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

2020-12-13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歐陽鍾燦、曾志朗、李定國、彭宗平等兩岸科學界「大咖」集聚一堂,卻甘當綠葉,原來主角是……

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

兩岸攜手,共同提升中文科普影響力

  7月10日,臺北市「中研院」物理研究所一層演講廳,「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李定國、臺灣清華大學教授彭宗平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等兩岸科學界「大咖」集聚一堂,共同揭曉了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獲獎名單。

  本屆評獎活動自去年開始啟動,期間經歷了徵集、初選、複評、決選等一系列環節,最終評選出了原創類和翻譯類科普書的金、銀籤獎共4本,佳作獎15本和青少年組特別獎兩本。

  「這個活動的目的就在於,鼓勵更多作者和出版社參與到科普創作中,讓更多人接觸到科學知識從而對科學產生興趣,也滿足社會公眾對於科學知識的需求。」該獎項的主辦單位——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吳成文說。

  跨國組合作品獲原創類金籤獎

  「很高興我們的《徵程》一書獲得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金籤獎,這對我們作者來說,是很大的榮譽!」得知自己參與創作的《徵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獲獎後,遠在北京的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特意囑託《中國科學報》記者代他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興奮的心情和謝意。在兩個多月前,這本書剛剛獲得了中國國家圖書館第11屆「文津圖書獎」。

  《徵程》的作者是一個跨國組合,三位作者分別來自加拿大、中國和澳大利亞,他們從脊椎動物5億多年的演化歷史中,精心挑選出15個最具代表性且發現於中國的動物群介紹給讀者,在每一個章節中,作者都會先講述該動物群的發現歷史,然後介紹動物群的明星物種,最後總結對該動物群的研究意義。該書以準確詳實的科學內容、中英文雙語的獨特裝幀設計和大量精美的圖片,獲得了權威專家和普通讀者的青睞。

  「在討論《徵程》這本書時,評委對將金籤獎授予它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沒有異議。可見,大家對這本書評價之高。」作為決選評委參加最終評選工作的歐陽鍾燦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大陸地區在考古學研究方面有很多優秀的成果,《徵程》這本書把這些成果表現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介紹給讀者,既有科學深度,又有可讀性,是優秀科普作品的典範。」曾志朗評價說。

  得到決選評委一致讚賞的還有獲得翻譯類金籤獎的《人類大歷史》,這本書敘述了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堪稱有趣又有料,翻譯的文字也流暢優美。「在這個信息繁雜的時代,書籍能夠讓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該書的譯者林俊宏說道。

  寧願不吃飯,也要討論充分

  對於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歐陽鍾燦並不陌生,他曾幾次參與中國科學報社組織的該獎大陸地區的遴選工作,但今年作為決選評委到臺北參與評選還是首次。在獎項的評選過程中,評委們權威的科學背景、深厚的科普底蘊和嚴謹認真的態度,讓歐陽鍾燦印象深刻。在他看來,這些正是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有力保證。

  「這個獎項邀請的評委都是兩岸科學界不同領域資深的科學家,最終決選時的幾位評委同樣也是如此。而且難得的是,他們自身全都是科普作品創作者,所以對於參評作品的科學性和可讀性把握得非常精準。」歐陽鍾燦說。

  最後的決選評委陣容除了物理學家歐陽鍾燦外,還有四位「中研院」院士,包括天文學家李太楓,莊小威的導師、物理學家沈元壤,從事分子遺傳學研究的黃秉乾以及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權威專家曾志朗。

  「決選會議那天,我們差點連飯都不吃了。」曾志朗笑著說,「那天真的討論了很長時間,也討論得非常激烈,大家都充分表達了對每一本書的觀點,有爭議的就討論,直到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評委們看書看得特別仔細,以至於說到相關內容,就能立刻說出在書的哪一頁。有評委還動員自己的夫人一起看,以便相互討論。」歐陽鍾燦感嘆說。

  最終評選出金籤獎和銀籤獎的過程並不容易,因為進入決選階段的科普書質量都很高。「比如《魔鏡——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將視覺、藝術和人的認知結合起來,立意非常好。如果內容能夠再深入一些就會更好。」曾志朗說。

  在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評委看來,一本優秀的科普作品,需要紮實準確的科學內容,能正確引導受眾的科學態度,而不僅僅是緊追熱門事件、拼湊網絡資料就可以的。評委的嚴格把關為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樹立了一個高門檻,也保證了獲獎圖書的高質量。

  兩岸交流日見成效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自2002年首次舉辦,到如今已歷時14年。今天,這個獎項在兩岸的影響日趨擴大,參評踴躍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作為合辦單位,中國科學報社為本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在大陸地區共徵集到262種著(譯)作作品。4月15日,中國科學報社邀請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召開複評會議,經過認真討論和兩輪投票,最終選出6本原創著作,3本譯著,3本(套)少兒科普圖書,作為大陸地區的代表作品進入決選。

  「當今社會,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應該把科學普及放到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兩翼。科普已經不再只是媒體等科普工作者的職責,而是科學家團體應當承擔的義務。」中國科學報社黨委書記、副社長劉峰松說。在他看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正是這樣一項工程。「她把科普推廣和閱讀推廣有機結合起來;她是這樣一個紐帶,用評獎的方式在寫書人、出書人、讀書人之間架起溝通的渠道;她是這樣一座橋梁,連接了海峽兩岸出版社、創作者與讀者,為社會推薦傳送優質精神食糧。」

  事實上,在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以及其他科普交流活動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的科普交流日益密切。「此次獲得原創類銀籤獎的《草木緣情》,作者潘富俊來自臺灣,出版社則是大陸的商務印書館。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組合。」吳成文說,「這說明兩岸的科普力量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合。我們兩岸攜手舉辦這個評獎活動,就是為了一起努力,共同提升中文科普書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這種努力正在不斷見到成效。」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臺北頒獎
    人民網臺北7月8日電 (記者 吳亞明、鄭娜)8日,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頒獎典禮在臺北熱烈舉行,20本著作獲得各個類別的金籤獎、銀籤獎和佳作獎。作為海峽兩岸最重要的科學普及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由吳大猷學術基金會主辦,大陸的中國科學報社和臺灣的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協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在兩岸三地出版的科普著作中,遴選出優秀的圖書給予獎勵。
  • 科學時報社合辦的第五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評選揭曉
    兩岸嘉賓參觀吳大猷書房7月10日,第五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行。參加典禮的有臺灣科學界多位重量級的人物: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臺灣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臺灣「中研院」院士吳成文,「中研院」院士、著名科普作家曾志朗,吳大猷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臺灣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李田英,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周成功等悉數到場。此外,熱心科普的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董事代表、臺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也出席頒獎典禮。
  • 《徵程》一書榮獲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金籤獎
    2016年7月10日,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的頒獎活動在臺北市「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舉行。
  • 吸血鬼刺青創始人富博禹將出席2017第八屆牛耳獎頒獎典禮
    2017年12月21日,第八屆牛耳獎頒獎典禮將在北京演藝中心隆重舉行。屆時,吸血鬼紋身機構的創始人富博禹將作為嘉賓出席此次頒獎典禮。2017牛耳獎頒獎典禮由多牛傳媒主辦。做為嘉賓出席的富博禹出生於1984年,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便開始從事紋身行業,並且在2011年榮獲北京798國際紋身藝術節,歐美彩色組一等獎。
  • 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 香港、北京、臺北三地同時舉行
    由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北京東西方慈善論壇、臺灣八大電視、現代財經基金會、新加坡恆一基金公司協辦;UA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榮譽贊助的《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12月20日(星期日)下午5時在香港主會場鳳凰衛視大埔總部、北京鳳凰中心分會場及臺北八大電視分會場衛星連線三地同時舉行。
  • 第四屆「藍點獎」頒獎典禮舉行
    12月27日,第四屆「藍點獎」頒獎典禮暨深圳市電子商會2020迎新晚會在東莞舉行,2019年深圳電子行業的標杆獎項「藍點獎」頒布。本次「藍點獎」設四個專項獎牌,包括產品創新企業、先鋒成長企業、自主品牌企業、誠信企業。
  • 第八屆「日本小諸市中國島崎藤村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我校圓滿舉行
    5月23日上午,第八屆小諸市中國島崎藤村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行政南樓一樓視頻會議室舉行。
  • 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八部作品獲獎
    5月5日,信誼基金會攜手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了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的頒獎典禮。本屆獎項組委會共收到755件參賽作品,圖畫書組407件,文字組348件,兩個數字均為歷年之最。初審評委共評出44件入圍作品,圖畫書創作組23件,圖畫書文字創作組21件,最終評出8部獲獎作品。
  • 第三屆「傑出工程師獎」頒獎典禮舉行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谷業凱)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聯合蘇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電視臺13晚在京舉辦第三屆「傑出工程師獎」頒獎典禮,對「傑出工程師獎」和「傑出工程師青年獎」獲得者進行表彰。
  • 第五屆「浙江戲劇獎·金桂表演獎」頒獎典禮舉行
    領導嘉賓合影宣傳海報11月18日晚,第五屆浙江戲劇獎·金桂表演獎頒獎典禮在浙江杭州小百花越劇場舉行。頒獎典禮首先由中國劇協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省劇協主席茅威濤宣讀獲獎名單並致辭。,著名導演藝術家楊小青為魏鵬頒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朱海閔,著名戲曲作曲家胡夢橋為洪燕琴頒獎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趙曉剛,著名舞臺藝術造型師藍玲為朱鋒頒獎「浙江戲劇獎·金桂表演獎」是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浙江省戲劇家協會為鼓勵中青年戲劇表演藝術家而設立的全省性戲劇表演藝術常設性獎項
  • 第八屆全國大廣賽廣東分賽區頒獎典禮在UIC舉行
    11月4日,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廣東分賽區成果交流會暨頒獎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舉行。
  • 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行第八屆軒轅獎2021中國年度汽車頒獎典禮
    12月13日,第八屆軒轅獎2021中國年度汽車頒獎典禮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行。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豐臺區張婕、楊蕊同志,以及多位軒轅獎評審團成員、獲獎企業代表和汽車界人士參加。
  • 第28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舉行 獲獎名單誕生
    第28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於8月26日晚在臺灣國立藝術大學藝術表演廳隆重舉行,獲獎名單也同步出爐,臺灣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親自出席了本屆頒獎典禮,勉勵藝術從業人員繼續為傳統文化藝術努力傳藝金曲獲獎名單榮耀誕生今年的頒獎典禮由臺灣資深主持人澎恰恰和黃嘉千擔任主持,以「傳承與對話」為主題,關注於傳統音樂、藝術音樂、跨界音樂及戲曲表演四大元素,共頒發了16個獎項。第28屆傳藝金曲獎獲獎名單如下:《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北管亂彈戲/貓狸文化工作室《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英雄?
  • 宏翔高中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暨第八屆「林常平獎學金」頒獎大會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典禮。開學典禮上還公布了「2020級新生獎學金」的獲獎名單,共有10位高一新生受到表彰。在各類獎項頒獎儀式後,縣教育局陳瑞招副局長應邀作了發言。他首先代表縣教育局對宏翔2020年高考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祝賀。
  • 第八屆麓山妙筆主題徵文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紅網時刻12月20日訊(通訊員 楊卓 記者 劉馳鋒)歷時一個多月,湖南省第八屆網絡文化節「麓山妙筆」主題徵文活動近日落下帷幕。為表彰在此次活動中獲獎的孩子們,同時也為多元化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讓中小學生在網絡強國的教育洗禮中,插上想像的翅膀,樹立遠大志向,續寫湖湘文化新篇章,第八屆麓山妙筆主題徵文頒獎典禮於12月19日晚在長沙市青少年宮小杜鵑夢想劇場隆重舉行。
  • 第十六屆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17日上午,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國家部委、各省市設計主管部門、各合作推報單位、光華龍騰獎評委、歷屆光華龍騰獎獲獎者代表以及創新設計、綠色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領軍企業和知名設計公司的代表等三百餘人出席了此次頒獎典禮。  光華龍騰獎於2005年誕生,旨在「發現優秀設計人才,樹立自主創新楷模」,十六年間,光華龍騰獎見證了中國設計的創新發展,獲得了一大批投身設計產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同行者的支持和激勵。
  • 第十七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典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9月7日晚,青島,第十七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頒獎典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舉行。
  • 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舉行頒獎晚會 霍建起王鳴飛獲獎
    原標題: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舉行頒獎晚會 霍建起王鳴飛獲獎 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頒獎晚會由電影節主席高醇芳(右一)主持  原標題: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舉行頒獎晚會 霍建起王鳴飛獲獎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朱增蘭):11月5日,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在巴黎市政廳舉行盛大的頒獎晚會
  • 佳作獎獲獎者感言|吳大猷科普獎專題
    我在1990年前後寫下《數學家與詩人》《高斯,離群索居的王子》時,尚且沒有科學普及或科學文化的概念,所幸能堅持下來並享受其中。自2002年以來,吳大猷獎已頒發九屆,表彰了一百多部漢語科普著作和譯作,其中不乏讀者熟知的佳作。我認為,把一些科學問題作通俗易懂地解讀只是科普的一部分,應更多地容納文化、歷史和社會等因素,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科學營養。目前我們最缺失的是科學精神,而非科學知識。
  • 第三屆「粵北洋」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
    8月22日,第三屆「粵北洋」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受疫情影響,本屆「粵北洋」獎學金採用「線上+線下」形式。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友總會副會長雷鳴,廣東省招生負責人、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一昂通過視頻直播形式向獲獎新生表示祝賀,並介紹天津大學近幾年發展現狀和2020年廣東地區招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