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鋒婉轉,畫風舒展,宣德民窯青花瓷絕對不簡單

2020-12-24 北極弧光HP

大家先腦補一下周杰倫那首《青花瓷》,第一句我覺得就是說的永樂、宣德青花瓷,拋開動輒幾千萬的官窯,我們來一同欣賞下民窯,筆鋒婉轉處畫風舒展,宣德民窯青花同樣不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民窯器在明代是個什麼角色。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民窯生產的是民用瓷器。有明一代,燒造瓷器的主要目的是賣錢,按照商業活動的準則,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逐利,如果沒有利潤,民窯都得倒閉,官窯器的主要去向有兩個,一是供王公大臣們欣賞、使用,二是對外出口;而民窯器的主要用途主要還是賣給民間,從中獲利。

那麼說百姓們用得起青花瓷?

那是當然的,現代民窯瓷器標本那麼多,不都是從古代來的嗎?瓷器有著易碎的本質,如果時至今日還能大量留存,說明這東西在古代應該非常多,多到人人家裡都會有,有明一代共276年,民用青花瓷少說得有幾千萬乃至上億件。

如果你認為民窯青花瓷只有碗、盤等日用器,那就又錯了,誰過年還不吃一回餃子?民間也會有以欣賞為主的梅瓶、玉壺春瓶、膽瓶、貫耳瓶,這些精品其實與官窯沒有本質區別,也代表了明代先進的制瓷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宣德民窯青花瓷地位如何?

宣德民窯青花瓷分兩種,上品者與官窯器無異,乃明代制瓷高峰;下品者數量眾多,即便是在今天,也時常能夠見到,決不可用官窯器的水平和價值去衡量它,說到底是兩種東西。這兩種青花有著本質的不同,怎麼去鑑賞和理解它們呢?

下面,為大家介紹宣德民窯青花瓷的鑑賞和理解。

1、普通日用器

從器形上看,宣德青花瓷主要有碗、盤、罐、香爐、茶壺、酒壺、花澆、水滴等等,幾乎件件都有實用性,因此看不出有啥特別的地方。

從瓷胎質量上看,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大多數都胎質潔白,玉化程度很高,密度較更早期的洪武、永樂要大,碗、碟、酒杯等器物的口沿處很薄,越往下越厚,因此即便是小件器物,底足部分仍然很厚,足牆較高,用兩根手指能夠捏住,由於是民窯制胎,因此從斷面上能夠看到疏鬆的孔洞,這是制泥過程不精細的原因。

從釉面上看,明顯泛青,一般底足有釉,只有底足下沿能看到漏胎的地方,即便是日用器,表面也有橘皮釉,看上去有點類似亞光的效果,多數足牆內直外斜,挖足不過肩。

從青花發色上看,與官窯和精品民窯比,日用器由於採用國產青料,而且可能調製的不是很濃,青花發色不豔,清晰度不夠,顏色略顯清淡,用放大鏡去打,器物表面有很多很小的氣泡,這是造成青花圖案不清晰的另一個原因。

從繪畫紋飾上看,民窯日用器繪畫簡單,其實來自於對官窯的模仿,上下繪雙圈,中間繪圖案,器內心繪圓圈,圈內多繪花草,器外多纏枝花卉、下部蕉葉紋,一筆點畫(也有先勾勒輪廓線,用竹筆添彩的畫法),但模仿就是模仿,並不是畫工純熟、成竹在胸那種文人畫,沒有灑脫、飄逸的姿態,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水平不在一條線上。

2、上品民窯器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來中國開辦公司、開洋行乃至傳教的牧師,都在從事文化販子的角色,歐洲、美國、日本都有,他們大量購買、販運明代永樂、宣德瓷器,回國後進行拍賣,以至於永宣青花瓷在國外身價暴漲幾百倍,這些外國人其實很懂得什麼是藝術,因此官窯器和上品的民窯器被販賣殆盡,事實上有很多官窯產的器物,也是沒有款的。

從器形上看,與普通日用器相比,民窯器中的上品做工精細,胎、釉、彩質量都好很多,器形是歷史的沿革,除前面提到的梅瓶、玉壺春瓶、膽瓶、貫耳瓶,還有綬帶葫蘆瓶、香薰、僧帽壺、石榴樽、蓋罐、大盤、缸。

從青花發色上看,不管是早期的蘇麻離青料,晚期的國產料、混合料,與普通日用瓷相比,都要清楚一些,圖案能夠交待得很具體,但青花的濃重還沒有辦法控制,這樣的分水技術得康熙時才能出現,而且鐵鏽結晶斑也一樣沒法控制,沒有進一步提純的手段。

從繪畫上看,具有突出時代特徵,一般器身有上、中、下幾道輪廓線,上、下輪廓線內是固定的邊飾,中間部分繪圖案,一般有纏枝花卉、龍紋、鳳紋、卷草紋、魚藻紋、花鳥紋以及開窗的人物圖案。

邊飾圖案

上述特徵,其實都與官窯器十分接近,要說有區別,也真就是差那個款,另外製胎和繪畫的精準度上稍差一些,這一點要能看出來,基本上就出徒了。

這東西究竟好在哪?

再反過來說一些宣德民窯青花的市場,繪畫工整、時代特徵明顯,即便是個很小的高足杯,也是收藏佳品,沒個幾十萬都不行,那些大型器,尤其是帶人物、故事的,都得大幾百萬起,而圖案簡單的小型日用器,也得幾萬塊錢,就在四、五十年前,大家還管這些東西叫「粗大明」,可現在買不起了。

關於民窯宣德青花瓷就介紹這麼多,其實小編只介紹了皮毛,單獨研究這一種瓷器都可以自成體系,貪多嚼不爛,慢慢來,其實大家都一樣,過手的真品數量都不夠,那就先學知識,怎麼樣

相關焦點

  • 記住這些特徵,在明初民窯青花瓷鑑定方面,你就是半個專家
    我們平時在古玩店見到的瓷器除了假的之外,多是一些民窯器,青花瓷所佔比例最大,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明初民窯青花瓷,記住這些特徵,就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足以對付一些不太高明的仿品了,如果這些知識對你的胃口,可要認真看哦。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小編李光,今天就讓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國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青花瓷。宣德(公元1426-1435年)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生產的高峰,但宣德青花比永樂青花名聲更大,《景德鎮陶錄》卷五評價宣德青花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這大概由於人們一度對永樂青花知之甚少,而宣德青花傳世較多的緣故。由於永樂和宣德是相鄰的兩個朝代,制瓷工藝區別不明顯,過去有「永宣不分」之說。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宣德青花瓷|三招識別宣德青花瓷,修煉成「火眼金睛」的法寶
    關鍵詞:宣德青花鑑定在收藏界裡,有一些收藏愛好者被心懷不軌的騙子洗腦之後,便堅定地認為自己的藏品一定是真的,當拍賣行不收,古玩店不收,就會開始責怪這些機構,認為是拍賣行,古玩店還有專家們的能力不夠換句話說,只要東西不對,不管你賣家有多會講故事,那只要是商家行家認為是假的,就絕對不會收入。市場會說話,它可不相信什麼專家鑑定過,來源於什麼宅門高戶裡。古玩珍寶不是生產自古玩行,但是是古玩商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購買得到的,追根溯源,大部分的古玩來源都是不正當的。
  • 珍貴的青花瓷 | 「大明宣德蓋碗」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 詳解「空白期」青花瓷重要特徵
    專家們對民窯青花瓷進行了研究,發現很多碗、碟在構圖上,十分簡單,往往只畫幾大朵雲彩,將圖案分成幾個裝飾區間,構圖區往往只用青花料畫幾個圓圈,以及一些很小、很簡單的圖形,比如「月華紋」;留白區普遍較多,留下大片無彩的表面,就如同白瓷,另外修胎很薄,潔白細膩,這就是「空白期」青花瓷的最大特點。
  • 只需4點讓你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簡單方便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了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正好有網友在評論中曬出宣德時期青花瓷照片,今天我們就以同樣的角度,再來淺析一下明宣德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第一,紋飾繪畫是明代宣德青花瓷的主要裝飾手法,以紋飾取勝的宣德青花瓷
  • 差點上了仿宣德青花瓷的當(圖)
    來到一家古玩店,裡面擺了很多明代瓷器,但大多是民窯燒制,精品很少,我抬腳要走。「先生請留步,好東西只賣識貨人」,老闆一邊說,一邊從屏風後面拿出一個青花雲龍蓋罐讓我鑑賞。我上手掂了掂,手感厚重,聽了聽聲音,感覺瓷器沙啞(一般常說古瓷聲音沙啞,新器聲音清脆)。整體造型飽滿,罐圓口,方唇,溜肩,肩下漸斂,平底。蓋面隆起,蓋頂置寶珠形鈕。罐裡光素無紋飾,外部青花裝飾。
  • 明宣德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宣德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宣德時官窯青花瓷絕大多數使用蘇麻離青料,同樣具有永樂時期青花紋飾色澤濃豔、暈散、大小不等、凹陷胎骨具閃銀白色「錫光」的黑色斑點等特點。同時宣德官窯還有一小部分使用國產鈷料繪紋飾,顏色豔麗穩定,沒有黑斑。宣德時期的青花瓷的胎體,比永樂時的同類器物要厚重,釉面肥厚閃青,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稱「橘皮釉」。
  • 明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
    明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
  • 同樣是瓷器,宣德青花瓷憑什麼這麼高貴?
    青花瓷的拍賣價格也很美。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藏瓷」,青花瓷價格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品類陶瓷,幾乎是一年一個價。清代官窯青花瓷中的珍品在10年內價格甚至能翻上幾百倍。但最高貴的青花瓷還屬宣德青花瓷,就在去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其中一場明清御瓷專場,一個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拍出了兩億的天價。
  • 耿寶昌: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這幾點鑑定方法簡單方便,記得收藏
    ,最終以2.24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了截止目前為止宣德青花瓷成交價格的最高紀錄。因筆者我自身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想找正規平臺參加拍賣,有緣者可與筆者聯絡壹叄玖,貳貳壹玖,叄伍伍壹不成交無任何前期費用。話不多說直接上我們的鑑定步驟。辨別一件瓷器的好壞看市場價值,器型,完整度,但是辨別瓷器的真假就得了解更多了,所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
  • 宣德青花瓷該怎麼辨別?有什麼特點?滿滿乾貨
    筆者之前寫過,每個朝代的青花瓷都是不一樣的青料,我們今天就重點來講講宣德的青花。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那也就是說我們得了解蘇麻離青到底有什麼特色。
  • 青花瓷15之鑑別永樂青花和宣德青花我們應當注意和規避的問題
    上個月我在山西做海選,現場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湯盆大小的碗讓我看,說是永樂青花瓷。碗的中央用篆書寫著』永樂年制』四個字。我跟這個人說永樂屬款的器件故宮裡面有一件,叫做壓手杯。那個人說他這叫做壓手碗。比故宮裡面的那個還要值錢。我跟對方說這是一個臆造品,不可能存在這樣的東西,要真有這樣的東西,早就被當做國寶封存展示出來了。瓷器所有者不相信。於是我們雙方各執一詞,討論了一會。
  • 康熙民窯青花瓷器鑑定
    寄託款以仿明代款識為主,有永樂年制、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弘治年制、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慶年制及大明萬曆年制等。從大量傳世品分析,康熙早期官民窯署帝王年號款者極為少見,而多寫幹支、家藏和圖記款。
  •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貪玩的皇帝和他的美麗創造
    公元1426年,朱瞻基開始了龍椅上的歲月,年號宣德。儘管在位只有短暫的十年,明朝還是在他手裡到達了最繁盛的時代。然而和歷史上許多貪玩的皇帝一樣,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尋跡到藝術品性,而他對瓷器的燒造有著超出常人的興趣。
  • 淺談青花瓷幾種畫法,看了之後就會區分
    至於青花瓷為什麼這麼「火」,究其原因,還是它符合了歷代人的審美需求,有人說:「人的審美需求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失去了人的需求,藝術品的生命力就不強盛了」,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儘管審美能力不盡相同,但也應追求在審美的基礎上,鑑別、收藏這些藝術品,這符合青花瓷出現的歷史必然。
  • 一件晚清民窯青花碗現已過百萬,你家有嗎?
    明早期的永樂以及宣德,這就是市場上常稱為「永宣」,這兩個時期的瓷器特別受市場的追捧,永宣的瓷器大氣,胎和瓷都特別的漂亮。尤其是成化的瓷器,非常的細膩及精美,而且當時對胎土的要求也非常精細,胎薄,紋飾講究,胎釉在燈光下看還會有點泛紅的色彩。明清時期瓷器除了官窯受歡迎外,民窯瓷器在當時的製作工藝也是非常精湛的,所以市場的潛力也是非常值得期待。
  • 有人說成化青花冠絕天下,四點教你如何入門鑑別成化青花瓷必收藏
    關鍵詞:成化青花瓷說到青花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元青花、宣德青花。尤其是元青花,近幾年因為市場原因,大有超越青花大佬宣德青花的勢頭。但是不管從胎、釉、彩的精美還是說從器型,紋飾的複雜多樣,個人覺得元青花是比不上宣德青花的。哪怕到現在,不管是官窯還是民窯元青花,至正型標準器都不是特別標準的,當然這個是我的個人觀點,因為至正器型到底是不是標準器,現在都沒有解答。今天的主角是成化青花瓷,精緻程度不輸永樂宣德,稀少的存世數量。歷來都說物以稀為貴,物以精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