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叫《大世界(Have a Nice Day)》的電影悄無聲息的上映了,導演名不見經傳,片長不長不短,畫風獨特卻也說不上好看,甚至排片量和票房......也都不盡人意。但就是這樣的一部看似普通的電影,來頭可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
動畫電影《大世界》由劉健耗時三年自編自導完成,是第一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也是繼宮崎駿《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之後,21世紀第二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亞洲動畫電影。同時,在去年的金馬獎,本片也拿到了金馬最佳動畫長片大獎。
除了這些亮眼的獎項以外,最亮眼的一點莫過於該片成人向的定位,畢竟,在內地市場,給大人看的動畫真的太少太少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蕭瑟南方小鎮,一群遊走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群,活脫脫就是一副當年的破敗鄉鎮的真實寫照。導演用一個黑色諷刺的故事調侃了一個社會的現狀,那時候,有錢就擁有了一切,而現在,社會依然是那個社會。
或許這個題材放在普通國產電影中的確稱不上多新穎,不過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它的主題、它的成熟度、它的受眾群體,在內地動畫界稱得上是獨一無二了。
說完了《大世界》,我們自然要提一下去年上映的一部成人向動畫電影——《大護法(Dahufa)》。
《大護法》是我國首部由導演自主分級(13禁)的動畫電影。與《大世界》有些異曲同工,導演不思凡借著一個類似烏託邦的怪異城鎮,無情的揭露了在看似「自由」的社會中的殘酷真相。故事淺入深出,辛辣犀利,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少討論。
縱觀整個中國動畫電影產業,其實在這些年間已經走了不少彎路。即便是有過票房爆款《大魚海棠(Big Fish &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的彩條屋影業,在今年的《大世界》票房上還是摔了跟頭。《熊出沒(Boonie Bears)》《喜羊羊與灰太狼(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等等低幼年齡向的作品仍然在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成人向、全年齡向動畫作品少得可憐,宣發也小的可憐,這才陷入了發展困難的境地。
但這並非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歡迎動畫,此前已在中國遇冷多年的皮克斯動畫憑藉《尋夢環遊記(Coco)》俘獲了無數觀眾,票房超過10億人民幣,甚至超過了此前所有在華上映的皮克斯動畫之和。中國電影市場是充滿勃勃生機的,任何優秀動畫電影都有機會成為新的票房黑馬。
我們已經有了《大護法》和《大世界》,也有了像彩條屋這樣敢於邁出第一步的「開路者」。筆者相信票房低迷只是一時,未來我們會擁有更多新的優秀動畫電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趙曉寧,葉子豬的動漫影視編輯。從日圈爬回國圈又爬向歐美圈的職業迷妹,各國各類影視作品來者不拒,近期沉迷美漫。
如需轉載,請聯繫葉子豬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