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2020-12-11 公益心理諮詢師諮詢

--------------

你所有的人生痛苦,在這裡都有解脫方法!——人生的意義網(純公益)。這裡是人生的意義網的百家號。

人生痛苦:失戀、理想破滅/平凡/人生無望、失去親人、離婚、迷茫/空虛、孤獨/寂寞、信仰缺失/虛無主義、傷殘/絕症、貧困、臨終關懷、自殺……

心理痛苦: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恐懼症、失眠症……

--------------

作者:李一凡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

我們通常以自知力是否完整、知情意是否協調、人格是否相對穩定來界定心理諮詢的範圍。

如果不符合,則屬於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工作範圍。------------------心理諮詢時至今日被大家所接受的程度依舊非常低!很多人即使得了心理疾病也不願意去做心理諮詢,問其原因:

有人說,「我雖然很難受,但是也不想跟別人說,他們會說我是神經病,也根本不會理解我的。」

也有人說:心理諮詢就是騙子,我去做了幾次,但是諮詢師也沒有給我任何建議,我覺得沒有什麼用」

還有人說:心理諮詢太貴了,動輒幾千塊一次,做了一次什麼用也沒有。

……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瞬間覺得我應該好好嘮叨嘮叨,到底心理諮詢是做什麼的?有用嗎?我該不該去做?

心理諮詢是做什麼的?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協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以及由心理問題引發的行為問題和軀體症狀的過程。

首先心理諮詢是一個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協作的過程,當來訪者來到諮詢室,甚至當來訪者打第一個電話、發第一個消息溝通時已經開始了。

這個過程從雙方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開始,雙方一見面就覺得不順眼,互相排斥牴觸肯定沒法往下進行了,那麼什麼是一個良好的諮詢關係呢?比如來訪者聽這個諮詢師說話覺得挺靠譜的,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很專業,或者很親切,讓自己感覺很輕鬆,願意敞開心扉等等。而諮詢師覺得這個來訪者的問題自己願意去了解,並且自己有能力去處理等等。雙方可以在一個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環境中不斷拉近彼此的關係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關係建立好了,接下來諮詢師會不斷的搜集來訪者資料,包括來訪者原生家庭資料、成長史、學習史、感情史,價值觀,人際關係,情緒體驗,軀體感受,行為反應等一系列問題。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些,不斷的假設和驗證,諮詢師才能對來訪者的心理症狀有一個初步判斷,進而設立合理的諮詢目標,與來訪者共同工作,並且不斷的修正諮詢方法和諮詢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將根據來訪者的不同情況使來訪者認識自己的內、外世界,了解和改變不合理的觀念,學會面對現實、應對現實,學會理解別人,正確認識自我,從而構建合理的行為模式,實現良好的諮詢目標。

那麼大概了解了以上這些,你還會覺得心理諮詢進行一次就會有效果嗎?我們的心理問題大多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過程不斷累積形成,自己來簡單的理清頭緒恐怕也不是五十分鐘可以實現的,所以請首先改變認知,做好一旦展開心理諮詢就長期進行下去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心理諮詢的效果。

心理諮詢會暴露隱私嗎?

很多來訪者擔心去做心理諮詢會暴露隱私,擔心一旦自己說出口,就被很多人知道了,再也沒有尊嚴,抬不起頭見人,被周圍的人議論。

首先隨著大家知識水平以及物質水平的提高,我們越來越重視心理的健康,已經有很多人僅僅是因為工作壓力,小的心理問題就會去找心理諮詢師傾訴,減少負面情緒。心理諮詢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如果你發高燒39度你會去看醫生還是在家裡躲起來呢?心理疾病也僅僅是一種病症而已,沒有什麼不能說。

另外只要是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都會嚴格遵守心理諮詢中保護來訪者隱私的倫理設置,具體為:心理諮詢中所涉及到能識別來訪者身份以及諮詢師身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案記錄、測驗資料、信件、錄音錄像資料等,需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保存,不得在任何場合公開,除非涉及到法律配合,情況嚴重有自傷以及傷人危險,諮詢師在工作中有涉及督導以及案例討論的,須在儘量保護來訪者信息的情況下獲得來訪者同意方可進行。

比如現在微信群很流行,如果諮詢師和來訪者在一個群裡,除非來訪者主動或者同意,諮詢師絕對不會表示認識來訪者,主動打招呼;有些小城市難免在街上或者公眾場合碰到,諮詢師也不會主動跟自己的來訪者打招呼;諮詢師如果有緊急情況需要聯繫不知情況的來訪者家人或者朋友,也只會表示是來訪者的朋友或者同事,不會以諮詢師的身份出現。

心理諮詢師會給我建議嗎?

很多來訪者來做心理諮詢急切的想知道自己怎麼了,想讓諮詢師給出建議,第一次做諮詢甚至第一句話就會問: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負責任的說,最權威最厲害的心理諮詢師也沒有辦法剛見到你就知道你怎麼了,剛聊幾句就知道你該怎麼做。如果你見到這樣的諮詢師,請馬上迅速遠離。

眾所周知,心理諮詢有很多派別,但是大多諮詢派別都不會給出來訪者建議,少數認知行為派別會根據來訪者情況作出行為指導,因為心理諮詢的目標是讓來訪者真正實現內外世界統一協調,最終以健康健全的人格面對未來生活,只是單純的給予建議顯然不能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如果你非要問我要建議,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會需要諮詢師的建議呢?你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嗎?都需要別人的建議嗎?這些人通常是哪些人?

我到底要做心理諮詢嗎?

究竟什麼樣的情況做心理諮詢呢?這就涉及到了心理諮詢的工作範圍:我們通常以自知力是否完整、知情意是否協調、人格是否相對穩定來界定心理諮詢的範圍。

根據以上原則,心理諮詢的工作群體針對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部分神經症性心理問題,以及精神病性心理問題的有條件輔助諮詢。

如果你遇到成長問題、人際關係問題、戀愛問題、婚姻問題、家庭問題,如果你是抑鬱、焦慮、強迫症、睡眠障礙、性心理障礙患者,你有主動求治意願並且自知力完整,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那麼你很適合做心理諮詢,而且一般都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進食障礙患者,因為飲食的攝入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存與否,建議專科醫院就診,但同時心理諮詢必不可少。

如果是精神病性問題,已經出現幻聽、妄想等精神分裂症狀應,建議家人帶病人第一時間去精神科醫院就診,不要延誤時機,很多精神分裂病人早期用藥效果很好,待病情好轉自知力恢復可以輔助做心理諮詢。

另外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我自知力完整,文化水平高,那麼我是否不需要去做心理諮詢,自己看書學習就可以自我調節呢?這就進入了一個誤區,不管你能力再高,如果你具備自我調節和療愈的能力,那麼你根本就不會有心理問題了。而且心理問題的產生很多是關係問題,如幼年親密關係的滿足與否,要解決就需要把這個問題放進一段關係中解決而不是自己解決。所以即使作為心理諮詢師,掌握了心理諮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我們依舊需要督導師和心理諮詢師。當然如果你學習時間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去給別人做心理諮詢,但是不建議用於自身。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
    第三章心理諮詢領域職位劃分,薪酬情況及發展路線上一章讓大家熟悉了不同機構及環境中的發展渠道,大家對進入應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基於自己能力的判斷。那麼,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會有哪些?本章中,我們將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和這些領域中會出現的不同職位做個詳細的解析,以方便大家與自己衷情的方向對照或者去參考。
  • 心理諮詢科普|一個心理諮詢師眼中的心理諮詢是什麼?
    說起心理諮詢,大多數人腦海裡最先浮現出的畫面就是佛洛依德和他的躺椅。100年前,維也納,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開始了他對人類精神世界充滿冒險又獨具一格的「考古式」探索。弗醫生發現,來到他診所的患有歇斯底裡症的病人,在宣洩出自己的情緒和秘密後,症狀神奇般地得到了緩解,甚至消失。於是弗洛伊德大膽的假設,在我們能意識到的精神世界之外,還蟄伏著一個巨大的無意識的精神世界。在無意識裡,收藏著我們所有的童年和過往,操控著我們的現在和未來。這個假設就是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有關意識、潛意識的「地形學說」。也就是現在被廣泛應用的我們所熟知的「冰山模型」。
  • 央視點名心理諮詢行業亂象,如何判斷諮詢師是否靠譜?
    心理健康從業者有以下四類:1. 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主要服務手段基本一樣,通過談話治療的方式做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嚴格來說,在《精神衛生法》出臺之後,只有在醫院工作的才能稱之為心理治療師。
  • 學心理諮詢師將來都可以做啥?心理諮詢師報考條件諮詢
    職業定義:心理諮詢師是運用諮詢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增進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員。像是我們平常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包括戀愛,結婚,感情生活,職業等等出現的問題導致壓力過大或者有些特殊行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
  • 原來這就是心理諮詢!9個特徵看心理諮詢全貌
    在行業內,有幾種人屬於「心理醫生」的範圍:心理諮詢師(counselor);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心理諮詢師在非醫療機構執業,《精神衛生法》出臺後,心理諮詢師不能對來訪者進行精神科診斷和從事所謂的「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之抑鬱治療的作用一」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01 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區別在醫院裡面的,如果是精神科,一般都是精神科醫生;如果是在心理科,一般是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基本在一些諮詢機構。當然精神科醫生和心理醫生也具備心理諮詢的能力。醫生具有處方權,偏重於而諮詢師沒有處方權。用藥物解決問題。在醫院裡,一般都是心理醫生,他們一般都具有醫學背景或者精神病學背景。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區別在哪裡?
    但是很多人經常把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兩者混淆,那麼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主要職能是收集來訪者的信息和資料,並利用正式或非正式手段進行評估測量,確定諮詢和治療主題,通過陪伴和運用心理技術手段幫助來訪者走出困境,無權做藥物治療。從以上可以看出,心理諮詢師主要職責是諮詢輔導和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是個坑?社會上與醫院裡的心理諮詢有什麼區別?
    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對象: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或者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人。不包括精神病人。 社會上的心理諮詢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給諮詢對象以啟發和教育。解決其在工作學習、生活交往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
  • 【心理健康】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心理諮詢師與精神科醫生有各自的專業領域。心理諮詢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有著嚴謹的理論基礎和診療程序。不是所有的精神科醫生都能夠使用「諮詢」技術,從事精神科專業的醫生,只要他沒有經過人文背景的訓練,諮詢專業的訓練,未取得心理師的資格,那也只是一個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心理諮詢師」。很多一般性心理問題,精神科醫生不一定能勝任諮詢,但專業心理師卻可以諮詢得很出色。
  • 心理健康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諮詢師的確會面對來訪者的某些隱私,但是專業諮詢師在諮詢時不帶有任何個人的主觀立場和價值判斷,而是從來訪者角度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給出諮詢和建議。心理諮詢師與精神科醫生有各自的專業領域。不是所有的精神科醫生都能夠使用「諮詢」技術,從事精神科專業的醫生,只要他沒有經過人文背景的訓練,諮詢專業的訓練,未取得心理師的資格,那也只是一個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的工作範圍
    沒有自知之明的心理諮詢師會成為自己和求助者的「殺手」。第二,理論上,健康心理諮詢的主要對象是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部分神經症性問題。」的診斷,一廂情願地希望只是一般的「心理障礙」,或雖然承認是精神分裂症,但希望不用抗精神病的藥物, 認為副作用大,會把腦子「吃壞」「越吃越傻」,留下後遺症等,希望心理諮詢師通過諮詢方式勸說病人改變那些荒誕的妄想,回到社會現實中來;其四,有的家屬考慮到升學、就業、婚姻等方面問題,認為找心理醫生治療,可以縮小社會的影響面,因為「心理問題」總比「精神病」容易接受些。
  • 不僅僅是聊天丨心理諮詢的簡易指南
    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來訪者更多地理解和探索自己。是一個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並不是教育或指導,是幫助來訪者學會自己幫助自己。心理諮詢包括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有時心理檢查、測驗等也被列為心理諮詢的範圍。
  • 關於心理諮詢的事實和真相,負責任的心理諮詢師會這樣告訴你
    也正是因為如此,層次不齊的從業人員標準和缺乏統管的行業現狀都讓心理諮詢以及心理諮詢師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及良好的發展。但是,在當代社會環境下,人們需要面對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事實,所以,今天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我們希望幫助更多想要接受心理諮詢的人了解更多事實和真相,讓人們對於心理諮詢產生更多可以信任的態度。
  • 如何正確看待心理諮詢?哪些人群適合做心理諮詢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信息傳達速度越來越快,以前很多接受不到的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被普及,而心理諮詢就是其中之一。「做心理諮詢是有病的人才去的」;「去精神科的都是有神經病」,以前大部分人對於心理諮詢的認知還停留在這個階段,提起來就是這一類的想法。
  • 遇到情緒困擾,找心理諮詢師還是心理醫生?
    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情感諮詢師?心理醫生?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心理諮詢師在非醫療機構執業,《精神衛生法》出臺後,心理諮詢師不能對來訪者進行精神科診斷和從事所謂的「心理治療」。他們通常在高校從事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和心理病理學的教學、實踐和科研工作,一些接受過系統心理治療專業訓練的醫學心理學的教師也屬於此類。
  • 心理諮詢丨10種常見誤解
    諮詢師的確會面對來訪者的某些隱私,但是專業諮詢師在諮詢時不帶有任何個人的主觀立場和價值判斷,而是從來訪者角度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給出諮詢和建議。專業諮詢嚴禁洩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關信息,因為諮詢師有義務替諮詢者保密,也必須遵守保密原則,並且嚴禁與諮詢者之間有諮詢業務之外的私人關係。
  • 心理科普|醫院的精神科與心理諮詢有什麼區別?
    精神科和心理諮詢從專業劃分上有以下區分:1、前者側重臨床醫學,後者側重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後者側重分析症狀和異常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產生機制,給予調整。3、前者主要採用藥物治療,精神科醫生有藥物的處方權和疾病的診斷權,目標是去除症狀。後者是心理治療,依靠醫生的談話和互動過程完成,目的是促進心智成長。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諮詢師的確會面對來訪者的某些隱私,但是專業諮詢師在諮詢時不帶有任何個人的主觀立場和價值判斷,而是從來訪者角度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給出諮詢和建議。專業諮詢嚴禁洩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關信息,因為諮詢師有義務替諮詢者保密,也必須遵守保密原則,並且嚴禁與諮詢者之間有諮詢業務之外的私人關係。
  • 「小手背後」心理諮詢服務指南
    答:非心理學專業科班畢業,僅擁有國家認證的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當想去拿個二級證的時候,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取消了。問:為什麼是個人從業者?答:沒有掛靠或就業於任何企業和機構。問:為什麼還有底氣從事心理諮詢服務行業?
  • 心理諮詢師太感性會影響諮詢效果嗎?
    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的形象並不會和影視劇作品裡的一樣光鮮亮麗。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心理諮詢絕對禁止??雙重關係。特別性感的女性心理諮詢師並不利於來訪者的諮詢效果。先說在前面,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完完全全是兩個職業。影視劇中經常把二者混為一談,或者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