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護林員:腳板築牢防線見證生態變遷

2020-12-20 瀟湘晨報

賀蘭山蘇峪口風光如畫(11月14日攝)。

一座賀蘭山,見證鬥轉星移、四季變換。一批賀蘭山人,開啟管護接力、薪火相傳。

走進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們向記者講述了賀蘭山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故事裡,這些可愛的護林員自豪地稱自己是賀蘭山人。

一個人的堅守——把一草一木繫心頭

鄭自福是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蘇峪口管理站的一名護林員。當護林員12年了,今年32歲的鄭自福皮膚黝黑,目光卻格外清澈。鄭自福不愛說話,最親暱的朋友就是眼前的賀蘭山。

早上8:10,背上一壺水,帶上幾個餅子,鄭自福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秋冬季是保護區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動物保護的關鍵時期。森林火災隱患排查要不留盲區、不留死角,預警監測嚴密防範,避險技能嚴防死守,動物疫病排查滴水不漏,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規範有效,違規建築拆除整治絕不姑息……守護大山的日子,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的安危都被鄭自福拴在心上、系在肩頭。

2017年,寧夏正式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人類活動開始退出賀蘭山。自這之後,賀蘭山的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作也隨之持續升溫,鄭自福巡山的任務也更加重了。這兩年,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相關部門聯合打擊盜獵、亂砍採摘、盜採等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類活動痕跡,最大限度地還原了賀蘭山的生態環境本底。

鄭自福巡山不用再像老護林員那樣憑藉經驗辨別方向。智能巡護系統、手持機經緯定位導航儀等智能設備的運用,不僅實現了護林員的智慧巡山,還實現了賀蘭山生態保護的智能化管理。「有了這些智能設備,巡山的時候沒有網絡也能定方向,一邊巡山一邊拍照錄像,為賀蘭山生態保護留下珍貴的數據資料。」鄭自福說,看著賀蘭山一天天重燃生機,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一群人的心血——智能管護讓賀蘭山重燃生機

賀蘭山,不是一個人的堅守。

一座山、一片林,凝結著無數人的心血。

「我父親當了40多年護林員,我從小是跟著父親一邊巡山一邊在賀蘭山上玩大的。」回憶起父輩用腳底板子巡山的日子,尤勇說,父親給他留下了一本老照片,裡面全是父親與賀蘭山的故事。巡山管護從最初的毛驢車到自行車,再到後來的三輪摩託,記錄了護林裝備的蝶變升級。對山中植被和動物的辨別清查也完全靠口傳心授一代傳一代,計量方法簡單粗放。

隨著「賀蘭山生態保衛戰」全面打響,賀蘭山這座瑰麗的生態資源富礦揭開了面紗,一大批國內科研院所加入到了賀蘭山生態資源的研究與保護中。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眾多院校的專家學者來到賀蘭山,為生態資源的普查監測築下了科技之網。

於是,尤勇和他的同事們巡山有了交通工具,在普查識別植被時學會了使用最先進的智能掃描軟體,對植被的清查也有了更加精細的測量方法。他說:「我們在保護區範圍2公裡網格內設立樣地,在樣地對一定範圍的植物生長量開展清查測量,這樣更加精準……」

在蘇峪口管理站,73個攝像頭全天候監視著保護區內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除了實地巡山的護林員,通過資源管護視頻監控布下的24小時監測網,更是讓任何違法活動難逃法網,也讓各類生態資源有了全天候的安全管護。

這兩年,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了森林防火監測系統和保護區地理信息系統,開發了一鍵報警和應急聯動反應等智慧保護功能,清理整治重點區域,開展航拍測繪還用上了無人機。天地一體化監管模式和人防技防相結合的管護方法,為賀蘭山生態資源保護紮下了銅牆鐵壁。

賀蘭山人的自豪——賀蘭山生態保護進入深水區

按照「一年整治、兩年修復、三年提升」的思路,賀蘭山銀川段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作將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圍11處重點區域納入整治點開展綜合整治,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40處整治點被納入鞏固整治重點。2018年9月底,40處人類活動點清理整治工作全部完成,順利通過了自治區級階段性驗收。今年,40處人類活動點的整治成果全面進入鞏固提升保護階段。

如今,護林員們時常看到馬鹿、巖羊等珍稀動物從深溝裡走到溝口覓食,沙溝裡的灌木一年比一年多,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等保護植物也逐年增多。山澗潺潺、林濤陣陣,賀蘭山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對賀蘭山猞猁、雪豹的搶救性保護,對四合木林木種質的資源庫建設,對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讓賀蘭山的生態環境保護步入深水區。

這些與大山形影不離的人們,自豪地稱自己是賀蘭山人。於是,賀蘭山上祖孫幾代接力管護成了佳話。護林員這份職業,被這些接力管護的家庭視作「傳家寶」,薪火相傳。尤勇在接過父親這份職業接力棒後,幹了22年護林員,如今成了保護區裡的法治員,用法治力量保衛賀蘭山成了他的新任務。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溫嶽一家三代「根植」賀蘭山,年輕的溫嶽走訪老林業人,收集老照片,用抖音創新林草宣傳方式。李鵬一家四代都把青春奉獻給了賀蘭山,年輕的護林員扛起了為遊客宣傳防火知識、教育非法進入保護區人員的大任。賀蘭山生態保護在新一代賀蘭山人手中,全新升級。

交通工具完備、工作站環境優美、管護設施智能化……新一代護林員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穩穩守著賀蘭山的安寧,穩穩守著「父親山」的尊嚴,也穩穩守著賀蘭山人的精神。(記者陳玲/文季紅/圖)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明祭掃 紹興護林員築牢林場「防火牆」
    如何在打好防疫攻堅戰的同時,築牢森林「防火牆」?在紹興市部分墳穴較多的林場,有這樣一群「身兼數職」的護林員,他們用腳步丈量林區,用汗水澆滅隱患,守護著這一方綠水青山。早上7點不到,護林員馬金木穿上護林服,帶上修剪樹枝的大剪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生態護林員 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一人護林,全家脫貧」,將部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為生態護林員,是做好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2019年底,按照省林業局、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相關工作要求,貴陽市啟動了省級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 黔南:用行動踐行「護林員」的職責擔當
    原標題:黔南:用行動踐行「護林員」的職責擔當 今年以來,黔南州紀委聚焦主責主業,認真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係,通過「正好樹」、治「病樹」、拔「爛樹」,切實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著力營造黔南「綠水青山」的政治生態。
  • 安全生產月|中法生態城重點項目以這樣的方式築牢安全防線
    6月3日,中國一冶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綜合管廊項目舉行「2020年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以「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為主題,旨在動員全體員工,增強安全責任意識,築牢安全生產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局面的持續穩定。在活動現場,中國一冶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綜合管廊項目經理部安全員胡齊天接過青年安全監督崗旗幟。25歲的他說,「接過旗幟,我感覺肩上的重任又增加了一分。
  • 花石鄉生態護林員:護了生態,富口袋
    花石鄉生態護林員:護了生態,富口袋 2020-12-07 16:57:59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有一種職業叫「生態護林員」
    就業、保護生態、脫貧致富,「生態護林員」正成為一種職業。2016年「轉化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項目實施以來,新疆林業廳嚴格生態護林員選聘程序,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確保每個指標精準落實在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上。目前,全疆已轉化110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在21000名生態護林員指標分配過程中,林業廳聚焦深度貧困,將19923個指標安排在南疆四地州,佔總指標的94.87%。
  • 青原貧困戶「變身」生態護林員
    設置生態護林員既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條新路子,也是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的一條好路子。青原區文陂鎮小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培衡,現任小水村護林員。每天早上7時30分,他穿著標誌性的馬甲,帶上頭盔,騎著「小毛驢」,拿上「大喇叭」,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 安徽規範貧困人口 生態護林員選聘
    本報訊  近日,安徽省林業廳印發《安徽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管理辦法(試行)》。  《辦法》規定,生態護林員實行「縣建、鄉管、村用」和「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到縣(區)的管理制度,實行一年一聘。
  • 漾濞認真做好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本報訊(通訊員 謝馬寧 彭金元)為全面貫徹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任務,漾濞縣多措並舉、認真做好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確保生態扶貧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提升脫貧成色。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 屈子祠鎮封堵溼地河灘道路,築牢溼地保護防線
    本次行動共派出鎮村幹部30餘名、執法隊員20名、執法車輛6臺,挖機1臺,耗時近5小時,對6條汨羅江沿線溼地堤坡通道進行徹底封堵截斷,進一步築牢禁捕退捕、溼地保護、封洲禁牧防線。屈子祠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行動築起了汨羅江溼地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有效震懾了河流、溼地環境損害行為。」
  • 虛報冒領 村幹部變身「護林員」
    原標題:虛報冒領 村幹部變身「護林員」 「作為村黨總支書記,不僅沒有發揮『護林員』作用、維護好李塔村的『政治生態』,還擅自同意村黨總支副書記徐國榮、村會計樊聖德等7人以『護林員』的名義套取國家資金,觸犯了黨紀黨規,玷汙了『護林員』這個神聖的名字……」寫下這段懺悔的是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風景區李塔村黨總支書記簡曉旺。
  • 長白山生態護林員:守著青山脫貧
    68歲的生態護林員張明利笑著說。在長白山的森林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保護生態環境換來脫貧致富。像張明利這樣的山裡人,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生計而發愁。如今,他們每天行走在青山綠水間,轉型為生態護林員。張明利家住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地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卻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 平輿縣射橋鎮開展生態護林員知識培訓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單耀輝)為全面提高生態護林員隊伍專業素質,深入落實生態護林員工作職責
  • 四川省舉辦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培訓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0月10日訊 為切實做好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9月28-29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在成都舉辦了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選聘培訓班。省林草局二級巡視員羅語國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
  • 積石山縣生態護林員、草原管護員集中「充電」
    連日來,積石山縣自然資源局、林草中心利用冬季農閒時節,深入各鄉鎮,對全縣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草原管護員及花椒病蟲害防治、核桃嫁接、啤特果樹修剪等林業實用技術進行專題培訓。會上,縣林草中心工作人員結合《甘肅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細則(試行)》,重點從護林員的選聘、工作職責、生態公益林日常巡查及管護、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職責、報酬發放、考核辦法等內容進行講解;同時,就花椒病蟲害防治、核桃樹嫁接、啤特果樹修剪等實用技術進行了培訓,為下一步生態護林員、草原管護員做好保護林草工作及林草產業結構調整打好基礎,不斷增加果農收入。
  • 林業精準扶貧已聘用生態護林員37萬人
    據介紹,各地紮實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開創了生態護林員管理和林業生態扶貧的新局面。在組織實施方面,生態護林員的選聘由鄉鎮人民政府具體組織,管理工作由鄉鎮林業工作站配合鄉鎮人民政府完成。生態護林員實行相對穩定的進退動態管理。對符合續聘條件的,必須續聘,保持管護工作的延續性,讓生態護林員吃上了定心丸。
  • 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海南輻射工作單位全面檢查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5日電(孫秀英) 記者15日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海南今年將進一步加強輻射汙染源的現場監督檢查,督促核技術利用單位、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單位和電磁輻射利用單位落實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消除輻射安全隱患,為公眾健康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 築牢地震災害防治的人民防線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基層應急能力,切實築牢地震災害防治的人民防線,是全社會和每個公民的共同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治國理政戰略高度和全局出發,全方位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
  • 貧困戶「變身」護林員 編織森林「防護網」
    他們就是活躍在扎賚特旗森林巡護一線的1485名生態護林員。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他們也盡職盡責守護綠水青山,扛起森林防火的重任,成為構建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生力軍。龐紹儉就是其中的一員。生態護林員在巡山。因春天杏花開滿山而聞名周邊的努文木仁鄉杏花山,是扎賚特旗八大名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