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上海站)不同於其他書店依託繁華的商業街或人流密集區域開店,JIC BOOKSTORE將店開在黃浦江畔的北外灘遊輪碼頭,周邊是寫字樓與大片仍在建設中的工地。
單就「人物主題」的定位,JIC BOOKSTORE也夠吸人眼球。贏商網獲悉,所謂「人物主題」,就是將每一本書以人物為代表進行分類,如文學類以魯迅為代表、經管類以賈伯斯為代表等,陳列人物圖像及相關書籍的平面介紹來告訴讀者這一區域所陳列的書籍類別。
聞悉特別,贏商網前往一探。
「人物主題」定位獨特
前往途中,路過大片仍在建設中的工地與寫字樓,最後在嘉昱大廈的一層,贏商網看到了棲息在此的 JIC BOOKSTORE。
下午時分,店員們在收銀臺忙著。沿著樓梯上二樓,空間不大,能給人安靜神秘的感覺。三樓的座位區兩個人在舒緩的背景音樂下細語交流,往裡另一邊則是小小的咖啡區,儼然是兩個不同天地。近萬多本圖書在這樣的空間內錯落有致。
稍憩,贏商網開始了與JIC BOOKSTORE門店負責人雷霖的交談。他告訴贏商網,JIC BOOKSTORE是中國建投集團旗下文化領域書店業務的首家書店,依企業擇址。
對於有心者來說,市場從來就不會存在飽滿而無法進入一說,關鍵在於定位。JIC BOOKSTORE前期做了很多市場調研,發現目前在圖書市場上專業做「人物主題」概念書店幾乎沒有,因此定位「全國首家人物主題」,與其他書店有了鮮明的區分。
雷霖稱,可能因為這樣一個獨特的定位,在開業的前半個月周末人非常多。
小創新帶來新鮮感
對於書店「人物主題」的定位,一般人理解起來可能是它會有很多人物傳記, 「以人物為主線只是書店偏向的一個經營方式,他們更多想表達的是一個『人』的東西。」
這裡圖書分類方式獨特。JIC BOOKSTORE在圖書分類上以某一個人作為一個代表,在一個類別中抓住一個當下的熱點人物或領域內的代表人物。例如這個區域是經濟書或是經管書,JIC BOOKSTORE可能會把這個類別的代表賈伯斯拿出來做推介,讓別人看了這個東西之後就知道這一區域是屬於哪個類別,更多的是推介賈伯斯這個人,附帶的會推介他出品的一些書。
這樣的格局是個創新,但同時對於普通人,特別是第一次到店的人來說,多少還是會有些不適應,甚至經常被問「你們這裡的書怎麼沒有分類」。
對此雷霖解釋稱,任何一個小變動總會有不適應,可能會讓人覺得JIC BOOKSTORE不專業、找起書來不方便。但他希望這樣分類方式是一個小創新,讓大家通過視覺、平面來感受不一樣的變化。
除了獨特的空間設計,書店還提供個性化的會員服務,如圖書借閱等,此外還有將推出主題活動、展覽等。
細節打造環境
對於剛開業僅一個多月的JIC BOOKSTORE來說,確定選址之後,經過很短的籌備期,3個月的裝修之後就開門迎客。雖然目前還有些小細節在調整,但是這並不妨礙讀者隨時隨地感受到這家「人物主題」書店注重細節所營造舒適的閱讀環境。
原先這裡只有一層,整個面積也只有100多平方米。這樣的空間怎麼開起一家書店?
「好在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挑高達10米,於是在外請的專業設計團隊改造下成了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三層格局,面積也擴大到近200平方米左右。」雷霖說。
贏商網注意到,在書店的空間設計上,使用的原木色調,中和了寫字樓灰黑色系的冷硬與嚴肅,增添了生趣與情懷。整個書店由黑胡桃木書架牆貫穿,也會有小細節給讀者帶來驚喜。就像全是黑灰色的二樓,通過犧牲書架空間用綠色玻璃貼紙裝飾,這個玻璃也可以把空間視覺拉大。「很多人走到二樓會覺得裡面燈光很暗」,雷霖一邊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給贏商網記者示範,一邊對記者說,當讀者把書拿出來閱讀時燈光剛好就會照亮讀書區域會給人視覺上的享受。對於這些小細節的處理,真的去體驗之後才會知道,當然這些需要讀者自己體會。
注重小細節裝飾還體現在店內的中庭燈柱,燈柱由48盞高低不同的小燈組成,從不同角度會看到不同的效果。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裡白天和夜晚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樣。白天讀者能夠在店內通過玻璃欣賞到看到北外灘的風景,隔江便是東方明珠。晚上從外面看書店裡面,特別是一樓,在燈光下就像個小劇場。
美中不足的是,書店目前座位很少。雷霖說由於這裡定位的不是一個完全的商業空間,更希望這裡是一個閱讀空間,基於這一點不太希望這裡太過於熱鬧,所以減少座位,希望來這裡是能夠安靜讀書的。
「重要的是回歸閱讀本身」
在亞馬遜、噹噹等電商衝擊下,實體書店是否能夠與低價策略的電商抗衡?對於JIC BOOKSTORE來說,如何面對電商挑戰會是難題嗎?面對記者的提問,雷霖稱JIC BOOKSTORE注重的是回歸到閱讀本身。
「JIC BOOKSTORE歡迎大家來買書,你可以在這裡看完之後回去網上買,只要你加入閱讀。」在雷霖看來,人到了一定年齡,不會在乎購書金額是多少,會更在乎每一次購物的體驗及每家書店選評出來的東西是否符合他的品味。且來書店買書屬於衝動消費,對於書店經營者而言,如何把衝動消費的激情調出來,讓消費者有「就是要在這裡買書」的衝動,對書店形成一種信任感更為重要。網店則就是把所有東西放上去,買不買隨便讀者自己,而且搜索的過程非常複雜。雖然目前各大網店都把書作為一個帶人氣、或作為捆綁客流的基礎,但書本必須拿到手上才知道是什麼。
而網絡購書除了方便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會比實體書店便宜,對於實體店來說價格確實是個弱勢。雷霖說,在JIC BOOKSTORE,成為會員打了折扣之後,能盈利的部分就可想而知了。那麼JIC BOOKSTORE如何來平衡?除了圖書之外,店內還提供飲品服務,難道靠飲品?
雷霖稱,雖然盈利肯定是飲品的利潤點更高,但是通過開業的這段時間來看,飲品的收入還是不敵圖書和文創用品。雖然圖書盈利點不高,但書店在通過其他渠道來創造利潤,比如企業團購,同時引進日本、德國、義大利還有美國4個國家非常好的文創產品,此外書店也在籌劃、開發可以零售的自有文創產品。
「總之,JIC BOOKSTORE更多的是在傳遞閱讀」雷霖如是說。
未來將開店拓展
對於目前僅上海一家門店的JIC BOOKSTORE來說,未來是否會開啟拓展之路?
雷霖稱,建投傳媒未來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及沿海城市拓展門店,具體計劃是希望明年能夠在上海開一家旗艦店。「旗艦店將在商務中心、CBD等大型shoppingmall中,面積會在1000-2000平方米左右,但如果有更好更大的位置,我們也會考慮。」不同於現在這家店將咖啡區獨立開來,新開旗艦店將是綜合性的書店。採訪最後,雷霖表示,他們看好上海市場。競爭雖然有,但上海的市場夠大,且不同品牌專注的方向也不一樣,大家的團隊不一樣,給人的感覺做出來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對JIC BOOKSTORE而言,書店在當今時代中的意義,不應僅僅只是一種情調、一份懷舊、一腔情懷,而應該具有更為積極進取的面向,更為重要的是回歸閱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