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經常看到飛機事故,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例如,2015年,全球有3400萬次航班和36億名乘客,發生了17起航空災難,造成564人死亡,事故率是二百萬分之一,也有專家整理了一套有趣的數據,車禍死亡概率是空難的1375倍。
然而,許多人仍然害怕坐飛機,畢竟客機失事確實是一件大事,新聞媒體大肆宣傳,給人一種頻頻發生的錯覺。
還有一個原因是飛機一旦出了問題,死亡率極高,在空中,人處於孤立無助的狀態,讓人感到恐懼,這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為什麼航空公司寧願在空難中損失幾十億美元,也不允許乘客跳傘逃生,給他們配備降落傘?相信這也是很多人想問的,所以我們來好好看看這個問題。
首先,大多數人對降落傘的理解來自於電影和電視劇,當飛機和戰鬥機被敵人擊中時,飛行員從機艙中彈射出來,緊急跳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飛機失事的原因是什麼?自然不太可能被敵機掃蕩,畢竟日內瓦明確規定,任何軍事武裝力量都不能攻擊民用客機。
客機事故的原因包括惡劣天氣、颱風、龍捲風、鳥撞、劫機等,客機發生事故的概率最高時,通常在降落或起飛時佔總事故的80%,顯然不需要降落傘。
那我們來討論一下空中災難,客機一旦出現故障,比如發動機失去動力,按照航空飛機的設計,只要一個發動機能正常啟動,還是很有可能安全著陸的,但是如果所有的發動機都失去動力,也就是停在空中,飛機會很快失去控制,乘客座椅也沒有彈射裝置,在如此極端的條件下,如何跳傘?至於最嚴重的,就是空中解體,當這種事故發生時,基本飛機上的人就沒有生還的機會了,因為機艙內的增壓作用,它們會在瞬間被吸出機艙,根本不給你準備的機會。
如果以上條件都能滿足,不妨再看一個跳傘的知識,正常跳傘的高度在500米到1500米左右,再上去就不能保證跳傘人員的安全了,然而,大多數民航客機都是在7000到12000米的高度飛行,如果是這個距離,跳傘人員將面臨高空缺氧、寒冷、高速氣流等重大災害,極其危險。
不用說,大多數乘客都沒有經過訓練,不具備跳傘的專業技能,如果發生意外,還不如呆在船艙裡,還有一點是關於經濟方面的考慮,降落傘的價格因飛行高度和環境而異,準備後,航空公司必須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定期檢查,因此,將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樣,降落傘的裝備會增加飛機的負擔,只會減少飛行次數,對利潤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