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我說!」心理諮詢師是否可以到來訪家裡做諮詢呢?

2020-12-25 心之愛心理諮詢

聽說,心理諮詢很神秘?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

聽說

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心理諮詢師是否可以到來訪家裡做諮詢?」這個問題,大家踴躍參與投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

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NO」的票數多於選擇「YES」的票數,看來大家大多認為心理諮詢師是不可以到來訪家裡做諮詢的。

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說

從維護諮訪雙方的共同利益出發,我們一般不建議心理諮詢師到來訪者家中進行諮詢的工作。

首先,心理諮詢需要一個私密、靜謐和舒適的空間,以保證諮詢能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順利進行。而來訪者的家庭住所由於是家居生活所在,各種噪音或家人談話及走動等都有可能影響諮詢的進行和效果。

其次,是出於人身及職業安全方面的考慮。在來訪者家中只有諮詢師和來訪者獨處一室的情況下,如果來訪者情緒失控甚至攻擊諮詢師,這時諮詢師將無法得到其他工作人員的協助來擺脫困境。而且,在移情或幻想的情況下,如果來訪者聲稱或狀告諮詢師在其家中對其舉止不當或有不軌行為,由於沒有第三方證人,諮詢師將百口莫辯,聲譽受損。反過來,如果某些諮詢師沒有遵守職業倫理道德要求,在來訪者家中諮詢時侵害了來訪者的人身安全和利益,來訪者也很難取證和維護自身的權益。

再次,之所以稱諮客為來訪者,恰恰是因為諮客由於一些個人的心理困擾登門到訪,主動來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以獲得改變。如果諮客沒有諮詢的動力和欲望,那麼將很難和諮詢師建立起工作聯盟,而如果沒有工作聯盟,諮詢工作將很難順利開展和進行,甚至在工作早期就很快脫落。因此,如果諮客能主動到心理諮詢室來諮詢,而不是留在家中被動等待諮詢師上門諮詢,是判斷和衡量諮客諮詢動力和諮詢效果的一個很好的風向指標。

綜上所述,心理諮詢師到來訪者家中進行諮詢存在一定的弊端及風險,在無特殊情況之下,應儘量避免為之。

——張曉梅

如果您對心理諮詢有疑惑,或者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問題,歡迎給我們留言,我們期待您的提問。

下期話題投票:

做心理諮詢意味著心理有疾病嗎?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聽說?我說!」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可以流淚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多數人都覺得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是可以流淚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當諮詢師體驗到來訪者的喜悅、悲傷、痛苦、懊悔等情緒時便有可能流淚。流淚和諮詢技術無關,而是諮詢師作為人類的一員面對來訪者﹝特別在流淚﹞講述生命故事時,產生的天然的共情反應。治療師的流淚時刻經常使來訪者體驗到「我們在一起」的感覺,高度信任的諮詢關係可能會悄然建立。可以這樣說,只要從業時間足夠長,面談的來訪者類型足夠豐富,治療師幾乎會不可避免在某個時刻流淚。治療師流淚與來訪者流淚又會有所差別。
  • 「聽說?我說!」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可以給諮詢師送禮物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可以給諮詢師送禮物嗎?」這個問題,大家踴躍參與投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多數人認為來訪者是可以給諮詢師送禮物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聽說?我說!」經歷過心理創傷的人才能做心理諮詢師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經歷過心理創傷的人才能做心理諮詢師。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在我回答問題前,先對心理創傷做一點簡略的闡述。
  • 「聽說?我說!」心理諮詢師必須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建議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和選擇NO的票數差不多,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心理諮詢師能給來訪者的最好建議——就是不要給任何建議!因為諮詢師相信,來訪者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 「聽說?我說!」心理諮詢是奢侈品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多數人都覺得心理諮詢是昂貴的,在生活中是比較稀有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聽說?我說!」心理諮詢就是聊得開心舒服嗎?
    ,心理諮詢很神秘?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心理諮詢就是聊得開心舒服嗎?」這個問題,大家踴躍參與投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少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心理諮詢並不是以聊得開心舒服為目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我們必須清楚的是心理諮詢不是聊天閒談,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聽說?我說!」只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諮詢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少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並不是只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諮詢。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心理諮詢的常見誤區|學員諮詢師推薦
    「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300+小時的心理諮詢理論技術學習,50小時的助人實踐。甚至是我的部分同事們(非心理諮詢師),認為諮詢師不能提供解決方案,那便是不專業的諮詢師。而我所經歷的心理諮詢過程,諮詢師從未給過解決方案,我大概也多次問詢過,我該怎麼辦,我要不要xxx,或者我要不要xxxx。諮詢師的答覆永遠都是,你xxx可以,xxx也可以。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大不了就是一起來面對選擇之後的困難與痛苦。
  • 做心理諮詢會經歷什麼?——淺談心理諮詢師的原則和來訪者的經歷
    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心理諮詢和治療這件事:「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聽起來似乎有點玄奧,又似乎有點冷漠:您這病要是該死,那就誰也治不好;我幫得了幫不了你,全看緣分。其實,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思,是諮詢師永遠不會追著自己認為有問題的人,去說我要幫助你,你來我這諮詢吧!
  • 都窮成這樣了,我為什麼還在做心理諮詢師?
    編輯:大大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壹心理學院Pro」本篇文章的初衷,是聽身邊的諮詢師朋友講說:我靠主業賺的錢,來供養我的副業「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不同於外界認為的「心理諮詢師聽上去都很高大上」的言論,其實,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也是苦樂參半的。
  • 「聽說?我說!」在心理諮詢中,必須嚴格遵守時間設置嗎?
    聽說,心理諮詢很神秘?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在心理諮詢中,必須嚴格遵守時間設置嗎?」這個問題,大家踴躍參與投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和選擇NO的票數差不多,看來大家對於心理諮詢中的時間設置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聽說?我說!」心理諮詢就是聊天,與找好朋友傾訴差不多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少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比較一致,認為心理諮詢與跟朋友聊天是大不相同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也有人說:心理諮詢就是騙子,我去做了幾次,但是諮詢師也沒有給我任何建議,我覺得沒有什麼用」還有人說:心理諮詢太貴了,動輒幾千塊一次,做了一次什麼用也沒有。……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瞬間覺得我應該好好嘮叨嘮叨,到底心理諮詢是做什麼的?有用嗎?
  • 諮詢室內,沒有「最正確」的事 | 心理諮詢師初長成
    本文字數2900+|閱讀預計需要8min 「心理諮詢師初長成」欄目,記錄下每個心理諮詢愛好者的專業成長之路。有茫然——諮詢怎麼可以隨便做呢,萬一說錯話傷害到來訪者怎麼辦呢?有困惑——隨便,又究竟應該怎麼做呢?但矛盾的是,隨之而來更多的卻是放鬆。
  • 中立,心理諮詢師賴以生存的位置 | 諮詢理念001
    「白板」式的態度,本質上正是一種中立,這種中立態度在諮詢師身上還有很多體現,可以統稱為節制。我覺得這種節制的態度很好,很正,但同時也很難,稍不注意就變成了不作為。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諮詢師都開始嘗試線上諮詢。一位來訪者在跟我預約諮詢時,我表示自己不太有線上諮詢的經驗,認為線下諮詢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隨後由來訪者個人做選擇。
  • 如何選擇心理諮詢師,怎樣做好諮詢?
    說到這裡,我需要為我的督導師點個讚,他的個人介紹只有幾行字:XX,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取向,連續接受八年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培訓,諮詢時數6000+小時,督導2000+小時。沒有人天生就可以成為心理諮詢師,就拿我自己起來說,幾乎各種錯誤都犯過,但是因為自己對行業抱有一份敬畏,對自己保有一份反思和謹慎,就可以快速的糾錯和成長。有朋友在微信上問我,說自己有心理問題,是否可以做諮詢師。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問題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要確保身處一個專業的環境之中不斷地成長自己。
  • 有這5種特質,那證明你非常適合做心理諮詢師
    這可能是每一個相當心理諮詢師的人都想問的問題:我很敏感、也很內向,不知道適合當心理諮詢師嗎?我比較開朗樂觀,也很喜歡幫助別人,能當心理諮詢師嗎?我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也善於傾聽別人的想法,可以做心理諮詢師嗎?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心理諮詢師呢?
  • 學生說做心理諮詢,就是和你聊聊天,心理諮詢是「聊天」嗎?
    輔導員覺得這位女生可能有心理問題,讓來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做心理諮詢。輔導員找了這位叫琪琪的女生,對琪琪說要不你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看看吧,那兒的老師很不錯,人很好,或許可以幫到你。琪琪說,我不去,我覺得他們幫不了我,他們就和你聊聊,還浪費時間呢。輔導員耐心的給琪琪作解釋,心理諮詢不是聊天,你去就知道了。
  • 「聽說?我說!」心理自助類書籍可以取代心理諮詢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NO的票數遠遠多於選擇YES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心理自助類書籍是不能取代心理諮詢的。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說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到一個類似的問題,麵包可以取代麵粉嗎?我這裡面沒有誰包含誰的指代,麵包,麵粉,可以換成各種超市裡的各種商品。
  • 心理諮詢室裡的「聊天」,諮詢師都做了什麼?
    和日常生活的傾聽是截然不同的,心理諮詢中的傾聽著重在接納的基礎上,積極地、認真地、關注地聽,並在傾聽的同時適度參與,這是傾聽的含義。平日裡我們所了解的傾聽,只是聽,而無需認真。比如同學說:我好煩啊,爸媽總是不理解我,只會關注我的成績。這次考不好,又得打罵了。我真不想回家,我想去一個沒有他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