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考什麼?
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綜合管理基本素質,涉及國情、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常識判斷題型考生並不陌生,作為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規模塊,常識判斷這種考查形式已經被考生普遍接受。在事業單位《職業能力測驗》中,常識判斷呈現出了不同特點。
第一,ABC 三類考查範圍不同。常識判斷考查的主要知識內容包括:國情、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A 類各知識模塊題量分布較均勻,B 類側重考查歷史人文知識,C類側重考查科技知識。
第二,題目總量不同。A 類、C 類試卷常識判斷為 20 題,B 類常識判斷為 25 題,皆為單選題
第三,考查更加深入、細緻。事業單位聯考常識判斷在考點分布上更加廣泛,考查題目側重細節,更具專業性,很多內容不滿足於知識表面的考查,考生不僅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對考生複習的要求也更高
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準確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進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準確和得體地遣詞用字、表達觀點。常見題型有詞語填空、語句填空、語句排序等。其中 B 類考試中的特殊題型「綜合分析」,這一部分主要測查應試人員迅速、準確地對大量的文字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挖掘獲取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評判能力等。常見題型有主旨概括、語段銜接、隱含信息推斷等。
數量關係及資料分析
公共科目《職業能力傾向測驗》ABCDE 五類都含有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部分。雖然這五類考查的角度不同,但總體可概括為: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係的運算、分析、推理、判斷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模塊是事業單位筆試公共科目《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中的重點得分模塊,該模塊技巧性強,對考生而言發揮穩定性有保障。然而,要想在該模塊取得理想成績,離不開考生對「判斷推理」解題技巧的理解和考生的實戰應試技能。事業單位聯考 ABC 三類中「判斷推理」這一部分考查的內容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考查的四大題型是一致的,主要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以及邏輯判斷四大模塊。不同的是題量有所區別,ABC 類判斷推理總題量在 25-35 題左右,每個模塊的題量在 5-10題左右。從 2015 年至 2017 年五次事業單位聯考中 A、B、C 類「判斷推理」的總題量以及各模塊題量是一致的。考生必須熟悉每一類別考試的考情考務備考才能更有針對性,達到更好的效果
特殊題型
(一)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是自 2015 年以來,全國部分省份事業單位統考中 C 類考卷「綜合分析」模塊中出現的新題型,考查綜合性邏輯思維能力。《職業能力傾向測驗(C 類)》是針對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實驗設計作為僅在 C 類試卷中考查的題型,主要測查應試人員運用自然科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策略制定
策略制定是自 2015 年以來,全國部分事業單位統考中 C 類考試「綜合分析」模塊中出現的新題型。策略制定類題目和數量關係中的一部分知識點以及統籌思想是異曲同工的。策略制定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梳理能力、統籌規劃能力和極端思維能力。策略制定常見的題型包括五種:經濟統籌、工程效率、過橋打水、物資運輸、分析推理五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