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2020-12-09 騰訊網

「我非常反感神童這個詞,對我來說,這個詞有污衊的含義。」

尹希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這話裡似乎透著狂妄,但他想表達的是另兩層意思。

中國人歷來有神童情結。仲永七歲能詩,甘羅十二歲拜相,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

人們津津樂道於神童的事跡,除了獵奇,更希望從中窺見神童們成長的秘密,總結出培養人才的方法和規律。

神童被發現後,就會生活在聚光燈下,受到廣泛關注。這種關注,無形中給了神童們很大壓力。如果神童們最終沒有按照「神童」應有的路徑成長,可能引來各種冷嘲熱諷。

這樣看,尹希不願意被人稱為神童,可以理解。

尹希身上的光環燦爛奪目:

小學二年級看得懂「微積分」

9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7歲哈佛碩博連讀

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

33歲獲物理學新視野獎

1983年,尹希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小時候的尹希,和很多小朋友一樣,被父母要求「全面發展」,除了學好文化課,還要學圍棋、畫畫,參加體育運動。

但尹希更喜歡看一些與年齡不相稱的書,比如父親書櫃裡的微積分、量子力學。小學二年級時,就能看懂微積分。當然,只能略知皮毛。其物理學方面的天賦,那時候就已表現出來。

什麼是神童不好說,天賦的偏好是客觀存在的。先天性愚型兒胡一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超越常人,就是明顯的例子。但尹希的天賦表現得更全面而完美。

母親發現兒子的非凡智商,是尹希二年級的時候。尹希並不是特別努力學習的孩子,考試之前不認真複習,也不做額外的作業,但每次考試都輕鬆拿第一。母親發現了這點,就跟學校商量讓兒子跳級。

學校也發現尹希具有超常智力。9歲時,尹希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這個班,某種意義上,是為中科大少年班發現並輸送人才的基地。

12歲,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在中科大,尹希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要向物理學進軍,因而學習上非常努力。每天上課,幾乎都是最早一個到教室。

5年後本科畢業。17歲的尹希,獲哈佛大學2萬美元全額獎學金,赴美讀博。決定去哈佛之前,他有幾個選擇,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都錄取了他,並且開出全額獎學金。

為什麼選擇哈佛?「我沒拿到普林斯頓和加州理工的offer。」尹希回答。

很顯然,物理學是他確定的發展方向,言下之意,哈佛也只是次選,前述三所大學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哈佛大學打破慣例,破格接受尹希在本校讀博士後。這非常難得,如果不是看好尹希,美國人怎麼會為一個中國人破例?

31歲,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此次晉升,打破了華人在海外名校獲正教授的年齡紀錄。

尹希為何這麼牛?除了才華橫溢、智商超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弦理論,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等。這是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是現代物理學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

但尹希表示,自己並不在乎什麼職位或者職稱,不願意花時間想升職這類事。獲得正教授當然好,更希望獲得終身教授。這樣,做研究時可以心無旁騖,不擔心被解僱。

尹希不覺得自己是神童,也不比其他人更努力。同時他也認為,按部就班的階梯學習,所謂的成長規律,都是胡亂定出來的,沒有科學依據。中科大少年班給了孩子們更多選擇的機會,這正是中國教育最欠缺的地方。

自己為什麼能有優異的表現呢?尹希坦言,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專注。自己並不比同齡人更努力,只是做事情比較專注,不容易受幹擾,不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東西上。

比如,很長一段時間,尹希花很大精力在跑步上面,最好的成績是,1小時24分跑完半馬,2小時53分跑完全馬。這個成績已經很厲害了,但尹希覺得,自己在跑步上沒有什麼潛能,不會取得突破,便放棄了。

二是喜歡。尹認說,他不喜歡「智力」一詞,也不太明確它的定義。自己只是普通人,之所以在別人看來很厲害,只不過做了自己喜歡的事。喜歡一件事,才能將它做到極致。有些人喜歡的東西太多,精力被分散;有些人沒有真正喜歡的事,興趣容易轉移。

做真心喜歡的事,在別人看來需要頑強毅力去堅持,自己卻感覺不到有多辛苦。

尹希這樣說,當然是謙虛。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很多,能有他這般成就的人卻鳳毛麟角。小學二年級能看懂微積分,33歲在前沿物理學領域卓有成就,這不是專注和喜歡能解釋的事。

科學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智商水平非常接近,但總有一些人,基因在傳遞的過程中發生神秘突變,以致智商水平遠超同齡人,或者在某方面表現出驚人天賦。

但是,僅有天賦是不夠的,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將天賦充分發揮。如方仲永那般,被鼠目寸光的父親每日帶著「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終將泯然眾人。

尹希如今在美國娶妻生子,專業上正在尋求突破。有人說他入美國籍是人才流失,是不愛國。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正如尹希自己所言,是否晉升,在哪兒工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自己心無旁騖地投入研究,最終取得成果。

有了成果,才能談損益。將來,尹希是對自己的祖國湧泉相報,還是徹底成為一根香蕉,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

我倒是覺得,尹希接受媒體採訪時,那番無遮攔的話,非常有價值,能給人啟發。普通人要有所成就,不要想著走捷徑。如果說有什麼捷徑,那就是,專注地做喜歡自己的事。如此,沒有大成就,也有小成就,足以慰平生。

共勉!

相關焦點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你知道中科大少年班嗎?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他,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我不是神童」
    出生於1983年的尹希,1996年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2001年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2008年,哈佛大學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年9月,年僅31歲的尹希晉升為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尹希一路都是別人眼裡的「超常兒童」。據中科大官網早前的一篇採訪報導,尹希在小學二年級時,就對媽媽大學時學的微積分課本產生了濃厚興趣。「媽媽,你讓我看吧,我保證不影響學習,看微積分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愛看」。
  • 尹希,超級學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
    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一開始這並沒有迅速傳到國內,而近日新華網一篇題為《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破華人記錄》的文章發表後,才引起國內媒體關注。
  • 神童尹希,12歲讀中科大17歲讀哈佛博士,37歲的他現狀讓人感慨
    之前一位叫尹希的神童,從小成績優異,在其他孩子追逐打鬧的時候他卻甘願留在家裡學習。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裡書卷氣息濃鬱,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尹希也很喜歡看書,並且酷愛物理,所以他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這是一種專門針對他這樣的神童而開拓的特殊教育方式。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中科大畢業生31歲成哈佛正教授
    新華網北京9月18號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
  • 中國物理神童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為哈佛正教授,為何不願回國?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曾經有著「神童」之稱的物理天才,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不願回國發展,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天資聰穎,哈弗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尹希,1983年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因此父母從小十分重視對他的教育,給他報了不興趣班。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
  • 中國科大又出牛校友 31歲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
    尹希在給學生們上課(資料圖片)  日前,從中科大校友圈又傳來好消息,就在本月,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了「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這位中科大少年班校友,此時還未滿32歲,刷新了中科大校友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年齡最小的紀錄。此前,他的學姐莊小威34歲任哈佛大學正教授。  未滿32歲晉升哈佛正教授  尹希1983年12月出生,不到13歲時就從北京八中少兒班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 17歲時,他已經完成中科大當時的五年制本科學業,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尹希:神童這個詞 對我是誣衊
    對話尹希  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34歲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接受專訪,稱晉升在自己的預料之中,這讓他做研究時可以冒更大的風險去探索。
  • 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這位天才少年自願加入美籍
    據環球網報導,他的名字叫做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了哈佛的正教授,通過這一點也能夠看出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不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卻自願加入了美籍。尹希從小就與眾不同,在他還上小學二年級時,就已經對微積分產生了興趣,一路跳級,9歲半的他考入了北京八中的少兒班,一直到1996年又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
  • 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現狀如何?
    2001年,年僅17歲的尹希完成了中國科大五年制本科畢業,獲得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並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2006年,打破哈佛大學博士不得在該校繼續讀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留校繼續研究工作;2013年,獲得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
  • 中科大畢業生31歲成哈佛正教授 二年級看大學課本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 中國物理神童,12歲考上中科大,17歲進入哈佛,如今怎樣了
    如果不是新聞報導,恐怕沒人相信,這個年僅22歲的青年已經拿到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哈佛大學破例讓他以博士後的身份留校,進行科研工作。他就是有著「神童」之稱的尹希。當年,尹希的名字曾經轟動全國。尹希生於1983年12月,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就迷上了媽媽上大學時的微積分課本,作文也寫得非常好,父母決定讓他跳級。1993年,9歲半的尹希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這是全國知名的少年班,主要招收10歲以下的早慧孩子,通過超前教育,讓他們四年內學完高中課程,然後參加高考。
  • 尹希: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
    根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發布的消息,9月4日,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發布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在中科大,上一位廣為公眾所知的「史上最年輕」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是莊小威。莊小威是中科大87級少年班的學生,獲評哈佛正教授時34歲。
  • 科大校友獲「豪華版諾貝爾獎」 小學看微積分31歲成哈佛正教授
    哈佛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校友尹希獲得物理學新視野獎,成為本年度唯一獲獎華裔。未滿32歲 晉升哈佛正教授記者了解到,此次尹希以其在弦論方面的研究,獲得科學突破獎。尹希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校友,2006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哈佛大學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2008年後,他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年,未滿32歲的尹希任哈佛大學正教授,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華人正教授之一,也是科大校友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的最年輕者。
  • 破華人紀錄的中國神童,32歲成哈佛正教授,從不計劃回國發展
    可是你知道這個時候晉升為哈佛大學正教授的尹希,他的年齡還不到32歲。和尹希同為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是尹希教授的學姐,他們二人先後一同走進了哈佛大學,但截止到2015年為止,尹希的成就似乎已經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
  • 中國神童12歲考中科大,31歲哈佛為其修改校規,卻入美國國籍
    主要描述了一個名叫傷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叫他學習,而被淪為父親的賺錢工具,最後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尹希,生於1983年,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01年赴美攻讀物理學博士,並與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