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在汪清縣發現的野生東北豹。
新華社長春6月6日電(記者邵美琦、高楠)「老虎胖了!我們也富了!」68歲的生態護林員張明利笑著說。在長白山的森林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保護生態環境換來脫貧致富。
像張明利這樣的山裡人,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生計而發愁。如今,他們每天行走在青山綠水間,轉型為生態護林員。
張明利家住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地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卻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張明利曾飽受貧窮困擾,因家人患腦出血,醫藥費掏空了家底,多年來只能靠低保勉強維持生計。
2019年初,張明利被聘為一名生態護林員,生活開始發生變化。「當時就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每年有了一萬多元的穩定收入。」他說,「家裡添了新的家具和家電,日子也比以前好多了!」
不少貧困戶轉型護林員後也可以養蜂增收。心裡有了底,也讓張明利更堅定了守護好山林的決心。
每天清早,穿上巡護服,戴上印有「生態護林員」字樣的紅袖標,張明利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制止野外用火,阻止亂砍盜伐,清理獵夾獵套……他有時一個人巡護管轄區域,有時和同村的護林員一起進行拉網式的推進排查,基本上每天都要走10公裡的山路。
隨著他前行的腳步,寂靜的山林慢慢有了聲響。喜鵲、烏鴉等各種鳥兒的啼鳴,梅花鹿在樹林間出現,遠遠還能聽到野豬和狍子的叫聲。
5月20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分局公布的最新發現的野生東北虎。
「我眼看著這片林子越來越好,動物越來越多。」張明利說。今年5月20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公布了一段新發現的野生東北虎影像。經專家鑑定,是一隻剛到此處的青年雄性東北虎。近年來汪清地區已經數次拍攝到野生東北虎、野生東北豹。
張明利和同事們總會一起看這些東北虎的視頻:「聽老一輩說,那會兒的東北虎多少年都見不到一隻,見到的也都瘦得可憐!」「這回好了,老虎也富裕了!」
據了解,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以來,通過架設的1700餘部相機,已獲取和識別超過1000次東北虎豹和10多萬次的梅花鹿等野生動物活動監測影像。
吉林省虎豹專家組專家蔣勁松表示,監測到的東北虎豹數量大幅度增長,監測到6個東北虎繁殖家庭和5個東北豹繁殖家庭,東北虎豹的幼崽已經佔到30%至35%的比例。
「這是非常理想的種群結構的狀態,與生態環境的改善有關係。」蔣勁松說。
自2016年以來,吉林省累計選(續)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9902人次,涉及85個鄉鎮、1110個村,管護總面積33.5萬公頃,直接帶動1萬餘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今年將再增加600名生態護林員。
張明利說:「每天在山裡走,身體也更結實了!我想走到70歲,一直守護這裡。」(圖片均由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