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收官之年。南召縣人社局工作人員李靜涵自從被選派到關莊村任第一書記以來,為了儘快適應從部門工作到鄉鎮工作的角色轉換,他一直奔波於村裡村外、田間地頭訪村情、聽民聲、講政策、獻計謀,用雙腳一尺一寸丈量著土地,用心血澆築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熟悉掌握了農村政策法規、從工作方法入手,才能更好的開展好各項駐村工作任務,為此到崗後他立刻全面認真地學習了當前中央、省、市、縣關於農業、農村、農民、及扶貧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加強了對駐村工作的認識;積極主動的向其他幫村工作隊學習,學習總結他們積累的幫扶工作方法,提升了駐村工作能力;積極參加了各級部門組織的學習交流和培訓會議,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增強了做好農村工作的信心。
「圍繞民心謀富策,直追國夢繪藍圖」。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為了做到儘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駐村後,李書記立刻與鄉幫村幹部和村兩委成員建立聯繫,在他們的陪同下走村入戶對村情民意進行了細緻的了解,摸清了致貧原因和產業現狀,為駐村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通過深入走訪,他了解到了很多關莊村的基本情況,關莊村是小店鄉最南面的行政村,距離鄉政府4公裡。全村轄7個村民組、5個自然莊,地域總面積10.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800畝,柞蠶坡2100畝,目前剩餘貧困戶5戶14人……現在他對這些資料已經爛熟於心。在開展前期走訪調查工作後,為在短期內改善關莊村基礎設施的落後狀況和實現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增收,他與幫村幹部和村兩委成員經過多次調研和座談後,根據關莊村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產業現狀,結合村情民意明確了基建和產業發展思路:一是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努力改善關莊村生產、生活、工作條件;二是大力發展養殖業、種植業;三是堅持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堅持開發式和保障性扶貧並重。通過以上發展思路帶動貧困戶脫貧和一般戶創收,實現今年整村摘帽脫貧任務。
「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 關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清福說:「李靜涵同志剛來到關莊村的時候,關村村部老舊,房子少,下雨天屋頂漏水,不能滿足正常的辦公生活需求,李書記不畏艱苦的駐村條件,工作吃住都在村裡,為村裡發展出謀獻策,盡心盡力。」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和村兩委班子迎難而上,積極向上級組織部門和鄉黨委爭取和籌集村部建設資金,目前新村部主體已經建成,預計年前可以實現正常辦公。尤其在村部改造翻新的這段時間,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李靜涵辦公生活都在村裡的水站,兩間房子一間村裡日常辦公,一間生活住,屋裡沒有做飯洗漱的地方,院子裡也沒有廁所,每次上廁所,都要跑一兩公裡。這段日子雖苦,但也堅定了他改變村裡落後面貌的決心。
「一枝一葉總關情」。關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靜涵說:「在我來到關莊村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村北的川店河。」河道寬,逢水就災,嚴重威脅著關莊村382戶1710口人的居住安全,涉及耕地800多畝,長期以來廣大村民深受其苦。為了去除這塊心病,他和村委班子向上級水利部門積極爭取項目,修建河堤保護村莊。在多次爭取下,累計長度達1.8公裡的河堤日前也已竣工,河堤修建完成後,村周邊環境大有改善,對防洪減災、保護岸坡穩定、防治水土流失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修建河堤過程中,李靜涵帶領村委成員實地進行監工,確保工程質量。另外,他還協調縣水利局,給關莊村上兩口井項目,一口飲水井,一口澆地井。這些項目不僅極大的改善了村裡的人居環境,而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優先使用本村勞動力,讓在家待業的村民就近靈活就業,既滿足了用工需求,又提高了村民收入。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都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作為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深知只有黨民一心,才能開展工作。為此,按要求他第一時間將黨組織關係轉到了村支部。農村工作離不開廣大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因此他十分注重黨建工作。以黨建工作為抓手,以黨建扶貧帶動精準扶貧。組織那些經營效益好,個人收入較高的黨員通過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回報社會,密切黨員與群眾的聯繫,樹立了村黨員,良好形象,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此外,按照要求加強「三會一課」的開展。按時上好黨課,改變落後思想面貌。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突出中央、省、市關於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黨的富民惠民政策,積極疏導黨員幹部情緒,樹立黨員帶頭脫貧致富的信心。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懷著一顆積極的心,懷著一顆為民的心,懷著一顆負責的心,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必定會以十足的信心,發奮工作,盡職盡責,盡最大努力,做一個合格的駐村幹部!為鄉村振興奉獻自己的力量!
(通訊員:高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