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於自然條件特殊、基礎設施薄弱,屬於我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三區」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區;「三州」是指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之一。然而,怒江州有著豐富的林業資源,是「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地,也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怒江州森林覆蓋率高達75.31%,林業用地面積1898萬畝,每年提供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超千億元。此外,怒江州還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24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67種。
如何能夠在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資源的同時,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怒江州需管護的森林面積為1822萬畝,原先僅有護林員1977人,人均管護面積過大,管護力量無法滿足管護要求。2016年,怒江州林業系統開始建立生態護林員制度,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聘選生態護林員。據了解,怒江州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聘請了超過6000名生態護林員,這些生態護林員每年領到不低於8000元政策性補貼,逐漸成了「有固定工作有穩定性收入的農民」。他們除了承擔林區巡護職責外,還擔當起「造林員」、「技術推廣員」的職責,不僅是森林的守護者,也是守土巡邊人。
封面新聞記者日前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6年以來,累計安排中央財政投資45億元,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37萬名。生態護林員已經成為一支林業生態資源管護的重要力量,2188.64萬公頃的森林、溼地、沙地得到有效管護,13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和脫貧。
我國山區、林區、沙區佔國土面積近80%,分布著全國60%的貧困人口。林業生態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2016年,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下發通知,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制訂了選聘辦法和實施方案技術綱要。利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億元,在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等21個省(區、市)的766個縣(市、區),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選聘生態護林員28.8萬人,精準帶動108萬人穩定脫貧和增收,新增管護面積2188.64萬公頃。
2017年,中央財政重點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在保持原來投入規模的基礎上,新增5億元,用於擴大河北、內蒙古、江西、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深度貧困地區生態護林員選聘,把溼地、沙化土地納入管護範圍,擴大了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進一步提升了扶貧效益和生態效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表示,未來將以「三區三州」為重點,加強深度貧困地區林業生態扶貧政策研究,完善深度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的增收管理機制,生態建設的政策創新機制,生態產業的利益聯接機制。著力加強深度貧困地區天然林、公益林保護,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國土綠化屏障,挖掘林業資源潛力,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提高深度貧困地區群眾依靠林業增收能力,新增林業脫貧攻堅項目主要集中於深度貧困地區。積極打造雲南怒江州林業生態扶貧攻堅區,為深度貧困地區林業生態脫貧攻堅提供示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