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了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們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堅定了信心、提供了遵循。人工智慧需依託產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被認為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而地方政府則是大數據應用的前沿陣地。
2017年,醫渡雲與重慶醫科大學聯合建立了重慶醫科大學醫渡雲醫學數據研究院,這是國家首個醫學數據二級學院。
藉此,醫渡雲與藥監總局(原CFDA)展開了藥品不良反應的合作,基於整個重慶地區人群分析,有效分析出該區域的藥品使用情況、具有重慶特殊性的不良反應等,這代表了這一區域校企合作平臺的龐大效能。
今年10月,醫渡雲應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被譽為「中國數谷」的貴陽的區域發展政策感召,將總部落戶於此,成為紮根貴州的首家醫療大數據企業。為了更好的發揮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在與貴陽市政府的合作中,醫渡雲充分地發揮龍頭企業作用,進行產業孵化和運營模式創新。
醫渡雲營運長張實與貴州烏當經開區管委會、貴州烏當經濟開發區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籤約儀式
醫渡雲創始人孫喆表示:「醫渡雲致力於用技術賦能政府,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醫療健康服務,為醫療機構帶去更好的技術支持,為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實踐經驗。」
南京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城市,集聚了眾多生命健康企業。此前,醫渡雲已與南京醫科大學共建「江蘇省醫學大數據中心」。近日醫渡雲與南京第二次攜手,將全國研發中心和全國創新業務中心落戶南京江北新區。同時,由醫渡雲發起成立的南京醫基雲醫療數據研究院宣布成立。圍繞建設「長三角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的國家戰略,一舉打出了「兩中心一研究院」的智慧醫療組合拳。
響應政策號召,醫渡雲不僅用數據智能驅動產業創新,構建出醫療大健康板塊「產業加速」的平臺和生態基礎,還努力以數據智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這些跨界合作與技術探索,均是「中國實踐」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