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1日電 針對近期部分媒體對於奇瑞混改的不實報導,奇瑞控股集團曾在去年12月10日的官方聲明中回應:奇瑞增資擴股項目已順利完結。而後,依然有少數媒體自稱根據「天眼查」第三方平臺數據得出「奇瑞汽車的股東裡沒有奇瑞控股集團」「奇瑞控股退出奇瑞汽車股東行列,集團剝離股份業務」等不實臆測,奇瑞方面解疑答惑: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只登記註冊資本和設立時的發起人,其後再增資擴股時,只辦理註冊資本變更登記,不再登記新的股東。
簡言之,通過「天眼查」第三方平臺查到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信息,只是公司設立時的發起人信息,不是最新的公司實際股東及其持股情況,據此得出奇瑞控股退出奇瑞汽車股東行列、集團剝離股份業務等都是「偽命題」。
其實只要簡單計算就會發現:「天眼查」信息中,奇瑞汽車的企業註冊資本已更新為54.6983億元,但股東信息還是早期企業設立之初的信息,所以他們的認繳出資額加起來只有17.286億元,和註冊資本完全不符。這正是因為股份有限公司只登記發起設立時的發起人,後面再發生增資擴股時,只辦理註冊資本變更登記、不登記新的股東信息變化所致。實際上,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已在2019年12月完成了股東名冊信息的變更,股東名冊本身由企業自行保管,信息無需對外公開。各類第三方平臺並不能準確完整地搜集到股東信息。
部分媒體或許還不了解第三方平臺上數據更新的規則,所以對信息產生了錯誤的解讀。其實,現在的奇瑞已經進入「後混改」時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上,混改帶給奇瑞的積極效應,也逐漸開始體現。無論是奇瑞銷量屢刷歷史新高的業績表現,還是公司內部包括試點「全員競聘」在內的機制變革,都印證著奇瑞完成增資擴股之後,正加速走向新的高度,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奇瑞控股集團累計汽車銷量達到73萬輛,其中出口11.4萬輛,連續18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開創了「海內、海外皆熱銷」的局面。奇瑞瑞虎8系列、奇瑞控股捷途系列雙雙成為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爆款車型。奇瑞也加速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去年12月16日,奇瑞與華為正式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正如奇瑞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正積極擁抱時代變化,加速從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
這一切利好變化,都是奇瑞戰略2025發展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當初實施增資擴股的主要目的之一。奇瑞方面表示,奇瑞現在所有精力就是抓住一切機遇發展,發展,再發展,一鼓作氣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雖然很多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但參天大樹依然會迎風而立,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