錢,從而會沒收孩子的壓歲錢,而且還美其名曰「代為保管」。實際上,家長都會把孩子的壓歲錢花掉,等到孩子想起來的時候,就各種理由搪塞過去。其實,家長處理壓歲錢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財商,而且還能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 壓歲錢怎麼用更有意義?_春節;壓歲錢;沒收政策;獨立支配;中青網...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更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近日,因不服家長要求壓歲錢全部上繳,一位16歲少年竟撥打法律服務熱線試圖「維權」。這顯然不是長輩給孩子壓歲錢的本意,那麼壓歲錢應該怎樣給、如何用,才更有意義?   如何讓壓歲錢更有意義
  • 2019壓歲錢收入調查:近1成孩子過萬,超7成由父母保管
    來源 :中國網地產日前,融360《維度》欄目發布調查報告顯示,近1成孩子春節收到的壓歲錢過萬,超7成孩子的父母都會將壓歲錢收走,其中超2成父母對孩子壓歲錢並沒有明確規劃,只是直接「充公」。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孩子起訴!壓歲錢到底歸誰?
    絕大部分網友認為,壓歲錢本質上是「禮尚往來」的產物,收進的是你,可給出去的是父母,所以當然是屬於父母的。網友熱評:@小霸王:你跟你媽說她沒收你壓歲錢是違法的,你看她打你不?@快跑rabbit:好像收的壓歲錢爸媽不用還禮似的@瀟灑的開心人:父母不回禮給別人,試試你還能收到壓歲錢?
  • 「孩子,春節的壓歲錢我先給你保管」:這句話是父母最大的騙局
    除了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壓歲錢不需要還,別的親戚家給的壓歲錢,都是來往,要禮尚往來。還有讀者說:雖然過年自己家孩子收了2萬塊錢壓歲錢,可自己也給出去了2萬塊錢;自己家裡就一個獨生子,別人家裡有2個孩子。-02父母給孩子的騙局:今年壓歲錢,我先幫你保管著大多數人曾經都有過被父母騙取壓歲錢的經歷吧?
  • 你父母是怎麼拿走你的壓歲錢的?你孩子的壓歲錢要怎麼辦?
    過年了,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還沒在兜裡揣熱乎呢,就被一群「不法分子」盯上了,他們就是孩子的父母。他們使用各種騙術,騙走了孩子們的壓歲錢,數額巨大。變魔術式「你的壓歲錢呢,媽媽給你變個魔術,看,沒了。」然後就真沒了,此時如果遭遇娃嚎啕大哭可能會配上「李代桃僵式」忽悠一下。偷式趁著孩子睡著了,從兜裡把錢摸走。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起訴,壓歲錢歸誰所有?
    對於朱女士來說,這筆屬於兒子的壓歲錢顯然不是小數目。濤濤和她多次向施老太討要,都沒有結果。無奈之下,她帶著濤濤把78歲的奶奶告上了法庭。法庭上,施老太辯稱,濤濤銀行卡裡的錢並不是給他的壓歲錢及生日禮金,而是自己的工資存款,她只是用了濤濤的名義開了戶而已。不僅是取款密碼,連存摺也沒有給過濤濤,所以這些錢仍然是自己的。
  • 孩子的壓歲錢不該給家長?你是孩子派來的水軍吧
    最火的話題依然是有關壓歲錢,其中爭論最大的話題是: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當然,一般不會用「沒收」這個詞,而是用「保管」,顯得柔和許多。正方認為應該幫孩子「代保管」,因為孩子沒有自制力,會亂花錢;反方認為沒收孩子的壓歲錢是剝奪孩子的權利,對孩子不公平。這個問題註定不可能有正確答案,或者都是正確答案。
  • 壓歲錢,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博弈
    大一點的孩子,爸媽就發愁了:如果把壓歲錢交給孩子,家長擔心他們還沒有自控能力,會胡亂花掉,由家長保管又擔心孩子不樂意,這可怎麼辦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逐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念?到多大時,就可以讓他們參與壓歲錢管理了呢?教孩子管理壓歲錢,家長們都有什麼妙招?小時候,我媽收走壓歲錢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充滿正義。
  • 家長注意了,孩子的壓歲錢應該這樣管
    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是傳統習俗之一。隨著社會生活發展,壓歲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對於孩子壓歲錢的管理成了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當然,有的家長同志會說,這有什麼難的,我「保管」就行了,畢竟我給別人家孩子也給壓歲錢,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換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