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歲時,巴耶塞特一世繼承了他父親穆拉德一世的王位。巴耶塞特一世在位僅十四年,最後的幾年還在囚禁中度過,可以說,在奧斯曼帝國的皇族中,除了他之外,誰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起大落。在巴耶塞特一世的整個統治時期,他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奧斯曼帝國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可是最後,他卻以壓倒性的慘敗告終。雖然在私生活方面,巴耶塞特一世荒淫墮落,有著不為人知的惡習,不過,在勇氣和軍事才能方面,巴耶塞特一世是前三任巴耶塞特一世的總和,也比他們更加殘忍和野蠻。
繼位之後,巴耶塞特一世延續了他父親穆拉德一世在科索沃大敗塞爾維亞人的偉大勝利,迫使拉扎爾的繼任者史蒂芬求和。最終,雙方籤訂了條約,雖然塞爾維亞並沒有像保加利亞那樣被奧斯曼帝國直接吞併,但它還是成為了自治州,地位還在附屬國之下,既要進貢財物,還要義務提供五千軍隊供巴耶塞特一世隨時差遣。最後,國君史蒂芬還將妹妹自己的德斯皮娜嫁給巴耶塞特一世作為妻妾。單身,在此後的很多年裡,史蒂芬忠實地履行了他對巴耶塞特一世的承諾,在對抗匈牙利和西歐聯軍的尼科波利斯戰役中,在抵抗帖木兒的安卡拉戰役中,塞爾維亞隊伍勇猛作戰,甚至比奧斯曼帝國自己的軍隊都忠誠。
在與塞爾維亞籤訂條約後,巴耶塞特一世帶領軍隊繼續向南挺進,在君士坦丁堡附近擺出攻城之勢。此時君士坦丁堡的統治者仍是年老體弱的約翰巴列奧略五世,不過他的兒子曼努埃爾是拜佔庭帝國的共治者皇帝,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巴耶塞特一世以扶持安德羅尼柯上位為由,要挾拜佔庭的兩位皇帝籤訂條約,把拜佔庭帝國的剩餘部分也變成卑下的附屬國。此外,約翰巴列奧略五世還答應每年進貢三萬金幣,並向奧斯曼帝國軍隊提供一萬二千名士兵,供巴耶塞特一世隨意驅使,最後,他還承諾說把費拉德爾菲亞要塞割讓給奧斯曼人。
費拉德爾菲亞是拜佔庭帝國在小亞細亞僅存的領土了,當時,得知君士坦丁堡的行為後,費拉德爾菲亞要塞的將領拒絕投降。為了懲罰他,巴耶塞特一世堅持要求希約翰巴列奧略五世率領自己的軍隊去攻打他們自己的城市。最後,在皇子曼努埃爾的率領下,拜佔庭人發起突襲,一舉攻下了費拉德爾菲亞要塞,然後再將其送給了奧斯曼人。
雖然巴耶塞特一世名義上是拜佔庭人的盟友,但實際上他卻是他們狡猾且精於算計的敵人,很難想像還有誰會受到比當時的皇帝和他兒子所遭受的更深的恥辱。結果還真有,另一件事情再次加劇了這些公開的羞辱。原來,某一次,巴耶塞特一世在海上截獲一艘船,俘虜了船上的一名外國公主。她本是曼努埃爾的新娘,可是巴耶塞特一世卻看上了她,於是堅持把她納入了自己的後宮。
接下來,巴耶塞特一世把注意力轉向小亞細亞,野心勃勃地想把小亞細亞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巴耶塞特一世首先攻打艾登,打敗那裡的埃米爾後吞併了這個國家。然後,他又以同樣的方式徵服了薩魯坎和曼什。接著,巴耶塞特一世攻打士麥那城,城內守軍頑強抵抗。因為巴耶塞特一世當時還沒有制海權,所以六周之後,他被迫停止圍攻並撤退。1391年,巴耶塞特一世攻打泰凱的埃米爾,把穆拉德一世統治時期沒搶過來的領土全部奪為己有,其中就包括重要城市阿達利亞。
那之後,奧斯曼帝國邊境和卡拉曼接壤了。雖然卡拉曼的埃米爾阿拉艾丁是巴耶塞特一世的連襟,但這種聯姻關係對阿拉艾丁沒有起到任何保護作用。巴耶塞特一世還是入侵並圍攻了卡拉曼的首府科尼亞。最終,直到阿拉艾丁同意割讓包括阿克謝爾城在內的一部分國土給奧斯曼人,巴耶塞特一世才撤圍。接著,巴耶塞特一世命將軍蒂莫爾塔什留下治理新徵服的省份,而他則率軍回到了阿德裡安堡。
與此同時,為了加固君士坦丁堡的防禦,約翰巴列奧略五世致力於將首都轉入防禦狀態,為此他拆毀了君士坦丁堡的許多建築,並打算用這些磚石建造新的堡壘。聽說這些事後,巴耶塞特一世傳話給約翰巴列奧略五世,命令他停止這樣做,並威脅說如果約翰巴列奧略五世不服從命令的話,他就要弄瞎曼努埃爾的雙眼。最後,別無選擇的約翰巴列奧略五世只好服從。不過,這是他最後忍受的屈辱了,因為在各種憂心和焦慮的重壓下,不久之後,約翰巴列奧略五世就去世了。但據一些歷史學家說,約翰巴列奧略五世的死因是因為痛風。
當時,約翰巴列奧略五世的兒子曼努埃爾仍被扣留在巴耶塞特一世的宮廷裡當僕人,在聽到父親的死訊後,曼努埃爾偷偷逃回了君士坦丁堡,以繼承人身份正式登基。為了報復曼努埃爾的不告而逃,巴耶塞特一世封鎖並包圍了君士坦丁堡。圍城歷時七年,直到小亞細亞帖木兒入侵奧斯曼帝國,分散了巴耶塞特一世的精力,圍城才終止。