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揮「頭雁」效應,南昌市殘聯多舉措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跨越式發展

2020-08-1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

7月16日,對於應智娟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她創辦的南昌市灣裡可愛寶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有了新「家」。

「小老虎、小老虎……」走進改造提升後的康復中心,《華夏時報》記者見到應智娟正一遍遍大聲地重複著相同的詞彙,並儘可能地讓孩子們看清她的嘴部發音動作,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發出一聲聲稚嫩的聲音。同時,優美的環境,齊全的功能室,合理的區域布局都讓人眼前一亮。

「南昌市現有殘疾人康復機構29家,其發展歷程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最開始的『自我生長』階段,到『求生存』階段,再到如今的『新發展』階段。2017年起,我們給予殘疾人兒童家長400元/月的康復陪護補貼;2018年又提出,將殘疾兒童康復補貼標準從12000元/年提高到20000元/年,給予康復機構規範化建設4-5萬獎勵補貼。」南昌市殘聯理事長餘穎表示,之後,在廣泛摸底、充分調研、科學研判的基礎上,南昌市殘聯積極爭取市財政的支持,於近日在全國首創出臺了《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扶持獎勵辦法》(下稱《辦法》),可以說這是解放思想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據記者了解,《辦法》對符合條件的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給予500元/平方米的場地提升改造建設補助、實際投入金額50%的設備(器材)購置補貼、年房租總額30%的租房補貼三年。

實施精準服務

而對於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扶持,僅是南昌市殘聯針對殘疾人實施精準服務的部分體現。

據記者了解,為了不斷滿足殘疾人個性化培訓需求,南昌市殘聯召開了多場專場招聘會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首期淘寶「雲客服」培訓班也已開班;通過以賽促學提高了市盲人按摩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並將全力實現「規範化管理、標準化評價、規模化帶動、市場化運行」目標;提高了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面,截至今年6月底,共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600餘戶;持續完善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已為36251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為41623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提高了輔具配發覆蓋面,共開展5場百村千戶萬裡配送輔具「暖心行動」,發放輔具307件。

這一切,無疑彰顯了南昌市殘聯的擔當。早在4月底,南昌市就啟動開展了「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的大型討論活動。此後,南昌市殘聯緊跟市委步伐,堅持把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作為當前工作首要任務和黨的建設頭等大事來抓,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穩步推進,實現「觀念上有飛躍,思想上有突破,作風上有改進,質量上有提升,工作上有新局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後的5月7日,南昌市殘聯繫統舉行了「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動員會。餘穎表示,「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省會』意識,持續發揮『頭雁效應』,努力弘揚『心往一處想、話往一處說、勁往一處使、事往一處做』的『四個一』團隊精神,一以貫之地奮力實施『龍騰』工作策略,不斷推動新時代南昌殘疾人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據記者了解,南昌市殘聯通過座談會、新媒體、徵求意見函、走訪上級殘聯等方式,廣泛徵求上級殘聯、殘工委成員單位、管理服務對象、黨建幫扶社區康王廟社區、掛點扶貧村窯西村、平安幫創村上莘村等的意見。針對對照查擺階段收集到的56條意見,今年,市殘聯將從康復扶貧、就業扶貧、文化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無障礙扶貧五個方面強勢發力,全面開展「4321」系列「行動計劃」,即努力辦好42件惠殘實事,積極做好36項重點工作,紮實開展26個重要活動,大膽探索17條創新舉措,努力為殘疾人辦實事,想周全。

「在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我們收到了活動辦的3條建議,對此,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立說立行立改。」餘穎表示,比如,針對建議在城市建設中,加大對殘疾人的關愛與保障,一方面,全面開展市政府民生工程項目無障礙環境建設培訓,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設計和建設,確保「一次建設、一次投入、一次到位」;另一方面,加強無障礙環境義務監督員隊伍的培訓和督導,每年開展義務監督員培訓班,加強業務能力,並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機構無障礙和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讓殘疾人更便捷地學習、生活和出行。

堅持思想先行

思想是發展的引領,思路一新天地寬。

據記者了解,過去,南昌市殘聯繫統通過解放思想、接續奮鬥,推動殘疾人工作實現顯著進步;今天,站在「走在全國前列」的新高度,南昌市殘聯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觀念、破除障礙,以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挖掘巨大潛力。

由此,理論武裝得到了強化。南昌市殘聯通過黨組會、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各黨支部學習會、各業務處室工作例會等形式,認真組織黨員幹部職工開展系列學習,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增強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殘疾人工作實踐、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能力。

擔當意識得到了加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幹部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擔當精神和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幹部忠誠黨的殘疾人事業,奮力開創新時代殘疾人工作新局面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群眾路線得到了夯實。通過主題調研活動,黨員幹部對堅守人民立場秉持「一切為了殘疾人、為了殘疾人一切」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堅決,緊盯基層殘聯幹部和殘疾人普遍反映的突出問題,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具體目標的推動與實現,不斷增強殘疾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作風建設得到了深化。建立了機關效能每周不定期常態化督查機制,全面整治幹部作風領域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突出問題,努力凝聚起「嚴細實快擔」的工作作風,為全市殘聯繫統實現新作為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就在7月16日,南昌市委主要領導還對南昌市殘聯在「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立助殘誓言,彰顯省會擔當」的做法,作出批示表示肯定並提出新要求:「好!再接再厲,走在全國前列」。

此後的8月1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召開,圍繞落實「彰顯省會擔當」的更高要求,南昌將全面推進創新之城、實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建設。市殘聯則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推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充分彰顯省會擔當,奮力實現「全省站首位、全國列前位」的高遠目標。

數據來源:天眼查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殘疾人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報告
    201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是中國保障殘疾人平等受教育權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對於維護教育公平與社會公正、促進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首次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國家、社會、公民在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中的責任,為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 成立深圳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聚焦先行示範區殘疾人事業高...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於在新階段推進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支持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2020年11月26日,中國殘聯、廣東省殘聯、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大學共同創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
  • 深大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基地)成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基地)」揭牌成立。中國殘聯副主席程凱表示,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基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具體舉措。
  • 促殘疾人事業創新發展② | 雲浮:描繪一幅扶殘助殘愛心藍圖
    如今,全市殘疾人事業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服務網絡和基層組織日益完善,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的生存發展狀況顯著改善,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進一步營造新時代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
  • 南昌市殘聯「愈心行」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運行!
    為進一步幫助殘疾人疏導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8月17日,由南昌市殘聯與南昌市西湖區靜心社心理健康中心合作的「愈心行」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這是南昌市殘聯扶殘、助殘工作的又一創新舉措,旨在暢通當前殘疾人心理訴求表達渠道、傾聽殘疾人心聲、服務殘疾人心理健康發展的官方權威平臺。
  • 山東齊魯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濱州分院成立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1月27日,山東齊魯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濱州分院揭牌成立。濱州分院是山東齊魯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在市級設立的唯一一家分院,是我市組建殘疾人事業發展智庫,藉助外腦把脈全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具體舉措。
  • 廉江高考新標杆:廉江市實驗學校發揮「頭雁效應」 實現高考跨越
    2019年高考季,廉江市實驗學校13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再次吸引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的目光,該校迅速崛起成為粵西地區名校,更成為廉江高考跨越式發展的新標杆。 「頭雁效應」帶動下的廉江教育,也在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均衡的道路上砥礪前進。
  • 深圳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基地...
    (出席人員從左至右: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中國殘聯副主席程凱;廣東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永安)先行先試,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殘聯副主席程凱表示,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在今年的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在2020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主賽場勝利閉幕的感人時刻,中國殘聯、廣東省殘聯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創建
  • 區殘聯:「五心」舉措為殘疾人提供更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務
    江津網訊(通訊員 李雪菲)12月3日上午,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江津區殘聯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江津中心支行開展了「普惠金融 五心助殘」系列活動。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殘疾人事業發展...
    、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讓廣大殘疾人在共建共享中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生活得更加殷實、更有尊嚴,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既要推動各地、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加強對農村、老少邊窮、民族地區和殘疾兒童、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一戶多殘家庭的重點扶持,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和不同類別殘疾人小康進程,又要充分考慮城鄉和地區差異,使殘疾人小康進程與當地全面小康進程相協調、相適應。  5.堅持重點突破與注重長遠相結合。
  • 德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德陽市殘疾人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認清殘疾人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轉型升級,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儘快縮小殘疾人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讓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既要通過普惠性制度安排給予殘疾人公平待遇,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發展需求,又要通過特惠性制度安排給予殘疾人特別扶助和優先保障,解決好他們的特殊困難和特殊需求。 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相結合。既要突出政府責任,兜底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又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製作用,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 山東省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成立
    近日,根據山東省殘聯機構改革方案,經省編辦批覆同意,省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更名為省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掛省盲人按摩指導中心牌子。這是省殘聯黨組為適應新形勢下殘疾人工作科學發展,進一步促進殘疾人就業培訓和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務殘疾人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 同步奔小康 共享新生活——貴陽市各級殘聯積極作為推動貧困殘疾人...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陽市各級殘聯積極作為,緊緊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工作主線,將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全力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合力推動貧困殘疾人精準脫貧。2016年,藉助《貴陽市殘疾人創業就業扶持辦法》,張躍平爭取到創業幫扶資金和貸款貼息的政策優惠,並在殘聯的幫助下解決了生產基地審批與基地水電建設等事項。他發展生雞生態養殖,在第一年就獲得收益。  隨後,貴陽市殘聯看重該基地帶動就業的輻射作用,不斷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基地效益日益提高,並逐漸成為殘疾人創業就業示範點。
  • 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醫渡雲致力守護人民健康
    在近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了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們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堅定了信心、提供了遵循。人工智慧需依託產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被認為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而地方政府則是大數據應用的前沿陣地。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方網站英文版開通上線
    中國殘聯英文官網的建設和運營由中國日報社的專業團隊負責。網站在欄目設置上側重新聞性和服務性,共設六大欄目、20多個子欄目,包括機構概況、新聞中心、文獻資料、服務項目、專題推介等。頁面設計充分借鑑國外優秀網站經驗,貼近海外讀者的閱讀習慣,主體色調採用綠色,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理念。
  • 關於下達2020年中央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殘疾人聯合會關於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皖財社〔2019〕1287號)文件精神,下撥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預算指標622.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資金312.8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309.7萬元
  • 點燃生命之火為殘疾人照亮希望
    □本報記者閆紫謙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省現有殘疾人約218萬,其中持證殘疾人108萬,龍江殘疾人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承載著廣大殘疾人的嚮往和期盼,凝聚著殘疾人及其親屬的厚望與重託。 省委省政府對殘疾人事業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宿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2018-2020年)的通知
    (2018-2020年) 為加快推進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實施《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6〕99號),依據《江蘇省「十三五」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和《宿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 泰安市泰山區殘聯上榜!2020年度山東省殘疾人工作優秀創新項目...
    魯網12月15日訊12月14日,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發布了2020年度山東省殘疾人工作優秀創新項目(案例)的名單,其中,泰安市泰山區殘聯榜上有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系列指示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激勵開拓創新,激發工作活力,2020年11月,省殘聯在全省開展了2020年度殘疾人事業發展創新工作項目(案例)徵集活動。各級殘聯組織、有關殘疾人社會組織和機構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共報送創新項目(案例)74個,其中工作實踐創新類 37個,理論研究創新類 14個,扶殘助殘創新類 23個。
  • 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推動慈善社工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慈善社工事業是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任務,發揮第三次分配對於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補充作用,有利於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促進經濟行穩致遠和社會安定和諧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